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平二年五月二日,朝廷東遷的隊伍從長安出發,以衛尉楊瓚率南北宮衛士先行、北軍中侯董承率北軍居中護衛、弘農王劉辯率弘農軍押後,向著東都洛陽出發。
臨行的前一日,勾結李傕等人反叛的前東中郎將李肅被斬於市。
郭汜則被隨性心腹將領伍習殺死,首級被伍習帶到長安。伍習原本是郝萌麾下軍侯,因向郭汜報告郝萌的惡語被郭汜收在帳下,或許郭汜早應該想道將伍習留在身邊會發生這種事。
張濟、張繡叔侄聽聞劉協赦免了他們,遣散了部眾,隻身來到長安。眾人商議不想讓兩人回到西涼,故將張濟任命為潁川太守。
而另外一個賈詡,因其攻長安之策出於其口,百官本想將他與李肅一同斬了,劉辯早先答應了賈穆,故而幫賈詡說了些話,言:“其亦為活命也,且陛下早有聖名,赦免其罪。”
於是,百官才作罷。
劉辯在朝中雖如此言,到了府中卻對賈詡言道:“寡人知公乃大才,且答應公肅之請,故而在殿中言之。然公出損大漢社稷之策,寡人不能用公,望公今後勿獻禍國之策,若寡人知曉,汝有如此案。”
言罷,劉辯抽出腰間長刀,對身前的書案一角砍去,頓時削去了一角,而後對賈詡言道:“汝且去吧。公肅在新安為令。”
賈詡見劉辯言罷拿起一卷竹簡看了起來,知道劉辯已經下了逐客令,心中苦笑一聲,道了一聲:“某謝過王上,這便告辭。”
劉辯望著賈詡離開的身影,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身側的馬禮言道:“王上,臣觀賈文和才謀當世應是少有,讓其離去,豈不可惜?”
劉辯歎了一口氣,言道:“寡人知其之才,然其謀生勝謀國,若將一日,國生相悖,其必棄國矣。雖人之常情,然寡人不能用也。”
馬禮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言語。
隨後,劉辯將高順等人喚來,發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劉辯留陷陣校尉高順為京兆尹坐鎮長安,又調楊俊前來,助其鎮守京兆尹十縣。又調中郎將徐榮為右扶風坐鎮槐裡,鎮守右扶風十五縣。以白波校尉徐晃為河東太守,新安令杜襲率軍進駐安邑,討伐假降、殺害王邑的白波軍余黨,安撫河東二十縣。又以陝令杜畿為左馮翊,並飛熊校尉樊稠前往高陵,鎮守左馮翊十三縣。
而張遼則被他留在了身邊。
“王上,臣觀王上仍有些悶悶不樂,可是為了賈文和?”東遷路上,馬禮見劉辯臉色有些糾結,故而出言問道。
劉辯只是點點頭,沒有言語,算是對馬禮進行了回應。賈詡畢竟是一個大謀士,劉辯昨日將其打發走,一夜輾轉反側,未能入眠。
一是失去了這個人才,二是擔心賈詡在成為哪個懷有異心之人的心腹,對漢室不利。
劉辯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不再胡思亂想,率軍護衛著百姓前行。
並非所有的長安百姓都選擇回到洛陽,還是有一些人聽聞長安以後歸弘農王治理,選擇了留下。
劉辯瞧著眼前的百姓大軍,比西遷時少了大約四成,少了的四成,大多都在長安城了,長安城也因此沒有再變成一座空城。
這一路上,沒有了董卓的威脅,不論是劉協、百官還是百姓,臉上的表情都是十分輕松,面帶笑意,侃侃而談,真的就想回家一樣,沒有一絲憂慮。
然而,一個從關東傳來的消息,令原本十分開心的劉協、馬日磾、王允等人臉上又重新布滿了陰霾。
奉劉協之命,前往關東持節安撫各郡太守、州刺史的侍中張種死於由鄴城去往南皮的路上,冀州刺史韓馥反饋的原因是遇到了黃巾余黨,其麾下長史耿午與張種同時慘遭殺害,只有袁紹派來接張種的高乾一人得以逃回南皮。
好巧不巧。
王允、趙謙、馬日磾三個老家夥都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意味,張種的死多半是陰謀,嫁禍給韓馥的陰謀。
劉協雖小,卻也猜到事情並不簡單,故而一邊言道:“此事難道與韓刺史有關?”一面看王允身後不遠處的兩個隸屬尚書台的臣子,兩人昨日為袁紹開脫,恐怕暗中與袁紹通著消息。
王允循著劉協的目光看去,知道劉協心中所想,於是將董承請到身邊,小聲耳語了兩句。
夜間,尚書台的兩位官員被董承請到了王允帳中,開始了友好的詢問,最終兩人坦白,袁紹一直與其有聯絡, 朝中大小消息,皆由兩人傳遞。
翌日一早,尚書仆射陳榮、尚書右丞衛熙不見了蹤影,董承言昨夜守夜軍士發現兩個偷偷離開的身影,應該是跑了。
於是,有人開始將張種的死與兩者聯系在一起,猜想兩人聯絡袁紹,合謀將張種殺死,這種觀點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大部分官員都是義憤填膺,只有幾名官員臉色稍微有些不正常。
是夜,董承抓住了兩名想要偷偷逃走的官員,又抓住了兩個袁紹的聯絡官。不過,兩人都是朝中小官。
隨後,王允與董承命人將兩人與陳榮、衛熙關押在同一輛馬車中,將此事告知百官,聞者無不唏噓駭然。
袁紹的野心算是真正暴漏。
劉協原本想命冀州刺史韓馥、渤海太守曹操帶兵討伐袁紹,王允等人勸他還是再試探一番。
於是,劉協又差太仆朱儁帶著士兵與他的詔令前往南皮,向袁紹宣詔書,同時命令曹操、韓馥準備配合朱儁,若袁紹不從,直接出兵討伐袁紹。
劉辯對於這一決定並無異議,對劉協表示支持。
於是,朱儁便帶著劉協的詔書再次出發,趕往冀州。據回報,曹操已經離開東郡,率部下趕往渤海,而韓馥也聽了別駕閔純的建議差麾下將領張郃陳兵於河間國,應對袁紹。
東遷的隊伍十分順利,除了早先曾言要寫史書的蔡邕病倒,不得不留在弘農之外,再無其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