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諸天萬界聊天論壇最新章節!
在這種情況下,蕭秋雨率先找到了曹操,他打算先說服曹操,讓他想辦法說服袁紹全力出兵。
其實早期的曹操還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好臣子,他在洛陽為官的時候,明明身居高位,但卻甘願拚死行刺董卓……以當時洛陽的情況,就算曹操行刺成功,他也難以活命。
刺殺董卓的計劃落敗,曹操不得不逃出洛陽後,他又第一時間召集各路諸侯去討伐董卓……在對董卓的討伐戰中,只有曹操和孫堅拚死血戰,其他各路諸侯都只顧得保全自己的實力,不願意和董卓軍硬拚。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曹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正直誠懇的忠君愛國之士……只可惜,後來當曹操手握重權後,逐漸被權力的欲望給侵蝕了,他變得和董卓一樣要挾天子、操控朝政、自封丞相、脅迫諸侯。
權力的確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他會誘惑每一個屠龍的勇者變成新的惡龍。
……
「孟德公,盟主袁紹近日來似乎不知為何,始終不願意全力以赴,攻破洛陽,這可該如何是好啊?」
「哼,豎子不足與謀。」提到這件事,曹操頓時心頭火氣,他苦勸袁紹多少次,可他始終顧慮重重,不肯全力發兵,「袁本初此人不過出身尊貴,他剛愎自用,貪婪重利,壓根不是成大事的人。」
蕭秋雨微笑一下,胸有成竹地道:「既然袁紹他貪婪重利,那我倒是有一計,可引誘他傾巢而出。」
「哦,不知道閣下有和妙計?」曹操好奇地道。
蕭秋雨道:「孟德公之前也曾在朝堂為官,想必你也該知道,之前十常伺之亂的時候,傳國玉璽就已經丟失了。」
曹操點了點頭,道:「不錯,這件事情袁紹也十分清楚。」
當初十常伺之亂的時候,曹操也在帶領兵馬砍殺宦官……等局勢平定後,袁紹翻遍了大半個皇宮,都沒能找到傳國玉璽,眾人也以為那個傳國玉璽在戰亂中被人偷盜出宮門了。
蕭秋雨道:「我曾經聽聞過一些傳言,當日張讓等宦官作亂,為了保住玉璽,一個宮女將其藏在了大殿南部的一座枯井裡……孟德公不如去將此消息稟告給袁盟主,他若得知此事,定然會傾力發兵攻打洛陽。」
傳國玉璽的來頭可非常大,最早是楚文王所鑄的,後來落入秦始皇手裡,成了秦始皇的信物。
後來劉邦攻破鹹陽,秦三世子嬰將玉璽獻給了漢高祖劉邦,自此玉璽就成了漢朝的傳承之寶。
後來王莽的社會主義改革失敗了,位面之子劉秀得到了傳國玉璽,以此建立了東漢王朝,傳承至今,直到十常伺之亂的時候才失竊。
傳國玉璽的價值可絕非是象征意義那麽簡單,誰得到玉璽,誰就有望從法理上染指天下。
當初孫堅得到玉璽後,立馬就產生了爭奪皇位的野心。孫堅死後,孫策用玉璽直接跟袁術交換了幾千兵馬,以此掃平了江東六郡,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本盤。
而袁術得到傳國玉璽後,更是以之為憑借自立為王!
「此事當真?」曹操面色不改,但是蕭秋雨卻察覺到了,他的呼吸變急促了很多。
蕭秋雨略一思考,就猜到了曹操的打算,他自己恐怕也想染指這個傳國玉璽。
“糟糕了,如果曹操他想自己私吞傳國玉璽的話,豈不是會殺我滅口?”
蕭秋雨心中憂切,但是他神色絲毫不露破綻,裝作沒有看出曹操的想法,道:「是真是假有那麽重要嗎?只要咱們將消息傳上去,袁紹若不信那也罷了,咱們也沒什麽損失……若是他信了,屆時袁紹必然會傾力攻打洛陽。到時候洛陽城破,董卓授首伏法,他勤王救駕成功,建立不世之功,就算到時候發覺上當受騙,難道還會因此而遷怒我等欺瞞之罪麽?」
「這……這倒也是一條妙計,也罷,我這就去告訴袁公。」
蕭秋雨可以感覺得到,曹操的語氣中有那麽一絲失落。
蕭秋雨雖然撒謊隱瞞,但他也不怕曹操報復,等曹操得到消息,那時候他主線任務已經完成了,一旦和氏璧到手,他立馬扭頭就跑,曹老板就繼續找空氣發泄去吧……就算繼續留在這個世界闖蕩,蕭秋雨也不用害怕曹操,他現在已經投靠了袁紹,而袁紹目前的勢力可比曹操大太多了。
回想起來,袁紹也是運氣不好,以當時袁紹的地盤,無論是正面作戰、消耗戰、持久戰,他都是能擊敗曹操的;官渡之戰那巨大的實力差距更是屬於躺著也能穩贏的。
可是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愣是因為手下接二連三的叛變而戰敗了……就算如此,其實官渡戰敗之後,袁紹也是可以種一波田招一波兵然後翻盤的。
可惜袁紹突然惡疾纏身,死的太早,他一死,幾個兒子和手下內訌……即使如此,曹操也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將袁紹的地盤吃下去。
……
【思考劇情頭好痛,不卡文的時我能行雲流水的寫下去,卡文的時候兩個多小時都不知道該怎麽動筆……接下來的劇情怎麽發展,我反覆地思慮考量了兩天。】
……
第二天。
「諸位,我已經決定了,立刻發兵洛陽,迎戰董卓!」
在這一天的大會上,袁紹如是宣布著命令。
然而他的命令宣布後,諸侯們卻反應冷淡。
「之前虎牢關一戰,徐榮接連斬我帳下三員大將,如今我軍軍心渙散,已經難以為戰了。」
劉岱道:「我軍中缺糧已久,想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他卻推三阻四……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士若是連飯都吃不飽,哪兒來的力氣去打仗啊?」
喬瑁立刻嚷嚷起來:「你的兵馬卻糧,難道我的兵馬就不缺糧麽?他們現在每天下午都在喝粥,再不讓他們吃飽肚子,恐怕他們立馬就要兵變了!」
果不其然,每當袁紹提議出兵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訴苦和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