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13章 烽煙處處鏖戰急
  由於統領的軍隊規模逐漸增加,沐劍聲自己也需要從中吸取經驗,提高水平,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一些疏漏,而讓手下的將士們白白丟掉性命,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才是自己一慣的追求。

  此外由於江西境內大江大河甚多,沒有水軍則十分不便,於是沐劍聲下令在會昌城設立了水軍的基地,並從閩粵兩地調集水軍和工匠,開始搜集和建造小型船只和木筏竹排等,為下一步水上作戰打基礎。

  由於這些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明軍進入了全面的整修期,攻勢完全停止。而在清兵一方,也巴不得有此喘息的時間,於是也借機停下來進行整頓,整修各處防禦工事,補充前線戰損的兵力,這樣贛州附近各線陷入了短暫的平靜,雙方各自悄悄積蓄實力,準備下一回合的交手。

  再說湖廣戰場。就在明軍展開三路進攻的同時,大周皇帝吳三桂也抓住時機,集結兵力在東線湖廣戰場發起進攻,先後攻克洪湖和崇陽,目標直指重鎮鹹寧,進逼滿清長江防線的核心之地武昌。

  面對吳三桂的進攻,滿清安親王嶽樂沉著調兵遣將,阻擋敵軍,同時也判斷出吳三桂的聲東擊西之計,傳令荊州方面的蔡毓榮加緊戒備,嚴防吳軍的突襲。果然,吳三桂的確派出了大將祖澤清前往偷襲荊州,然而面對有所準備的清兵,突襲變為強攻,隨後雙方在公安附近展開激戰,數萬人沿江進行廝殺,血拚一場。

  最終,由於吳軍的戰力更為強悍一些,而且加上準備較為充分,逐漸佔據了一些優勢,隨後逐步擴大優勢,進而化為勝勢,得以攻克了公安,清兵殘余軍隊一路敗逃至荊州,周軍算是小勝一場。隨後他們趁勢進兵,基本肅清了湖廣區域內、武昌以西江南地帶的清兵,成功把清兵壓縮至江北防守,僅僅留下武昌及附近的狹小區域固守。

  隨後吳三桂更是攜戰勝之威,親自統領兩萬中軍,在兩萬水軍配合下逆江而上,向荊州的門戶江陵發起攻擊,經過了三天的血戰之後,終於攻克了江陵重鎮,成功在江北扎下了一顆釘子。又在休息了三天之後,吳三桂大軍再次出動,匯合駐守公安的軍隊後,除了留下少數人馬守城,調集了約莫六萬五千人馬,對外號稱十萬大軍,朝荊州發起攻擊,大有一舉拿下荊州,進而扭轉整個湖廣戰局的氣勢。

  面對這種嚴峻形勢,清廷一方也不敢怠慢,連忙抽調宜昌、荊門、襄陽三地的守軍來救援荊州,想順帶集合兵力擊敗吳三桂的主力,一戰奠定勝局。只是清廷方面顯然判斷錯誤了,吳三桂動用了如此龐大的兵力,所進行的一系列動作,其真正的目的卻是荊州上遊的宜昌。

  而為了奪取宜昌,老謀深算的吳三桂這次的準備極為充分,不但提前重金收買了長陽當地的土司,暗中調派大將吳國貞率領一萬精兵和三千苗兵潛行在此,悄悄準備了足夠的渡江船隻,同時他又傳令遠在重慶的吳之茂,在預定的時間裡,帶領近兩萬主力兵馬偷偷東下,隻待宜昌之兵出援後,就配合吳國貞部突襲宜昌。

  果然,經過一番逼真的表演之後,清廷一方出現了失誤,為了保證兵力優勢,和吳三桂在荊州進行決戰,終於從宜昌調兵進行救援。而此時留守宜昌的兵力雖然號稱三萬,實際上也就兩萬五千出頭,其中還包括水師五千余人,在抽調了一萬人多人之後,實際上僅剩一萬來人防守城池,兵力已經十分單薄。

  事實上,

宜昌守軍的情況早就被吳軍細作獲悉,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計劃。但是天意也顯然在吳軍一方,畢竟這種跨越較遠區域的協同作戰,如果時間差異過大,就容易錯過戰機,甚至反而被對手所乘,不過這一次,吳軍的好運使得他們基本把控住了戰機。  當援救荊州的人馬剛出發三天后,三萬多周軍就出現在城外,並且迅速展開攻擊。面對這個情況,守軍立時就慌亂起來。此時負責守城的清兵統兵大將察尼一看形勢不妙,連忙帶領親軍親臨城上進行防守,一面又派人向襄陽等地告急求援。

  然而,這一次為了必勝,周兵的準備十分充分,提前還在城內埋下了不少的棋子,連夜發動,裡應外合下打破城門,因此還不等援兵到達,周軍就已經攻克了城池,取得了這個垂涎已久的戰略要點,察尼眼見大勢已去,只能帶領少數殘兵逃走。

  宜昌的失守,是清兵和周軍在湖廣戰場的一個分水嶺,周軍奪取這裡之後,整個東西兩個戰場就此連為一體,互相之間可以更為便利的相互進行救援;而清兵所謂的長江防線則出現了巨大的漏洞,防禦壓力頓時大增。面對上遊突然增加的幾萬周軍,荊州和襄陽都大受威脅,兩個方面都不得不分兵來防守西面,而原定的主動出擊,設法與吳軍野外決戰的計劃也徹底化為泡影,最後只能依托荊州來進行堅守,吸引對手兵力,形勢立刻變得被動起來。

  丟失了宜昌和南嶺,清兵的整體防線就出現了兩個巨大的破綻,而為了彌補這兩個破綻,除了增加兵力之外,還需要設法延緩敵軍的進攻勢頭才行,而眼下能夠援助江西清兵的,也只有江浙一帶的康親王部了。在這種情況下,康親王傑書得到明軍周軍攻打贛州和荊州的消息後,立刻召集手下進行商議,討論自己這一方面的行動。

  經過討論之後,傑書決定出兵仙霞嶺,力爭攻破眼前的明軍關隘,進佔浦城等城池,牽製福建境內的明軍,減輕贛州方向的壓力。在這個目標下,傑書計劃征發四萬軍馬,出仙霞關朝明軍的防線展開攻擊,奈何明軍早有準備,依托地形嚴防死守,並且發揮自身的火力優勢進行反擊,殺傷了大量清兵。

  此外為了保險,他們又提前派了近萬兵馬進入浦城縣,補充了前線的防守兵力,這樣沿閩北的綿延群山,雙方展開了一系列慘烈的爭奪。不過因為明軍的裝備精良,加上處於守勢,在經過了連番血戰之後,清兵累計損失上萬,卻絲毫無法撼動明軍防線,而雙方的戰損達到了驚人的十比一。眼看死傷慘重卻無法打破關隘,康親王異常惱火,卻只能暫停進攻,另謀良策。

  只是老天爺幫了各方一把,很快時間裡,南方的雨季就悄然來臨,而隨著小冰河期的逐漸衰退,天氣逐漸轉暖,雨水也多了起來,江南一帶更是大雨暴雨不時發生,給交戰三方帶來極大的麻煩。這期間在閩浙一帶,更是不時夾雜著台風的襲擾,於是各方隻好借此收兵穩定戰線,保障後勤的通暢和轄地的抗洪救災事宜,於是隨著這次雨季來臨,南方的戰場基本恢復了平靜。

  隨後,天下人的目光都全部轉而向西,關注起張勇圖海聯軍和周兵王屏藩部間的戰事,這場戰事決定著西北最終的歸屬,不由人不關心。而此時王屏藩一方,在起兵之時為兩萬精銳大軍, 攻佔四川時,匯合了諸多盟軍,迅速發展到近六萬人馬,隨後進入甘南和漢中等地後,更是擴張到十萬多人,氣勢鼎盛。

  然而由於控制的地盤增加,新兵眾多,吳軍戰鬥力持續下降,在連續吃了幾次敗仗之後,兵力下降到了八萬左右,而其中的機動兵力僅有不到三萬人,戰鬥力也不如最初之時;而反觀清兵一方,張勇所部最初僅有萬余精兵,但是隨著戰事進展,很快就發展至六萬人左右,除開鎮守幾處要點之外,機動兵力約莫兩萬人。

  另外的圖海一部,在徹底剿滅了王輔臣之後,接著又降服了附近的蒙古諸部落,人馬總數迅速的發展到了五萬有余,其中僅機動兵力就有接近四萬人,而且多是騎兵,這樣兩股清兵合流之後,人數接近了十萬,其中機動的精銳騎兵過半,另有三萬多輔兵,戰力極為強大,西北清兵合力後已經佔據了上風。

  他們在克複平涼之後不久,當時圖海曾經想要立刻進攻太統峰,剿滅崆峒派,卻被趙良棟勸阻。他說對方虎距西北多年,樹大根深,而太統峰和六盤山聯通一體,地勢險要,山勢連綿,絕非短時間裡可以建功,如果因此而錯過了最佳戰機,讓目前的吳逆王屏藩部緩過氣來,恐怕會因小失大。圖海聽了勸諫之後就按下了此心,決定暫時放過這個和朝廷作對的武林宗派,待到戰事稍定後再下手不遲。

  不久之後,圖海大軍攻克了戰略要點秦州,從而完全打通了關隴大道,與張勇部大軍匯合,戰場形勢徹底逆轉,清兵取得了主動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