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文明吞噬》第15章 未來準備與外星人戰鬥
  陳謀一家三口吃著晚餐,其樂融融,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突然間,陳謀想起來了什麽,推開椅子站了起來,轉身走進房子拿出那箱營養液。

  “這是?”陳建義看到這箱子的外包裝,有些猜測,卻不敢確定。

  陳謀道:“這是一箱營養液,是我們學校的鄭老師給我的。”

  “這太貴重了,我們怎麽能收呢?”譚秀雲第一反應卻並不是高興,反而露出焦急的表情,她並不是愛佔別人便宜的人。

  聽到陳謀說到鄭老師,父母兩人知道,那是永淮高中的老師鄭興騰,以前開家長會時兩人見過,陳謀在永淮高中讀書三年,多次蒙受鄭興騰的照顧。

  陳建義沉吟一下,道:“現在是非常時期,收就收了吧。你先將這箱營養液收好,好好利用。以後再買一箱還給老師吧。”

  話雖如此,卻也不得不承鄭興騰的一份情,雖然永淮高中的老師個個都不同凡響,但一箱營養液對他們來說也非等閑之物,隨手就送了出去,這份氣魄讓人佩服。

  陳謀點頭,他正有這種打算。

  吃完晚飯,陳謀回到房間,卻沒有繼續修煉,而是拿出了幾本書複習了起來。

  這是在為筆試做準備,雖然陳謀的筆試成績一向很好,但是必要的複習還是要有的。

  《宇宙圖景》、《量子力學》、《黑洞探秘》、《基因工程》、《生命進化圖譜》,一本本厚厚的大部頭,即使是陳謀看起來也覺得頭疼。

  陳謀緩緩的翻開了《宇宙圖景》這本書,第一章標題赫然是外星人。

  陳謀所在的星球名叫紫極星,圍繞金烏恆星轉動,金烏恆星所處的星系則名為懸空星系。

  這個星系太廣闊了,即使是人類現在的技術手段也難以飛躍無盡的距離去探索外界,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人類依然不能確定外星人的存在。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費米悖論。

  宇宙太廣闊了,種種的物質生滅變化自然會創造無盡的奇跡。

  在可觀測的宇宙中,起碼存在上千億個星系,其中就包括懸空星系。

  而懸空星系,又大概有幾千億顆恆星,這宇宙的恆星數目可見一斑。

  而生命產生,這些恆星需要滿足其自身大小與金烏恆星大小差不多,概率是多少呢?

  按照一個比較保守的概率估算,大概也有1%

  為了產生生命,恆星所控制的行星在轉動的距離、軌道這方面也有要求,就像紫極星圍繞金烏恆星轉動一般,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要滿足這個條件的概率又有多少呢?也按1%估算

  而滿足這些條件還不夠,還要滿足各種大氣條件等等,因素很多,那麽生命產生的概率還要進一步降低,這裡還可以再降到萬分之一,甚至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

  但是無論如何,宇宙太廣闊了,基數太大,上千億星系,每個星系當中又有幾千億恆星,那就是一千億再乘以幾千億。

  這麽巨大的基數下,生命的誕生條件即使再苛刻,也總應該不少才是。

  但是人類經過多年的努力,用了種種方法,依然沒有觀測到外星人的痕跡。

  按照概率計算,外星人出現的概率極大,但是我們卻沒有觀測到他們,這兩個事實是衝突的,這就是費米悖論。

  對此有人提了種種猜想。

  也許生命誕生條件太苛刻,

我們人類的科技就是第一梯隊,宇宙之中還不存在能夠穿越無限距離來此的高等文明。  也有人提出過濾器理論,比如生命誕生後,要經歷種種進化,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就要花費十幾億年,有的星球甚至還卡在這個階段,或者說邁不過去,就像被過濾器過濾了一般。

  而真核生物又要經歷無盡的歲月才進化到人類這個層次,很多文明又在這裡被過濾了。

  而人類掌握科技才一兩千年而已,還處於很稚嫩的階段,說不定有很多外星文明又在這個進化階段被過濾掉,無法達到星際旅行的高度。

  這一章節當中,還介紹了很多理論,比如戴森球、馮諾依曼探測器等等。

  最後,章節總結道:“廣袤宇宙,浩瀚無匹,要是認為這宇宙只有我們所處的一個星球有生命,那就和中世紀那時認為紫極星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一樣愚昧。”

  “但是我們沒有觀測到外星人也是事實,並不能下定論說外星人一定存在,無窮的宇宙,還有賴於每一個有志於星空的仁人志士一代代地探索。”

  陳謀停下,靜默不語,他卻是能夠確定外星人的存在,而且有些外星人強至絕巔,身軀的力量,能夠破碎空間,湮滅黑洞。

  也有一些種族是走的科技文明的路線,戰艦無數,勢力遍布十幾個星系,統領幾十萬個生命星球。

  根據那段記憶,陳謀修煉到超然之境,在那星空深處,與諸天萬族交手,但是最終雙拳難敵四手,被圍攻致死。

  當然陳謀的記憶也不全面,他對如何走出紫極星,如何走出懸空星系這些過程印象比較模糊,只剩一些最終決戰的影像。

  “我未來要與這麽多外星人爭鬥。”

  陳謀想想,感覺壓力很大,他在思考,能不能將一些對方陣營的外星人拉到己方來。

  雙方爭鬥,無非是為了利益而已,若是己方能給的利益更多,未必不能讓對方陣營叛變,到時就是我方以多打少。

  拉攏分化,乃兵法之道,只會死打硬戰,那是不行的。

  陳謀繼續翻動,除了外星人以外,這本書還講述了星系中種種的奇觀,恆星,黑洞,暗物質,不一而足。

  《量子力學》則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這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

  《黑洞探秘》講述的是對黑洞的一些探索,以及利用黑洞進行空間跳躍的研究。

  想進行星際旅行,簡單的飛行那是沒用的,任何物體的行進速率都不可能超越光速,但是在這廣袤的宇宙之間,即使你是用光速行進,那也和蝸牛爬行沒什麽兩樣。

  所以空間躍遷勢在必行。

  國家現在就在研究空間躍遷技術,要實現星際間的跳躍,已經小有成果,但是很不穩定,距離也不算太遠。

  若是能研究透徹黑洞,那距離必定有跨越式的發展。

  《基因工程》研究的是通過基因改良,讓人體進行進化。

  而《生命進化圖譜》則主要講述修煉對身體的改造過程,其中包括了種種修煉的技巧方法。

  這幾本書除了《生命進化圖譜》外,似乎與修煉沒多大關系,但是卻被教育部門列為必修課。

  這是國家的戰略所在,人類要實現更高層次的進化,必須走出星空,探索宇宙無窮的奧妙。

  陳謀拿著這些書本,一頁一頁的翻了起來,速度不快也不慢,這些書,他在高中三年已經看了很多遍,但是每次看完後還是有很多新的感悟出來。

  不進入星空,不親眼看到宇宙的浩瀚,還是無法完全明白宇宙的奧妙所在。

  翻閱了大概一個半小時以後, 陳謀去洗了個澡,然後拿出習題做了起來。

  “我們所在的星球叫做紫極星,常年圍繞著我們金烏恆星做永無止境的圓周運動,請你解釋一下這種現象。”陳謀放眼望去,習題冊上的一道題這樣寫道。

  這道題最簡單的答法是答萬有引力的作用,但是陳謀知道,這樣答事實上不夠準確,得分會很低,因為經典力學在強引力場下失效。

  正確的答法應該是用相對論來解釋這個過程。

  陳謀在習題冊上寫了起來,先是畫了一個大圓,然後在圓的中心區畫上一顆恆星,用直線穿過圓和恆星,畫出一條直徑。

  如果說一個物體要從直徑的一端走到直徑的另一端,最短的距離顯然是直接走直徑。

  但是在星系當中,這種情況又不然,在圓的中心處,大質量的恆星會扭曲時空,將直徑的距離大大拉長,離恆星越近的地方,這種拉長效應會越明顯。

  實際上,走直徑的這段路程,要比繞一圈走半圓的路程還要遠。

  所以說,看似紫極星繞著恆星做運做圓周運動是距離變長了,實則上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星球是走了最短的路徑。

  這也符合相對論的一個規則——在星空當中,物體總是沿著最短的路徑前進。

  想了想,陳謀又寫上了多道公式,詳細解釋其中的道理。

  陳謀深知這種開放題寫得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得高分,不怕寫錯,就怕你啥也寫不了。

  如果實在不知道寫什麽的,你把萬有引力寫上去也能得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