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帝王》第90章 緣由
  於是,劉永年便一五一十的將自己所知和打探到的事情,向趙昕做了匯報。趙昕聽完,整個人都幾乎思密達了。

  原來,這事情的源頭,還是和他本人離不開乾系。

  二月,流內銓銓選官員。

  趙昕前世所用的功德使、提舉在京寺務、西天譯經三藏大F師路有權,因趙昕暗示之故,而被富弼與另外一個負責流內銓選官的丁諷,一起給路有權安排了一個美差——慶州僧正兼祈福使。

  主持在當地修建寺觀,為三川口之敗戰歿將士祈福、超度。

  若是一般人,得到如此美差,恐怕一到任就會光顧著撈錢、享福。

  但這個路有權,人如其名。

  他對錢沒有興趣,隻對權有興趣。

  特別是當他聽說,他能得到這樣一個美差,是因為他曾經建議將度牒賣給番人來製衡西賊的建議被上面看到,大為讚賞的緣故後。

  這貨便起了心思了。

  到了環慶路一點也不肯安分。

  利用他的僧正之權,召集環慶路諸寺觀的主持方丈們,要求這些‘受百姓香火供奉’的出家人,也為國出力,派遣有德之士深入西賊、青唐等地。

  本來,這種事情,若是換別人恐怕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路有權天生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本人又從小是寺院長大的,佛經背的滾瓜爛熟,本人又長得肥頭大耳,頗有佛像。

  他和環慶路的大師們,在慶州的安寧寺裡,講了三天佛法,談了談三藏大師當年不避艱險,不畏艱難,西求經書的故事。

  忽悠的那些本來已經被香油錢迷暈了頭的大師們,忽然就感受到了佛祖的慈悲,佛法的宏大。

  於是,紛紛派遣門下得力弟子,深入西賊、青唐境內,弘揚佛法,救苦救難。

  走的最遠的人,傳說甚至已經到了黃頭回鶻的境內,成為了回鶻人的座上賓。

  而恰好這個時候,汴京傳來消息,大宋皇嗣壽國公,蒙祖宗之佑,受感生大帝所啟,做那種痘法的事情。

  於是,大和尚們紛紛將這個事情略作加工,稍微誇張。

  由之,傳到角廝羅和吐蕃人耳中的時候,事情就已經變成了——藥師王菩薩大慈大悲,授法大宋皇嗣,以傳種痘法,庇佑大宋百姓子嗣免痘疾之疫。

  大和尚們口齒伶俐,佛法又無比精深,嘴巴隨便一張,就是蓮花朵朵,吉祥如意。

  青唐本地的野和尚,那裡見過這種陣仗,馬上就被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這些人又反過來,將吐蕃的牧民和貴族忽悠的智商失常,仿佛受到了降維打擊。

  加之這個時候,大宋的邸報,也說了這個事情。

  還宣布要在全國范圍進行種痘。

  於是,角廝羅不信也得信了。

  由之,吐蕃上下寺廟裡,藥師王的香火,一下子就鼎盛非常。

  看到這個情況,角廝羅自然就派出使臣,來到大宋。

  一求種痘法,二求趙昕為乃子董氈開光、剃度。

  “大臣太能幹了,也是禍患啊!”趙昕在心裡感慨起來。

  他心裡明白,這次路有權能把事情搞得這麽大,除了天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了。

  因為,如今的青唐吐蕃讚普,那位大宋河西節度使角廝羅,恐怕比大和尚們還希望趙昕這位宗主國的皇嗣,真的是得了藥師王菩薩親授,啟迪無上智慧的大賢者!

  便是趙昕不是,角廝羅也會想辦法加工成是。

  原因很簡單——這是正治!

  吐蕃帝國自末代讚普烏冬讚滅佛後,就迅速崩潰,陷入各自為政,一盤散沙之中。

  烏冬讚後迄今,差不多一百多年,冒出來的各種讚普、論逋,車載鬥量。

  但除了角廝羅做出了成績,靠著前期裝孫子,表面漢獻帝,背後司馬懿,勉強統一了青唐吐蕃外,其他人統統失敗了。

  便是角廝羅,其實也只能勉力維系表面統一!

  他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管不住。

  宗哥河之戰後,角廝羅的長子瞎氈、次子磨角氈,就在各自母親的幫助下,脫離了他這個佛子,在宗哥城和河州割據,聽調不聽宣。

  再加上,信奉苯教的前論逋溫蒲奇之子佔據的邈川。

  事實上,角廝羅控制下的青唐吐蕃,和漢末、唐末的中國沒有太多區別。

  只要他這個創建者一蹬腿,恐怕連表面的統一也維持不下去了。

  所以,趙昕的故事,被大和尚們傳到這位佛子耳中時。恐怕這位佛子,當時就已經彈冠相慶,雀躍不已了吧。

  因為,在如今的吐蕃以及回鶻人心裡面,大宋所代表的中國王朝,已經從過去的仇敵,搖身一變,成為了每一個割據勢力心裡面的宗主國以及精神寄托,類似烏托邦一樣的存在。

  大宋的冊封更是直接成為了這些人統治的法理與法統依據來源。

  由之吐蕃人和回鶻人,都對大宋產生了一種近乎頂禮膜拜的情感。

  這種情感有些類似後世新世紀之初的公知們對西方的崇拜與仰慕。

  簡單的來說,就是距離產生美。

  其實吐蕃人還算好的了。

  和大宋不接壤的回鶻人,可比吐蕃人還相信和親近大宋!

  真宗時,角廝羅的青唐吐蕃就和回鶻人差點打起來,回鶻人連軍隊都動員起來,就等著削吐蕃人了。

  結果,當時的回鶻可汗私底下尋思了一下,覺得這個事情必須請示一下大宋天子再做決定,於是遣使來汴京,真宗聞之,遣使調停。

  回鶻人和吐蕃人,居然都服從了真宗的調停,各自妥協退讓,竟沒有打起來!

  如今的黃頭回鶻,更是年年歲歲,定期派出朝貢使團,千裡迢迢,風塵仆仆來汴京朝貢。

  而這就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

  回到角廝羅的問題上,對角廝羅來說,趙昕的出現和他身上的光環,就是解決他當前面對的一切問題的良藥!

  為什麽?

  因為,佛教是文成公主帶給吐蕃人。

  吐蕃佛教徒心中的聖殿大昭寺和大昭寺所供奉的聖物,也都是文成公主帶去的。

  而現在趙昕的出現和他身上的傳說,足以使得趙昕成為吐蕃人心裡的工具人——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一旦大宋答應了角廝羅的要求,由趙昕親自給董氈開光、剃度。

  那麽,對吐蕃人來說,這就等於接續上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故事。

  吐蕃,再次得到了來自中國皇室的眷顧和佛祖的庇佑。

  於是,所有信奉佛教的吐蕃貴族與牧民,都將自動擁護董氈。

  董氈的兄弟,也將再也無法威脅董氈的繼承權。

  如此,即使角廝羅未來身死,他所創建的政權也不會立刻分裂、崩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