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1章 3藩亂起,西南戰鼓急
  帶領三十多名手下,沐劍聲於永歷二十八年(西元1674年,偽清康熙十三年)五月十日到達廣州,隨後來到興盛商會與白寒松討論今後的計劃。由於吳三桂起兵造反,目前廣州城這四周是流言滿天飛,各種小道消息都在流傳,人心惶惶之下,集市之上的物價也開始變化,各種生活物資價格大幅上升,而一些古玩房屋田產等不動產則價格連續走低。不過興盛商會的十幾家店鋪則獲利不菲,因為他們經營的多是一些生活物資,諸如糧食、衣物、食鹽、五金用具等,基本不受影響,而且還借此機會大賺了一筆。

  不過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有不少的商家擔心受到戰亂的衝擊,所以都開始急速的出貨,準備好跑路,連白寒松也受到大趨勢的影響,不能準確判斷出後面的發展趨勢,也就無法決定該如何應對,恰好沐劍聲來臨,讓他有了主心骨,連忙進行請示。

  沐劍聲自然很清楚的知道,雖然戰況臨近,可至少在尚可喜病死之前,廣州這邊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戰鬥規模很小,大局基本平靜。而且因為戰事遷延,各種物資開始變得短缺,因此商業反而變得繁榮起來,而市面也能夠保持基本的穩定。只是到了此人病死,繼任的尚之信志大才疏,又要想著借造反佔地盤,卻又沒有多少軍事才能,而且避敵畏戰,坐擁幾萬兵馬,就是在廣州老窩附近打轉,後來一看形勢不妙又投降了清廷,實在是個標準的牆頭草和豬隊友,待清兵收復兩廣,攻佔昆明平定吳世璠後,不久就被康熙秋後算帳給乾掉了。

  不過總體而言,在三藩之亂時,廣州城基本沒有經歷什麽大戰,因此不會有太大的混亂,只是現在多了自家這個變數,那麽歷史必然會要改變,只不過這種改變將由自己來掌控,握有很大的主動權。所以當白寒松問及這事,沐劍聲吩咐他們暫時不用著急,這邊在短期內還打不起來,因此完全可以穩住陣腳,先借著這次的機會好好撈上一筆,到了明後年的時候尚之信起兵反清後,再設法適當的縮減店鋪數量,回收到廣州一地即可,而後再根據時局,提前布局。白寒松一聽他說的這麽篤定,顯然早有準備,也就按照吩咐開始重新布置。

  對於這場聲勢浩大的三藩之亂,沐劍聲在後世看《鹿鼎記》時,也曾經上網仔細查閱了很多的相關資料,因此有著十分詳盡的了解,雖然過去了很長的時間,不過基本的要點和經過還記得很清楚。

  吳三桂造反後,首先就是派手下清掃了雲南全境,來作為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就改變軍政職位,任命屬下,掌控雲南。按照他的意圖,設立了金吾前、後、左、右四將軍,為各軍的首領,其次設左、右兩翼將軍,以下設左、右兩掖將軍,鐵騎前、後、左、右將軍,驍騎前、後、左、右將軍;命名奮威、仁威、親威、建威、龍威、綏遠、懷遠、廣武、勇略等將軍,大封手下。其下便是各路總管,設征朔、討朔、覆朔、滅朔、殄朔、破朔、剿朔、靖朔八大將軍;各級將領均以“將軍”稱之,在“將軍”之前冠以各種響亮、富有征戰意味的名號,自然也是為了以後的擴軍作準備,所設“征朔”八大將軍,都加一“朔”字,顯然是針對清廷而言,是對起自東北的滿人的蔑稱,之前再冠以征、滅、殄、覆、破、剿、討、靖八個字,不外乎都是徹底消滅清朝的意思,從這些新起的名號,也可以看出吳三桂此番也有誓與清庭戰鬥到底的決心。

  吳三桂主要分封的將領有:封郭壯圖為留守雲南路總管,

料理核查雲南府屬印信,催征銀兩,保證軍餉的供給,實為他的後勤總管,可謂位高權重,也為此人以後妄圖竊取權柄提供了機會;以女婿胡國柱為金吾左將軍,女婿夏國相為金吾右將軍;宗親吳國貴為金吾前將軍,吳應麒為金吾後將軍;心腹馬寶為鐵騎總管將軍;親信王屏藩、衛樸為驃騎前後將軍;陶繼志、張足法為驃騎左右將軍;王會、高啟隆為驍騎左右將軍;線維明、田進學為鐵騎前後將軍;范齊韓、廖進中為鐵騎左右將軍,這些人都是他任用多年的心腹親信,通過他們,吳三桂牢牢的把持住了軍權。  接著他又任命各部職官,主要有:以心腹文吏方光琛為吏曹,來度為戶曹、錢點為禮曹、韓大任為兵曹、馮蘇為刑曹、呂忝子為土曹,他所設的“六曹”,其實就相當於“六部”,此外還有呂黍心、劉玄初、汪士榮等為參謀,顯然,這些都是為了以後建設新政權作準備,這樣經過一系列組織措施,就把他所掌握的軍政力量都組織到一個政權之內,形成了比較嚴密的整體。

  安頓了後路,吳三桂隨即頒布討清檄文,誓師出兵,分大軍為東路和北路,分別攻略貴州和四川,以王屏藩為主將進攻四川,自己親領大軍進攻貴州。由於吳之茂、李本深、張國柱等人的投誠,吳三桂大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佔領了這兩省,隨即兵鋒指向陝甘和偏沅。此時清廷也已經得到了他造反的消息,開始調兵遣將,布置防線,阻止他的前進,奈何清兵各自為戰不說,大多數人都是畏戰如虎,不戰而逃,因此吳三桂很快就打到了嶽陽城下,迅速佔領了湖南的全部,湖北一部分,不久攻克嶽陽,威脅荊州和武昌。

  隨著吳三桂舉兵,不久後福建的耿精忠隨即響應,緊接著王輔臣部和涼州的蒙古土魯番諸部、青海的蒙古和碩特部也舉兵對抗清廷,搶奪地盤,清廷幾乎是顧此失彼,形勢大壞。

  但是在這個時候,吳三桂犯下了第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就是暫時停頓調整一下,加強控制地方和擴充軍隊,為後續的進攻作準備。其實此時湖廣一帶的清廷各軍,壓根就是一攤亂兵,看似在荊州和武昌附近集結了數量眾多的軍隊,其實多是潰兵和地方雜兵,組織混亂,指揮無序,戰鬥力極其低下,吳三桂此時要是繼續咬牙堅持,率軍強攻荊州和武昌兩處軍事重鎮,完全可以一鼓而下,來作為自家新的戰略支撐點,擴大勢力范圍不說,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實力。

  如果他能夠奪佔了這兩處要點,那麽吳軍的整體態勢會主動很多,既可北上襄陽,直指中原,也可東下南京,略定江南,這樣的話,即便最次的情況,也能夠實現劃江而治,那樣就完全掌握了全局的主動權。可惜他一心求穩,想穩打穩扎,從而錯失良機,使得康熙得以抓住機會,從容調兵,隨後清廷的大批精兵悍將陸續抵達兩地,然後開始整肅亂軍,並開始依托兩地,建立起了一條牢固的防線,使得吳軍後續攻堅的難度大大增加,久攻不克後形成焦灼態勢,最後兩軍沿長江中遊形成集團對峙,吳三桂也失去了迅速攻下兩地的機會,最後生生耗費了兩年寶貴的時光,直到他病死之時,這兩地還牢牢掌握在清廷手中,而吳軍因為困頓於堅城之下,成為疲兵。

  而此後繼位的吳世璠更是不堪,先是無力掌控大局,致使大批手下反水投清,進而防守戰線迅速崩潰,一退千裡,而後嶽陽長沙衡陽先後丟失,只能退守雲貴,後來乾脆遠遠的躲在雲南稱孤道寡,使得前線諸軍群龍無首後陣腳大亂,全面潰亂,一路敗退到雲南,最後被清兵攻破老巢,而吳氏滿門也身死族滅。

  也是由於有了他作反面教材,所以一百多年後的太平天國所部,就沒有再犯類似的錯誤,楊秀清石達開在清兵的四面圍攻中,尋機攻佔了嶽陽,獲取了大量的船只和水軍,隨即就一鼓作氣直下武昌,接著沿江東下,以強橫的姿態一路橫掃,一舉攻克金陵,並以此為基,建立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以初始十分弱勢的兵力,幾乎就坐穩了江南的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天京事變,太平天國還不知道要維持多少年,甚至有可能危及清朝的統治,擬或極有可能劃江而治,開始新一輪的南北對峙。

  另外在著名的北伐戰爭中,民黨大軍也是從南攻北,由湘入鄂,一舉攻佔武漢三鎮,隨後依托此地,又東下九江、南昌和南京,迅速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為後續的一統奠定基礎。由此可見,作為九省通衢的武昌,歷來就是一處十分緊要的軍事重鎮,佔領此地所獲取的軍事優勢很難具體評述,實為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兩湖戰場外,川陝戰線也是一波三折,吳三桂由於一心重用心腹,卻沒有對昔日下屬王輔臣和張勇予以足夠的重視,全力進行拉攏,雖然他也派人前去封官許願,可惜終究格局不夠,沒有達到二人的心理底線,從而徹底打動兩人獲取西線的主動權。

  *

  附:吳三桂起兵檄文

  本鎮深叨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一時李逆倡亂,聚賊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毅皇烈後之崩摧,慘矣!東宮定藩之顛踣,文武瓦解,六宮恣亂,宗廟瞬息丘墟,生靈流離塗炭,臣民側目,莫可誰何。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討賊,傷哉!國運夫曷可言?

  本鎮獨居關外,矢盡兵窮,淚乾有血,心痛無聲,不得已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身為前驅,斬將入關,李賊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親擒賊帥,斬首太廟,以謝先帝之靈。幸而賊遁冰消,渠魁授首,政(正)欲擇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謝夷人。不意狡虜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踞燕都,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方知拒虎進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悮(誤)。本鎮刺心嘔血,追悔無及,將欲反戈北逐,掃蕩腥氣,適值周、田二皇親,密會太監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為記,寄命托孤, 宗社是賴。姑飲泣隱忍,未敢輕舉,以故避居窮壤,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恢復,枕戈聽漏,束馬瞻星,磨礪競惕者,蓋三十年矣!

  茲彼夷君無道,奸邪高張;道義之儒,悉處下遼(僚),鬥筲之輩,鹹居顯職。君昏臣暗,吏酷官貪,水慘山悲,婦號子泣,以至彗星流隕,天怨於上;山崩土震,地怨於下;官賣爵,仕怨於朝;苟政橫征,民怨於鄉;關稅重征,商怨於塗;徭役頻興,工怨於肆。

  本鎮仰觀俯察,正當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勷義舉,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寶,建元周啟,檄示布聞,告廟興師,刻期進發。移會總統兵馬上將耿(精忠)、招討大將軍總統使世子鄭(經),調集水陸官兵三百六十萬員,直搗燕山。長驅潞水,出銅駝於荊棘,奠玉灼於金湯,義旗一舉,響應萬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憤。振我神武,剪彼氛,宏啟中興之略;踴躍風雷,建劃萬全之策,嘯歌雨露;倘能洞悉時宜,望風歸順,則草木不損,雞犬無驚;敢有背順從逆,戀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據險扼隘,抗我王師,即督鐵騎,親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誅;若有生儒,精諳兵法,奮拔谷,不妨獻策軍前,以佐股肱,自當星材優擢,無靳高爵厚封,其各省官員,果有潔己愛民、清廉素著者,仍單仕;所催征糧谷,封貯倉庫,印信冊籍,賚解軍前。其有未盡事,宜另頒條約,各宜凜遵告誡,毋致血染刀頭,本鎮幸甚,天下幸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