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帶著倉庫回到明末》第415章:孫傳庭研究報紙內容
()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帶著倉庫回到明末 ()”查找最新章節!
 “你們說什麽?你們在說什麽?五萬大軍竟然敗了?而且還敗的徹底,連洪承疇都被抓了?”

 崇禎站在禦書房的中央,他指著跪在下面的吳三桂父子兩個,表情複雜,有驚恐、有憤怒、有不可思議。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身體也開始不停的抖動起來。

 “五萬人不到一天就敗了,就是五萬頭豬,讓宣鎮的叛軍抓,一天的時間也不可能抓完。”崇禎的胸口劇烈的起伏著,他大口的喘著粗氣。

 此時的他隻覺得自己的胸口發悶,腦袋發沉。

 當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他身體的抖動也開始劇烈起來,一副要昏倒的樣子。

 旁邊的高起潛急忙將他扶住,坐在了禦案後面的椅子上。

 崇禎坐在椅子上之後,不停的喘著粗氣。

 他好像一瞬間蒼老了十幾歲一樣,整張臉都垮了下來。

 這五萬人馬可是朝廷好不容易才拚湊出來的,現在竟然就這樣沒了,這以後該怎麽對付趙文?

 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他一步一步的將大明江山攻打下來嗎?

 在這五萬人馬身上已經將內帑的銀子花的差不多了,現在的內帑已經沒錢了。

 崇禎越想越憤怒,越想心中的氣越大。

 他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桌子上,暴怒吼道:“廢物,無能,都是一群廢物,一群廢物。”

 看著暴怒的崇禎,吳三桂父子兩個跪在地上,將腦袋緊緊的貼著地面,身體忍不住的顫抖著。

 他們身上的冷汗直流,將衣服都打濕了。

 “你們再給朕說一遍,你們是怎麽敗的!”

 崇禎指著吳三桂和吳襄,表情扭曲,呼吸急促。

 吳襄連磕了幾個響頭,顫聲道:“回陛下,

叛軍的武器實在強大,他們的火炮能打十幾裡那麽遠,一炮下去,方圓幾十丈內寸草不生,我們的人根本就摸不到叛軍,就被叛軍炸死炸傷,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其實周老六的火炮開炮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在十幾裡的距離上開炮。

 吳襄這麽說的原因就是擴大周老六實力強悍,從而減輕自己罪責。

 “十幾裡?你放屁,你真以為朕是三歲小孩嗎?這天下哪種火炮能打十幾裡遠?還能一炮下去,幾十丈之內寸草不生?你這是在放屁!”

 崇禎站了起來,直接吳襄氣急敗壞的大罵道。

 說著,崇禎抄起桌子上的奏折,鎮紙,筆筒朝著吳襄和吳三桂扔去。

 “無能,無能啊。我大明怎麽會有你們這種敗類呢?五萬大軍一眨眼就沒了,洪承疇被俘虜,祖大壽被俘虜,湖廣總兵也被俘虜。

 軍中各級軍官失蹤的失蹤,戰死的戰死,逃命的逃命,最後只剩下你們兩個廢物回來?你們還回來幹什麽?你們兩個怎麽不戰死呢?關寧鐵騎被你們全都丟了,你們還有臉回來?”

 要是放在以前,崇禎絕對不可能這樣不顧及顏面的辱罵吳襄和吳三桂。

 畢竟這兩人可是關寧軍的主心骨一般的人物,而關寧軍又是大明境內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手中握有兵馬大權的將領,尤其是這種軍隊私人化非常嚴重的關寧軍,崇禎絕對不會這樣辱罵吳襄和吳三桂。

 之前崇禎在凌遲袁崇煥的時候,祖大壽率領關寧軍跑回了山海關,那個時候,崇禎就算再怎麽憤怒,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辱罵。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吳襄和吳三桂已經將關寧軍給丟了,現在的他們只是光杆,崇禎又怎麽可能像之前那樣?

 崇禎因為憤怒,血壓不停的升高。他扶著額頭,坐在椅子上,指著跪在大殿中的吳襄和吳三桂,冷聲道:“將他們兩個打入詔獄,再對和他們一起回來的關寧軍潰兵嚴加審問,朕到要看看,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一場大敗,五萬多人,連同朕派出去的神機營將士,一個都沒剩,全都被打沒了。

 現在趙賊的主力沒在宣鎮,光是一支偏師就能將朕的五萬大軍打成這個樣子,朕實在是不敢相信。”

 “陛下,不能啊。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陛下三思啊!”

 吳襄一聽到崇禎要將自己打入詔獄,一下子就慌了起來。

 詔獄是什麽地方吳襄可是一清二楚,當年天啟皇帝還在位的時候,魏忠賢大興牢獄,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關進詔獄,從此失去消息。

 天啟年間的陰雲還沒有徹底的散去,現在又要將自己打入詔獄,這怎麽能讓吳襄不恐慌。

 吳三桂在聽到崇禎的聲音之後,整個軟倒在地,一臉的失魂落魄。

 崇禎冷冷的看著吳襄,面無表情,“打入詔獄,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步。”

 “陛下!!!”

 吳襄和吳三桂一臉悲愴的衝著崇禎大呼。

 可是崇禎絲毫不為所動,依舊一臉陰沉。

 “領旨!”

 身旁的高起潛衝著崇禎行了一禮,隨後走出了禦書房。

 沒多長時間,一眾東廠番子和錦衣衛校尉衝了進來,拉起兩人的胳膊就往外面走去,而高起潛留在了崇禎的身旁。

 當吳襄和吳三桂被帶出去之後,崇禎道:“讓內閣閣老和六部尚書前來禦書房議事,看看接下來該怎麽做!”

 幾刻鍾的時間,內閣閣老以及六部尚書全都站在了禦書房中。

 “大軍潰敗的消息你們知道了嗎?”崇禎看向這些大臣,開口發問道。

 這些大臣一臉陰沉的站在禦書房的大廳中,所有人都一言不發。

 在吳襄和吳三桂進宮的時候,這些人就已經知道了大軍潰敗的消息。

 “你們現在誰能給朕說說,接下來該怎麽辦?如今大軍潰敗,接下來朝廷該怎麽辦?”崇禎一臉陰沉的看著這些人。

 這些大臣一時之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敢開口。

 整個禦書房中寂靜的厲害,沒有一個人敢率先開口說話。

 也是,五萬大軍都沒了,現在說的再多也沒什麽用。五萬大軍都擋不住宣鎮的偏師,這些文臣又能想出什麽辦法?

 看著這些久久沒有開口的大臣,崇禎的臉色逐漸猙獰起來。

 “廢物,真是一群廢物,平日裡你們彈劾別人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能說,現在讓你們開口,怎麽全都啞巴了?啊?給朕說話啊,啞巴了?”

 崇禎在禦案後來來回回的走動著,極其不耐煩的衝著這個大臣咆哮。

 就在這時,兵部尚書梁廷棟站了出來。

 “陛下,以臣之見,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趕緊調集遼東剩余人馬,將孫承宗孫閣老調回來,讓他坐鎮京城,防守叛軍有可能的進攻!”梁廷棟開口道。

 在袁崇煥被崇禎凌遲之後,崇禎就將孫承宗調到了遼東。

 遼東防線是孫承宗一手組建起來的,他在遼東頗有些威望。

 祖大壽和吳襄等人以前就是他的屬下。

 在崇禎將吳襄和祖大壽調到京城的時候,孫承宗為了防備建虜這個時候趁勢進攻山海關,所以就留在了當地,並且孫承宗現在手中差不多還有將近一萬的兵馬。

 “梁尚書這話沒錯,臣也覺得應該將孫承宗孫閣老從山海關調回來。

 如今白杆兵距離京城也只剩下七八天的路程,到時候兩處兵馬合在一處,定能保護京城的安全!”溫體仁也急忙附聲同意道。

 誰知崇禎一聽這話,不僅沒有任何高興,反而冷笑了起來,“呵呵,你們想的還真是好,將孫閣老調回來?

 把孫閣老調回來,山海關還要不要守了?再說了,就算將孫閣老調回來,就能擋得住叛軍嗎?

 叛軍一天之內就將五萬大軍給消滅了,把孫閣老調回來,能有什麽用?”

 “陛下,臣以為,在短時間之內,叛軍是不會攻打京城的。目前的京城還是安全的!”溫體仁思索了片刻,開口說了起來。

 “呵呵,你又不是叛軍,你怎麽知道不會攻打京城?”崇禎直接懟了回去。

 “行了,你們先下去吧。傳朕旨意,明天召開大朝會,今天回去之後,你們給朕拿出一個章程來,看如何應對現在這個局面。”

 崇禎指了指這些官員,一臉無力的道。

 ………

 與此同時,在京城外城的一個酒館中,一個穿著黑色圓領衫,頭戴四方平頂冠的中年書生坐在酒館二樓的雅間中吃著午飯。

 “老爺,剛才傳來消息了,洪承疇率領剿滅叛軍的五萬大軍敗了,敗的一個也不剩,僅僅只有吳襄吳三桂父子倆逃了回來。”

 就在這時,一個和他年齡差不多,穿著麻衣的中年人從外面跑了進來。

 吃飯的些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代州城的孫傳庭。

 孫傳庭看向火急火燎跑進來的管家,放下手中的筷子,“唉,此事不出我所料啊!”

 “老爺何以見得?”管家問道。

 孫傳庭搖搖頭,長出一口氣,“當時叛軍進攻代州城的時候,那個場面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這些叛軍可不是建虜流賊之輩的能比的,建虜流賊再怎麽強大,他們使用的武器也和咱們的差不多,咱們就算不敵,最起碼也有還手的能力。

 再不行,靠著人數也能取勝。可是這個趙文呢?就算朝廷派出十萬大軍,五十萬大軍,估計也打不過他。不管朝廷派出去多少人,在叛軍的火炮轟炸之下,再強大的軍隊也會崩潰。

 趙文,不能用常理度之!”

 “老爺,那大明就沒有能治住趙賊的人嗎?咱們大明綿延將近三百年,難不成現在就要沒了?”管家一臉急色的看著孫傳庭。

 孫傳庭道:“如果朝廷不轉變現在的思想心態的話,恐怕根本就贏不了。

 如今趙賊正在攻打山西,山西眼看著就要落入趙賊的手中。

 拿下山西之後,趙賊的實力肯定會大增。”

 管家問道:“那咱們該怎麽辦?朝廷該怎麽辦?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趙賊攻破京城?生靈塗炭?”

 “要想對付趙賊,就應該改革,要仔細研究研究趙賊是如何走到這一步,是如何將一個貧窮不已的宣鎮治理的如此繁盛,竟然能以一鎮之地對付整個朝廷。

 不將這些東西弄清楚,朝廷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可能,只有弄清楚趙賊是如何成長到這一步,然後再根據趙賊的成長經歷對大明進行改革。

 只有這樣,才能讓大明興盛起來,也只有這樣,才能消滅趙賊,不然的話,想要消滅趙賊,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孫傳庭說罷,又看向管家,“將我積攢的那些報紙全都給我拿來,我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從這些報紙中能不能找到一些趙賊崛起的蛛絲馬跡。”

 趙文創辦的大明報雖然不可能在大明所有的城市發行,但是山西鎮距離宣鎮不遠,所以山西鎮中也在大明報紙的發行范圍之內。

 雖然山西鎮中的官員對大明報非常排斥,經常查封大明報,但是,畢竟兩者之間的距離不遠,這些官員再怎麽禁止,總能有一些大明報流傳出來。

 報紙上的內容也不僅僅是批判士紳這種內容,裡面更多的是一些關於宣鎮一些政策的講解,以及一些招工、民生之類的信息,還有一些宣鎮中發生的大小事情。

 大明報紙上的這些內容,對於很多士紳來說,他們也不過將這些內容當成笑話來看, 從來沒有深入的了解過,也不願意深入了解。

 其他的士紳不願意深究不代表所有的人不願意深究,孫傳庭平日裡就比較喜歡看大明報,幾乎每期的大明報都會想盡辦法弄到手中,而且也會被收藏下來,顯得沒事的時候總會研讀一番。

 雖然孫傳庭沒有去過宣鎮,也沒有和宣鎮有過接觸,但是隨著宣鎮中工廠的生意不斷做大,山西鎮中也不短的有人前往宣鎮做生意,所以孫傳庭或多或少都能從別人的嘴裡打聽到一些消息。

 而且宣鎮距離山西鎮緊緊相連,宣鎮的很多事情孫傳庭都有所耳聞。

 孫傳庭相信,自己憑借著報紙上的內容以及之前對宣鎮的了解,絕對能破解宣鎮崛起的秘密。

 沒多長時間,管家就拿著一個布包來到了孫傳庭的面前。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15章 孫傳庭研究報紙內容)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帶著倉庫回到明末》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