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倉庫回到明末》第917章:高考
在如今的國內,局勢卻非常的穩定,幾乎沒有什麽意外的事情發生,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西南之地,也在趙大牛他們的攻打之下,逐漸的落入了趙文的手中。

青藏高原現在也全部落入了趙文的手中,因為這裡現在還是那種地廣人稀的局面,所以趙文不得不將這些地方暫時收歸軍管,建立軍鎮。

滿桂也逐漸將西北拿了下來,局勢也逐漸的穩定了下來,西北也同樣是軍鎮在管理。

在現在的國內,鐵路基本上修到了每個省份比較重要的城市,雖然還有很多的城市沒有通鐵路,但水泥路已經修建了起來。

除過青藏、雲貴等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的地方之外,剩下的省份,鐵路基本上已經修建了起來。

趙文在全國大發展的時候,將水泥製造的全部流程公開,依靠民間力量,來生產製造水泥,朝廷隻起到一個調節的作用。

雖然這樣一來,朝廷每年的收益會減少,但是卻能加大水泥的生產量。

這麽短的時間當中,全國的工業化不可能這麽短的完成,但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現在國內的老百姓已經看到了工業化的好處,倘若現在有人想要將工業化廢除,將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將會走到國民的對立面上。

現在的朝鮮、倭國、呂宋、爪哇這些拿下時間比較早的地方,上面年青一代的土著,對他們的漢化已經有了很大的效果。

趙文在攻城略地俘虜的那些官員,大部分都被趙文發配到了這裡去。

這些官員治理地方可能一團糟,但要是讓他們蠱惑人心,還是很有本事的。

趙文規定,這些海外之地,不管是誰,只要漢語說得好,就會有獎勵。

獎勵非常的豐富,除過糧食之外,還會有財物的獎勵,甚至還會將他們弄到趙文這裡,接受趙文的賞賜。

這些對於那些百姓來說,乃是無上的榮光,這些地方的百姓們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不少。

讓他們學會寫漢字,確實不容易,但是會說漢語已經差不多了。

在如今趙文的領地當中,商業氛圍已經非常濃鬱,商業環境非常的好,可以說,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的上。

趙文將汽車工廠進行擴建,每天生產出來的汽車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盡管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車被生產出來,但是依舊供不應求。

生產出來的這些汽車基本上都是燒柴汽車,雖然現在已經有了燃油汽車,但是數量比較少,再加上石油的產量很低,所以不是很流行。

很早的時候,研究所中已經有人開始對石油進行提煉,現在,對石油的提煉技術雖然沒有後世那麽先進,但也很不錯了,最起碼已經可以進行工業化提煉了。

受製於材料的限制以及石油的產量,所以現在的宣鎮當中,燒汽油的汽車並不多。

至於趙文弄出來的坦克,絕大部分還是燒柴坦克,畢竟不用擔心燃料問題,而且燒柴坦克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至於燒燃油的坦克,數量並不是很多。

如今,宣鎮周圍已經有了很多的兵工廠,這些兵工廠已經可以製造56衝、56半等槍械了,就算趙文現在沒有了倉庫,影響也不是很大。

宣鎮城中的百姓數量越來越多,

顯得宣鎮城擁擠不堪。宣鎮這個地方畢竟是個小地方,雖然是趙文親自設計的,但是其本身的環境影響了它的發展。

為了更好的發揮首都的功能,趙文不得不選擇遷都京城。

這也是趙文很早之前就敲定出來的計劃,將京城設置為首都,將宣鎮設置為陪都。

京城主要發揮政治功能,而宣鎮則主要發揮工業功能。

在趙文的打算中,以後,京城中的工廠能少就少,除過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廠之外,其他的那些工廠,能沒有就沒有。

反正宣鎮距離京城並不是很遠,工廠放在宣鎮也沒有什麽不合適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人口還是有些不足,來自後世的趙文清楚,在工業化的初期,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尤其是技術素質比較高的人口。

可是,趙文手中的勞動力都略顯不足,更別說是有技術的高素質人口了。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趙文不得不通過多開辦學校來解決這個問題。

趙文在全國各個省份的省會城市,開辦了專門培養技術工人的學校以及專門培養科研人才的學校。

因為現在的交通環境已經比大明那個時候好上不知道多少倍,所以,這些學校的招生范圍放在了全國。

這些學校的老師都是從大學裡面調動過去的,這多麽多年了,大學也培養了很多的人才,完全可以滿足這些學校。

這些學校的招生方式和大學一樣,都是通過考試的方式進行的。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學校的招生還是學校自己弄的,後來,趙文為了規范化,就將考試統一了起來,放在了六月七八號,和後世的高考時間一樣,只不過一個是農歷一個是陽歷。

科舉已經差不多被完全的廢掉了,但是,以科舉挑選人才的方式卻沒有廢除,而是以高考的形式繼承了下來。

全國各個省份當中的這些學校雖然也能培養人才,但是,在百姓的心中,還是位於宣鎮的華夏大學最好。

因為這個學校有全國唯一的政科學院,只有考上這個學校,才能正兒八經的步入官場。

官本位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一時半會根本沒辦法去除,這也導致了,每年的填報志願的時候,華夏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最高的。

......

趙文站在宣鎮皇宮的城牆上,靜靜的看著天上的夕陽。

他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眼角的皺紋,長出了一口氣。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老了!”趙文的臉上滿是感慨。

“陛下春秋鼎盛,定然能壽比南山!”站在趙文身後的陳東來不知道趙文說的這話是什麽意思,但卻及時送上了一個馬屁。

趙文輕笑道:“長命百歲努努力說不定還可以辦到,但是壽比南山的話,實在是太難了,非人力可及也。”

夕陽之下,宣鎮街道上的路燈逐漸的亮了起來,下班的人充斥在街道上。

“京城現在重建的怎麽樣了?”趙文說道。

趙文在拿下京城之後,就開始對京城進行修繕,當趙文決定遷都京城之後,趙文就加大了對京城的修繕。

“回陛下,京城的皇宮部分相對來說倒是好修繕,但是京城畢竟是前明的首都,人口眾多,年久失修,一時半會根本就沒有辦法全部修繕。

京城的內城大體上已經修繕的差不多了,但還是有些不足,至於外城,修繕的實在是不怎麽樣。工部的施工隊已經出現了人手不足的情況,他們不僅要修繕京城,甚至還要修建工廠......”

站在趙文身後陳東來靜靜的說著現在的各種困難。

趙文靜靜的聽著,沒有說話。

趙文知道,現在所遇到的事情非常難以解決,畢竟這是人口短缺的問題,一時半會很難解決的。

雖然趙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發布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是這個政策,想要有顯著的效果產生,最起碼也要十幾年的時間。

現在不是後世,人口數量也不是十幾億,想要用少量的人口,完成大量的事情,還是非常困難的。

趙文在城牆上待了沒多長的時間,走了下去,來到了禦書房。

現在的趙文,幾乎每天晚上都很晚睡覺。

如今已經是六月間,距離高考的時間已經不剩幾天。

不管什麽時間,國人對於教育,都是最重視的。

整個宣鎮當中,幾乎所有的百姓都避免這幾天操辦事情,就算發生某些不可抗力的事情,百姓們也盡量不發出或者少發出一些噪音。

隨著高考一天一天的接近,一股緊張的氣氛在宣鎮的上空不停的飄蕩著。

宣鎮當中的客棧基本上都已經滿員,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宣鎮城中有高考的考點。

因為現在的學生相對於後世來說,數量還是很少,所以宣鎮周圍的那些學生基本上都被集中在了宣鎮當中。

高考一共是兩天的時間,所以這些學生不得不在宣鎮尋找客棧。

宣鎮周圍的百姓們,生活水平比較高,所以他們基本上都有那個錢住客棧。

可要是放在地方上,情況就有些不太一樣,就算是趙文拿下時間比較早的山西,有些百姓過得還是比較清貧的,盡管他們比之前的生活要好上不少,可都沒有辦法和宣鎮的百姓相比。

在山西平陽府境內的一個小山村中,一個十六歲出頭的少年背著滿是補丁的布袋子,站在自家門口。

他的父母站在他的面前,不停的叮囑著。

少年的年齡不大,但是常年的勞作讓他的父母看上去年齡很大。

“這次去太原府考試,花費要不少,這是爹這麽多年攢下來,專門給你娶媳婦用的,今天爹就先拿出來,至於以後娶媳婦的錢,爹再賺!”少年的父親從懷裡取出一個破舊的布袋子,小心翼翼的將布袋子一層一層的打開,取出了裡面的銀元。

銀元不是很多,只有五個左右,可這卻是他們半輩子心血。

“要不說還是當今陛下體恤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免了很多賦稅,每年的糧稅也很低,一年到頭,還能剩下不少,要不然,我可攢不下這麽多的錢。

你在平陽府讀高中的這幾年中,幾乎不花家裡的錢,朝廷會補貼你的學費,至於你的夥食費,也費不了幾個錢......

這都是朝廷的恩典,你要牢牢的記在心中,以後可要好好地報答朝廷,報答當今陛下。

出門在外,要萬分小心......”

父母的嘮叨總是那樣的漫長,少年靜靜的站在父親的面前,靜靜的聽著。

“窮家富路,到了太原府,找個好地方住下來,不要委屈了自己!”

父親將手中的錢交給了少年,少年接過錢,放在自己最裡面的口袋中。

“今天你三叔要去一趟平陽府,到時候你坐著他的三輪車,我都已經打過招呼了......”

說話之間,一輛三輪車停在了家門口。

少年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他的三叔。

這裡距離平陽府不是很遠,坐三輪車也花費不了多長時間。平陽府有去太原府的火車,坐火車去太原府又快又方便。

如今的三輪車已經很普及了,可這種以種地為生的老百姓,想要買三輪車的話,大多數還是很吃力。

少年走後,他的父母又扛起鋤頭準備下地,當他們來到田間地頭時,鄰居坐在他家的田埂上,笑嘻嘻的大問:“老三啊,你家孩子今年絕對能考上,絕對是個狀元郎!”

男人漏出憨厚的笑容,“借你吉言,要是考上了,就擺宴吹席。”

“行嘛,到時候我可要好好的喝上幾杯,你家孩子可是咱們村子裡的驕傲,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鄰居由衷的祝福。

......

少年來到了太原府,這是少年第一次出這麽遠的門。

平陽府已經讓少年很驚訝了,可沒有想到太原府更令人驚訝。

太原府的繁華沒有讓少年迷亂, 他在距離考場不遠的一個客棧住了下來。

這幾天的價格貴的離譜,少年為了省錢,所以住在了客棧的柴房中。

時間眨眼而過,少年回到了家鄉。

和那些釋放壓力的少年不一樣,少年回到家之後,就下地了,為秋耕做準備。

少年在太原府沒花費多少錢,他將剩下的錢都帶了回來,還給父母買了幾身好看的衣服。

父母也沒有埋怨他亂花錢,只是一個勁的說衣服好看。

閱卷的時間差不多是半個月左右,少年在這段時間當中,一直都在田間地頭勞動。

六月二十五日,太陽剛剛升起來,天氣還比較涼爽的時候,少年扛著鋤頭和父母下地了。

雖然少年讀了這麽長的書,但是少年的動作依舊很熟練。

馬上就是秋耕了,土地要深翻。

雖說現在已經有了專業的工具,但這一家子想著能省一些是一些,所以就親自翻地。

太陽升到正空,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來了。

少年一家也準備回家,當然他們剛剛走出田地的時候,鞭炮聲從遠處傳了過來。

“田二狗子的兒子好像這幾天結婚,這鞭炮該不會是他家放的吧?”少年的父親扛著鋤頭,不確定的開口說道。

這時,有人朝著少年這邊跑來。

等人停在少年前方時,少年才看清楚,這是他鄰居家的大兒子。

“狀元,中狀元了,山西狀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