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倉庫回到明末》第388章:大學擴招
“這是好事啊,現在整個宣鎮蒸蒸日上,百姓也開始富裕起來,能夠多招收學生,正是時候。”湯若望不停的點頭,非常同意劉文眾的這個想法。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畢竟你擅長這個。”

劉文眾說著就拿出一張紙,在上面開始寫了起來。

紙上的內容主要是劉文眾對於這次擴招的安排,上面有著招收的人數,招收的方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招收的方法就按照之前考試的方法來吧,至於考題,這些東西你們自己進行安排吧,我就不過多插手了。”劉文眾寫完之後,將擴招條例交給了湯若望。

湯若望接過條例,看了片刻,隨後衝著劉文眾拱拱手,“劉大人還有其他的事情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沒有了,你可以下去了。”劉文眾擺擺手,隨後重新趴在桌子上,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湯若望將條例塞進懷中,走出辦公大廳。

他看著天上的太陽,忍不住仰天長歎,“這是一個自由且尊重知識的地方,這裡的所有人都很開明。若是帝國的人都像宣鎮這樣,那該多好啊?”

湯若望知道,帝國是永遠都不可能會成為宣鎮這個樣子的。

湯若望騎上自行車,朝著宣鎮的大學而去。

宣鎮的大學位於宣鎮城城外,是獨立建造的。

大學建築的造型大體上和這個時代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大學的中央有一個七層多高的大樓。

這個大樓即是學校的圖書館,也是學校教職工的辦公室,裡面還存檔著學校的關於學生的檔案等資料。

整個學校佔地面積算不上大,和後世的大學根本沒法比。

但在這個時代卻已經算是不錯了,學校的教室一共有五十多間,全部都是用水泥建造的。

在學校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實驗室,只不過現在的這些實驗室還是最基礎的實驗室。

學校呈一個正方形,圖書館大樓位於最中間。

在圖書館前方有一個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廣場,廣場是用水泥鋪成的,廣場的四周種滿了柳樹。

學校的教室以放射狀排列在圖書館四周,學生宿舍樓處於最外圍。

學校中的綠化非常多,幾乎每條路旁邊都會有樹木。

在學校的東南有一個人造湖,佔地七八畝左右。

學校西面是一個巨大的操場,操場是用水泥鋪成的,在操場旁邊還有觀禮台。

整個學校被一堵高大的圍牆圍著,總共有兩個門,一個南門,一個北門。

南門是正門,在結構上和後世的大學大門差不多。

大門正上方掛著由劉文眾提筆的校名牌匾。

學校的名字也非常的簡單,就叫做大明大學。

整個大學的設計全部是趙文參考後世的大學而設計的,除過建築的造型不一樣之外,和後世大學的布局總體上差不太多。

湯若望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圖書大樓的下方,他將自行車停在了圖書大樓下方的車棚中,隨後走了進去。

他的辦公室在大樓的第二層,在他辦公室的隔壁是一個巨大的會議室。

湯若望走進自己的辦公室中,打開窗戶,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將劉文眾交給自己的條例平鋪到桌子上,隨後抄寫了起來。

抄寫完畢之後,他將劉文眾交給他的條例封存,然後拿著抄寫的條例走出辦公室。

時間緩緩而過,吃過下午飯後,天空就昏暗下來。

因為沒有電力,所以此時的大學並沒有晚自習一說。

結束了一天的教學之後,所有的教師回到了圖書大樓自己的辦公室中收拾起來。

趁著這個功夫,湯若望將所有的教師集中到會議室中。

會議室被幾十根牛油大燭照的燈火通明,被湯若望擊中起來的教師靜靜的坐在會議室中的椅子上。

會議室的布局和後世大學中的會議室布局差不多,領導坐在會議室的最前方,而普通教職工則坐在大學領導的對面。

這些教師中除過湯若望等人之外,剩下的都是趙文提前親自培養的年輕教師。

經過短暫的會議,終於將劉文眾的擴招計劃實施了下去,同時也敲定了擴招時的各種細節。

和之前的招生一樣,這次的招生也是采取考試的形式,並且按照成績次序來進行招生。

此次擴招總共招生四千人,隻考國學和數學兩科。

至於擴招的這個消息,也會通過大明日報傳遞出去。

“考試的試卷還希望諸位能戮力合作,爭取兩天之內將試卷製作出來。

按照劉文眾劉大人的計劃,考試定在五天后,也就是十月三日,還請諸位能夠快一點。

至於關於此次考試,會通過大明日報宣傳,從明天開始,就要登記報考人數以及布置考場等事情,所以這幾天就辛苦諸位了。”

湯若望叮囑了幾句之後,就宣布散會。

……

“賣報,賣報,大明大學要進行學生擴招,從今天起到十月一號就是考試報名時間,過期不候。趕緊來看啊,有想考入大明大學的學子可千萬別錯過。”

第二天一大早,背著斜挎包的報童就出現在宣鎮的大街小巷中。

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大明日報,賣力的叫喊著。

一個二十歲左右,穿著青色圓領衫的書生剛剛走出自家院子就聽見了報童的吆喝聲。

“大明大學?擴招?”書生眼睛一亮,急忙尋著聲音而去。

要說現在宣鎮中那件事情最火熱,除過趙文親自領兵出去之外,就是之前從大學中挑選學生出去當官這件事了。

當時在得知這個事情之後,城中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沸騰了起來。

要說國人對於哪件事最熱衷,恐怕除了當官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

剛開始的時候,城中很多讀書人,尤其是那種書香門第之家,對於趙文設立的大學雖然明面上沒有說什麽,但是暗地裡卻非常的鄙夷。

那些經歷過科舉的家長,在他們的眼中,趙文設立的這個大學就是離經叛道。

自古當官都是通過科舉,除過宋朝時王安石弄的那個三舍法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都是科舉取士。

所以,當趙文弄出來大學之後,這些人就極力阻攔自己的子弟,不讓他們去。

自古讀書為當官,不為當官,誰還讀書啊。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還以為上大學不能當官,所以對於上大學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不然的話,大學也不可能招那麽多的學生。

可幾天之前,當劉文眾在大學中挑選學習優秀的學生前往山西鎮的時候,他們這才明白過來,以前的科舉不管用了,現在就得上大學。

雖然當時報紙上說是去歷練,可這些人老成精的人一瞬間就明白過來,這哪裡是歷練,這很明顯就是趙文要開始建設自己以後的執政班底了。

這個時候不參加進去,以後可就遲了。

隨著宣鎮的日益昌盛,宣鎮附近,尤其是北直隸這邊,很多士紳都拖家帶口的往宣鎮跑。

當然,對於這些士紳前來宣鎮,除過那些惡霸劣紳之外,趙文也是樂意看到這個場面的。

能被趙文放進宣鎮的士紳基本上都是經過趙文仔細調查過,身家清白,沒有做過惡事的士紳,不然的話趙文也不會將他們放進來。

這些士紳進入宣鎮之後,對於宣鎮也有很大的幫助。

來到宣鎮的這些士紳,當他們看到宣鎮的樣子之後,他們瞬間就明白過來,宣鎮取代大明將會是時間問題,所以進入宣鎮的這些士紳也將寶壓在了趙文身上。

“什麽?大明大學要擴招了?這是真的?”之前的那個書生拿著剛剛買來的報紙,臉上的興奮無以複加。

還沒等到下午,整個宣鎮中的百姓都知道了大明大學要擴招的事情。

宣鎮鎮城,一個三進院子中,一個穿著圓領衫,頭戴四方平定冠的中年書生坐在書房中,看著站在自己眼前的兒子。

“昌兒啊,這次大學擴招對於你,對於咱們孫家來說都是一次機會啊,別看現在咱們在宣鎮過的不錯,甚至還有著一些生意,可咱們對於宣鎮來說,還只是外人。

想要徹底的融入宣鎮,可就要看你這次了。”中年書生撫摸著下巴上的長須,語重心長的說道。

孫慶昌看著桌子上平鋪的報紙,有些不滿的道:“當初大學招生時我原本是要去的,可是你說什麽都不讓我去,還說這個大學是離經叛道,不是正途。”

中年人臉色有些尷尬起來,“你這說的是什麽話?當初為父不是不知道這個大學能當官嗎?當初也沒見總兵大人說大學能當官。”

“按照您的意思,不能當官的就是離經叛道,能當官的就是正途?”孫慶昌反駁道。

孫慶昌這一句話確實將中年人給問住了,中年人支支吾吾老半天,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從古到今,這些士紳基本上都是這樣,凡是利於自己的,都是正途。不利於自己的,都是離經叛道。

這種規則,放之天下都是一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之所以能有那麽多的人投靠趙文,不是因為趙文的人格魅力,而是因為趙文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現在不一樣了,在宣鎮這麽長時間了,很多事情我也終於想明白了。

尤其是這次從大學中挑選人員,前去治理攻打下來的山西鎮。

從這件事情裡面我就看出來,總兵大人對我們這些傳統的讀書人已經不滿了。”中年人站了起來,背著雙手,走出書房,看著天上的太陽。

“也是,從大明開國至今,士紳的胃口也是越來越貪婪了,尤其是東南的那些士紳。

這些人的胃口更是大的厲害,官紳勾結之下忽悠著朝廷取消了商稅,取消了不利於他們的各種稅收。

然後他們就挖朝廷的牆角,大明朝現在能有這個樣子,他們有一大半的功勞。”

孫慶昌一臉疑惑的道:“父親,可咱們也是士紳啊。而且,這和總兵大人有什麽關系?和大學又有什麽關系?”

中年人轉過頭來,苦笑著搖搖頭。

“怎麽沒關系?關系大了,總兵大人這是要培養自己的班底,他準備用他培養的人才將整個大明重新換一遍。

從古到今,不管是不是異族人,只要他想要坐穩這個江山,他就必須要靠我們這些人。

可現在,總兵大人直接將我們這些人扔到一邊,重新培養。”

中年人走到書房前面的院子中,緩緩的踱著步子,給他的兒子孫慶昌逐漸分析著。

“如果不是這樣的,為什麽要從大學中挑選那些乳臭未乾的臭小子?我們這些舉人進士的幹嘛放著不用?

之前我還去大學聽過課,裡面教授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一些實學。孔孟之道四書五經雖然也在教授,但佔的分量卻不多。

顯然,總兵大人要的是懂實學的人才,而不是我們這些只會之乎者也的酸儒。”

一想到趙文不信任他們這些飽讀詩書的讀書人,中年人心中就異常的苦澀。

可對此,他是沒有一丁點辦法。宣鎮兵強馬壯,就算自己有一萬個不願意,也沒一丁點用處,整不好還會被驅逐出去。

“說實話,我也非常佩服總兵大人的魄力。如果他真的能將整個大明朝從上到下換一遍,說不定會重現大唐盛世的景象。”中年人看著孫慶昌,緩緩的解釋著。

中年人說的沒錯,趙文就是想要重新培養一批。

不然的話,靠著這些官員,就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只會是下一個崇禎。

對於明朝末年的這些士紳,趙文實在是不敢相信。

“可咱們也是士紳,我還有秀才功名在身,總兵大人會信任我?”孫慶昌一聽他父親這樣說,不由得有些忐忑起來。

要是真的如此,總兵大人那麽排斥士紳,幹嘛還要選擇我這種士紳子弟呢?

中年人哈哈大笑起來,“你不用擔心,總兵大人是什麽人,既然他敢選擇你們,他就有把握將你們的思想扭轉過去。

不然的話,之前那次招生,總兵大人在報紙上三言兩句就將你煽動的不成樣子。

我記得你之前就喜歡這個術數之學,之前我還以為此道沒有半點用處,沒想到今天卻沾了光了。

如果你一點都不懂這個術數之學,就算將機會給你,你也考不上這個大學。”

孫慶昌的父親還是比較開明的,也不是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酸儒,最起碼也讀懂了趙文這一連串動作中的意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