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命運遊戲之帝國崛起》一百六十二 1路平推
一戰之後直接被封王了!

清國京師封出來的王跟唐鴻志自立的王可不是一個概念,這代表了正統性!

不過正統性這玩意有時候很好用,有的時候卻如同雞肋,比如說現在的唐鴻志,就看不上正統性。

他已經擁有足以碾壓對手的軍隊,是否正統有意義麽?

打破京師之後,正統自然可以被奪過來!

正統其實就是天下人的一種認可。

主要是來自社會精英層次的認可。

雖說社會運轉依靠的是佔據多數的普通人,但無論在哪個時代,真正能爆發出巨大能量影響到國家意志的,還是社會的精英層次。

每個時代的社會精英群體都不同,他們直接或間接掌握著大多數普通人的生計甚至直接管控著部分普通人,因此,社會精英群體就代表了民間的輿論基礎。

這也是歷史上明朝後期東林黨明明沒有一兵一卒,卻把控朝政的原因。

他們就代表了當時的社會精英群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明末的東林黨想要黑誰誰的名聲就會臭大街,甚至包括皇帝!

這就很可怕了,除了皇帝外,那個時代的大人物誰不想給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

權勢滔天的魏忠賢,還不是在努力用自己的權勢在鄉間推廣自己的祠堂?

即便如此,魏忠賢還是被東林黨黑成狗……

雖說魏忠賢很多事情做的不地道,但比起當時的東林黨,魏忠賢算是能乾實事的人才了……

在封建時代,輿論就是被掌握在社會精英群體的。

他們有可能是貴族,有可能是世家門閥,也有可能是鄉紳氏族,偶爾也會出現幾個牛比的皇帝掌控輿論。

輿論也就是民意的重要體現方式。

當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人能成為天下共主的時候,這個人自然可以傳檄而定天下。

當大多數人都覺得這股勢力是異族入侵時,即便軍威強盛,也會遭到頑強的抵抗。

明末清初的清軍就是沒有正統性的典型代表,所以清軍才需要舉起屠刀,殺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將人口削減了三分之二往上!

如此一來,敢說話的都死絕了,剩下的都是被嚇破膽的‘順民’……

人都死光了,輿論自然也就沒了,民意更是成為掌權者的玩物。

因此,每一次異族入侵之所以要大屠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統性,不被大多數人認同,所以只能把大多數給屠成少數……

正常來說,作為不是這個世界的唐鴻志也缺乏正統性,但命運遊戲規則很顯然考慮到了這一點,把唐鴻志投放到了飽受民族階級壓迫,面孔一樣的地區。

因此,唐鴻志可以輕松把自己塑造成漢人的英雄,解放佔據多數的漢人!

這也就代表了唐鴻志擁有了獲取正統性的便捷通道!

由於清國旗人和漢人的階級割裂,清國的正統是靠征服和奴役獲取的,這種正統性自然也可以通過武力剝奪。

現在,八旗勁旅的神話被唐鴻志踩在了腳底下,天下人的心思自然也就活絡了。

這可不是那些底層的漢人農奴觀念。

一個農奴能代表什麽民意?

無論是誰解放他們,都會被他們當成救世主……

但那些漢人精英階層就不同了,他們看到的更多,看的也更遠。

大清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武力和深入到鄉的旗人武士制度。

現在旗人武士被唐鴻志的漢軍打的一潰千裡,死傷枕籍,漢人精英階層心裡自然也就變得熱烈起來。

不管怎麽說,漢人當皇帝終歸比旗人當皇帝更加符合漢人精英階層的心裡預期。

然而,唐鴻志的漢軍還差了點。

這一戰的勝利是建立在野戰上的,清軍野戰打不過還可以依靠堅城防守。

從關外到京師一路上有大量堅城險關,光是一個山海關就足夠堅挺。

清國也是拿出了拚命的架勢,從全國搜羅精銳布防在山海關一代,無論唐鴻志是否同意和談,清國都不會停止自己的動作。

不出意外的,唐鴻志把清國使者給趕了回去。

面對山海雄關,光靠機槍和手榴彈還有所不足。

畢竟山海關上的固定要塞炮的射程已經超過了步槍和機槍。

於是,唐鴻志花費剩下的100枚命運幣,兌換了百門75毫米速射炮!

當山海關被75毫米速射炮的大威力榴彈淹沒的時候,這場戰爭的結局已定。

漢軍在外人看來最後一個短板被彌補!

從山海關淪陷開始,康麻子大帝就開始準備京師撤離的問題。

向金陵城撤退!

事實證明,康麻子大帝的舉措是正確的,在速射炮的破壞力之下,沒有一座堅城能擋得住。

很多時候漢軍步兵還沒等發起衝鋒,城內的清軍就被炸的高舉白旗……

對於還停留在實心鐵彈上的清軍而言,能爆炸的開花彈已經很可怕了,被黃色炸藥裝填的速射炮榴彈那就是地獄一般的大殺器。

一炮下去已經不是死多少人的問題,而是城牆塌陷多少的問題……

機槍火炮外加遠距離後膛槍,清軍一敗再敗,到最後哪怕是最勇敢的清國巴圖魯勇士都不敢跟漢軍正面作戰。

至於遊擊戰,對於人數少,沒有民心的旗人士兵而言,那純粹是作死。

正面戰場的潰敗就意味著清國統治根基的結束。

漢軍推進的速度不再取決於清軍的抵抗,而是漢王幕府對地方的控制速度。

山海關淪陷後半個多月,清國原本的政治中心京師不發一槍舉城迎降。

因為城內的旗兵都早已撤離,剩下的歪瓜裂棗根本沒有抵抗的意志力。

隨後,唐鴻志停止了擴張的步伐,在京師正式登基稱帝,建立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沒有設立宰相,而是采用內閣制度。

內閣下設各個部,統管各方面政務。

唐鴻志不計前嫌,任用了大群前清漢人官僚,快速完善建立了大漢帝國的朝廷政權。

這麽一耽擱,清國總算在金陵城站穩了腳跟。

然而,康麻子大帝卻沒有把清軍主力用來布防漢軍進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