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無忌對大明精英們的心思雖然有些不喜,但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家谷倉如山,金銀滿地;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家家族發達,人丁興旺;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家享譽寰宇,權傾天下。
雖說這是人之常情,但謝無忌卻不希望自己的混沌界有世家門閥的存在。
謝無忌雖不如劉伯溫般聰敏,但他也不傻,知道華夏史上的那些漢家王朝是如何滅的。
除了少數王朝,部分原因是當時外族太強大而滅的,另外便是這些外族建立的王朝統治太殘暴太混亂了,被百姓揭竿而起消滅的;其余九成九都是因貴族世家門閥而亡。
更重要的是這些貴族世家門閥的理念不討謝無忌的歡心。因為他們心中一直抱著“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觀念,他們的理念是先有家再有國,萬事都以家族為先為重。
謝無忌是混沌珠的主人,沒有人能在混沌界造他的反,但他也不想因這些人而鬧心。所以謝無忌打一開始就杜絕地主、諸侯、奴隸主、貴族、世家、門閥的存在,杜絕有人壟斷書籍知識。
在漫長的歲月裡,謝無忌的屬下因自身功勳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新的貴族豪門,但只要沒有老牌世家門閥先有家再有國的這種頑固思想就成。
所以謝無忌的混沌界從不收擁有家譜族譜的人進去,以免他們那頑固的觀念影響了別人的思想。
不過還好古人的等級觀念很強,因為祖上無人有巨大的功名在身,便不可傳下家譜族譜;沒有家譜族譜傳世,記憶再好也就能記住三五代而已。不然要是按謝無忌的要求,那他去哪收人進混沌界?
謝無忌在周邊轉了一圈,直到午時兩刻才回到刑場,眾文武百官早等候多時,謝無忌見狀示意莊錚敲起鑼來。
等圍觀的群眾靜下來後,趙鼎宣布了待斬的七十八名囚犯的官職與生平。這些人中比較出名的有宋江、吳用、樊瑞、韓常和劉豫,因為他們的官職相對其他囚犯來說較大,他們做過的事知名度也更高。
等趙鼎驗明正身,講解完他們的生平,謝無忌起身來到宋江等囚犯面前,大聲道:“爾等身為朝廷官吏,拿著朝廷俸祿,不安邦定國便罷,居然卑躬屈膝的投靠外族,當真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啊!聖賢書讀哪去了?知恥乎?
爾等個個都是七尺男兒,其中有半數還是軍人,在外族入侵時不思保家衛國便罷,居然投靠外族充作先鋒,反過來殺戮自己同胞,知恥乎?
雖然爾等都是前朝臣子,但朕特別討厭爾等,知道為什麽嗎?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可爾等是如何行事的?
自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治世、五帝開疆以來,我炎皇子孫已傳數千上萬年,像爾等作為之人有幾何?
吾輩炎皇子孫的臉都被爾等丟光了,似爾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有何面目活在世上?有何資格活在世上?”
謝無忌停下掃視圍觀群眾一眼,接著道:“傳朕旨意,此七十八人全部五馬分屍,其後五代子孫不可為官。此七十八人的罪狀存入史籍檔案,用以警惕後世之人。大明永遠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大明後代帝王如不奉詔,天下共逐之。欽此!”
看著文武百官和百姓俱都抬頭挺胸流露出崇拜的眼神,謝無忌在心裡感慨不已。大明不愧是華夏史上最輝煌鼎盛的朝代,
就憑“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這幾句話,就遠不是所謂強漢盛唐能比擬的。 謝無忌慷慨陳詞了一番,隨即附在宋江耳邊輕聲道:“知道你為何會有如此結局嗎?因為你太自私自利,太鼠目寸光。你拿著眾人對你的敬仰忠心,用眾家兄弟的血來鑄造你心中的官途,結果傷了眾兄弟的情義,所以一個人都沒為你等求情。
知道當初朕為何就不招攬你跟吳用嗎?因為你們虛偽狡詐,毫無仁義,整天在心裡玩彎彎繞,都是十足十的偽君子。所以朕故意透露江湖隱密給吳用知道,讓你清風山盡快崛起壯大,好為朕吸引宋廷的注意,從而成了朕手中刀。
如果不是你自私自利,無才無德,虛偽狡詐,無情無義, 朕或許看在你清風山曾經的兄弟們面上,有可能放你一馬的。可惜,可惜!”
七十八人分為十三組,最先六人都被套住脖子綁住四肢,用五匹駿馬向五個方向同時拉扯,場面相當的血腥。
余下眾囚見狀,有的嚇暈死過去,有的嚇得屎尿齊流,有的磕頭認錯,宋江聽了謝無忌的言語,乾脆和韓常梗著脖子大喊:“來啊~來殺我啊。”
謝無忌掃了眾人一眼,對文武百官感慨道:“有人說在巨大的金錢面前,最是能體現人間百態;但朕卻覺得在生死面前,才最最能體現人間百態,各位認同否?”
眾文武不知如何作答,乾脆一起跪在地上山呼:“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無忌看了眼眾文武,對莊錚道:“起駕回宮。”然後便大笑起來,“哈哈,哈哈……”
由於有了倚天世界的經驗,符合進混沌界的官吏都在半年內辭職,然後與一脈單傳的軍屬、軍烈屬和各種各樣的物資一起,全都被謝無忌按規矩有條不絮的收進了混沌界。
接著升李綱為丞相,宗澤頂替李綱之前的職務,宇文虛中頂替了宗澤之前的職務,趙鼎兼任中書省中書令。隨後傳旨天下,重陽節禪位給了柴進,讓他成了大明帝國的第二代帝王。
柴進是後周皇族出身,先祖失去過帝位,又從小見慣了民間的疾苦和世間的三教九流,如今更加知道如何才能當好皇帝了。
謝無忌禪位後,依舊是當天就帶著自己的女人消失在了世人眼中,再度留下了弘武大帝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