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開口道:“原來是成將軍啊,人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將軍一表人才,足智多謀,豈可與龜孫子之輩為伍?不如投降我軍如何?”
成公英尚未開口,身旁馬超大怒,以槍指王嵩,大叫道:“無恥王嵩,有種下城再打過!”
王嵩哈哈大笑道:“是不是又跟上次一樣,誰輸了逃跑就是龜孫子?”
馬超氣結,半天說不出話來。韓遂見狀,一揮手,下令大軍攻城。
涼州軍象征性地對冀縣城攻打一番,毫無效果,韓遂便下令鳴金收兵。
當天晚上,趁著天黑,五萬涼州軍精銳,在馬超和閻行的帶領下,悄悄離開了冀縣,朝東北方向而去。
臨渭城的徐晃,剛到臨渭城,便從晏明處得到王嵩被圍平襄的消息,正要率兵救援,馬上又接到消息說王嵩大勝而歸。便按原計劃在臨渭城待命。不過兩日,便又接到王嵩被韓遂十五萬大軍圍在冀縣的消息。
徐晃心中著急,就要率軍前去救援,徐庶勸阻道:
“公明不必著急,主公有近五萬人固守堅城,又無糧草之憂,又豈是韓遂之流可以輕易擊敗的?救援主公,當穩妥行事,不可操之過急。”
“徐軍師以為,如何行事,方為穩妥?我們身為下臣,又豈能置主公安危於不顧?”徐晃心中不悅,語氣有些冷淡。
對徐庶這種被火箭式提拔的人物,徐晃向來沒有好感。
徐庶感覺到了徐晃的不友好,但仍耐心地分析道:
“主公既然沒有派人來求援,自然是沒有危險,而且退一萬步講,如果主公要突圍,恐怕也沒人攔得住主公,主公的武力如何就不說了,關羽,張飛,典韋,胡車兒,何曼,曹性等人,有哪一個不是武藝超群?
所以,我們應當先探明敵方虛實,派出斥候探明進軍路線,再將大軍分成前中後三軍,各軍之間相隔數裡,縱然敵軍在我軍行軍途中設有埋伏,我軍的前中後三軍也可相互策應。”
徐晃心中不屑,認為一個剛從北方學院畢業的學生,縱然之前設計活捉了袁尚,也是碰巧而已。
因此,徐晃仍舊以主公安危大於一切為理由,執意不聽徐庶建議。
最後,在徐庶苦勸之下,為照顧徐庶的面子,徐晃才讓王雙帶一萬人馬為後軍,聽徐庶指揮,然後自領兩萬為前軍,向天水郡急行軍而去。
徐庶吩咐王雙,與徐晃保持大約十裡的距離,一旦前軍有事,以騎兵的速度,不過半個時辰即可趕去接應。
成公英得知徐晃引軍急來馳援,便在一處山道上設下埋伏,養精蓄銳,以待徐晃。
徐晃一路急行,在靠近顯親縣時,一頭撞進了成公英設好的埋伏之中,前頭閻行攔著去路,側翼被馬岱騎兵衝亂陣形。
徐晃大驚,忙引軍後退。忽然一陣鼓響,山谷中轉出一支大軍,攔在徐晃的退路上,當先一人,正是馬超。
徐晃無路可走,隻好領軍往退路上衝殺,徐晃與馬超大戰三十余合,被馬超刺死戰馬,徐晃也隨戰馬倒於地上,幸得親衛拚死相救,才保得一命。
徐晃於亂軍之中奪得戰馬,領軍衝突多次,死傷二千余人馬,仍不能衝出重圍。
此時徐晃才想到徐庶後軍尚有一萬人馬可以為援,使索性讓剩下的所有軍士下馬,將馬匹圈在中間,依在山腳結成最有利於防守的圓陣。
圓陣是野戰防禦戰時的環形戰鬥陣形,系古代“十陣”之一。圓陣的特點是在防禦方面,沒有明顯的弱點:每個人都只需關注正前面的敵人,不用擔心側面被敵人攻擊,而且隊伍成員之間肩並肩圍成一圈,也非常有助鼓舞士氣,
徐晃之所以擺成回圓陣,除了圓陣是最好的防禦陣型之外,還與己方軍隊的裝備有關,鋼甲良好的防護能力和五矢連弩結合,可以有效地抵擋馬超的進攻。
馬超讓軍士衝了好幾次,都被徐晃用連弩射回。
成公英建議砍伐樹木製成巨盾,再一舉破之。
正當馬超正要讓人去砍樹時,忽然身後數裡處灰塵漫天而起,一支上萬人的大軍從灰塵中二冒出來,而大軍之後,猶自灰塵漫天,滾滾而來。
成公英大驚道:“來軍必在五萬以上,孟起將軍快快引軍撤離,以防被敵軍糾纏夾擊。”
馬超不敢怠慢,急忙領軍望顯親縣城退去。
後門來的這支人馬正是徐庶和王雙統領的一萬後軍!
徐庶跟在徐晃後面十裡左右,當徐晃被馬超五萬大軍圍攻時,徐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王雙要馬上領兵前去去救援,被徐庶勸阻道:“我們手中也才一萬兵馬,而對方有五萬人馬,如果衝入戰場相救,不但救不了前軍,還會把自己搭進去。待我略施小計,先嚇退馬超再說。”
然後,徐庶讓王雙領六千軍在前,自己則領四千軍在後,在馬尾上系上樹枝,往來奔馳,弄出滔天灰塵,終於將馬超嚇退,救下徐晃。
經此一事,徐晃對徐庶才心服口服,鄭重地對徐庶深深一輯道:“悔不聽軍師之言,致有此敗,請軍師責罰!”
徐庶扶起徐晃道:“徐將軍也是見到主公被圍,護主心切,關心則亂,才有此失誤。將軍實乃忠義之士也,徐某敬佩不已!”
徐晃又道:“如今主公被重兵圍困,我們該如何救助?”
徐庶哈哈大笑道:“我等只要在此立寨,牽製著馬超這五萬涼州兵即可。主公何許人也,豈會放過如此克敵良機?”
徐晃還有些遲疑,開口問道:“此話怎講?”
徐庶道:“我料韓遂真實兵力不過十萬人,今有馬超領三萬兵在此,韓遂、馬騰在冀縣城外不過五萬兵力而已,所謂的十五萬,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徐晃道:縱然如次,主公不知虛實,如何克敵?
徐庶在徐晃輕輕耳邊說了三個字——望遠鏡
徐晃一聽這三個字,立即明白過來大叫道:“此戰必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