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82章 2家聯手共抗清兵
  於是沐劍聲親自修書一封,派親衛帶人給對方送去。十天之後,遠在衡陽的吳三桂接到這封書信,打開細看,只見其中寫道:

  致:大周兵馬大元帥吳。

  元帥鈞鑒,自大帥慨然起兵以來,至今已歷四載,然如今天下局勢紛紛,韃子獨強,佔據心腹膏腴之地,兵強馬壯;而元帥之師則困頓湖廣堅城之下,不得寸進,何也?唯勢單力薄耳!一者耿、尚兩王皆牆頭之草,二者輔臣鼠目寸光,三者鄭經兵少將寡,四者蒙古各部不足提及。當此之時,孤實不願困坐海外,隔岸觀火,因為若元帥敗亡,則北虜勢大,華夏江山自此陸沉,大明社稷不複延續,故奮然起一旅之師,跨海而來。所幸蒼天佑護,孤自出兵以來,連戰皆捷,遂有幸據有粵中數府,勉強得以立足陸上。然而天下大勢,猶不足以就此改變,北虜之勢,依舊佔優,為此殫精竭慮,圖謀良策,環顧海內,已惟有元帥可為擎天臂助。雖然孤與元帥宿怨甚深,然與皇漢民族之未來、江山社稷之傾覆相比,與驅逐韃虜、恢復我中華之統序相比,一切私怨皆可擱置,因此特意寄書帳下,願與元帥化解昔日舊怨,彼此結為聯盟,以求劃界自守,維持眼下局勢,然後兩家並力北向,效昔日吳蜀之盟,共抗北方強敵。惟願元帥顧全眼下局勢,暫置昔日恩怨於不顧,允諾結盟之事,則孤不勝感激之至,其後必有厚報於元帥。禮大明南海郡王沐。

  吳三桂看完此書,心裡不由轉過無數念頭,對於這位小自己幾十歲的晚輩,他以前一直沒有怎麽放在心上,直到在對方突襲行刺自家未果之後,才慢慢加以留心。

  此後沐劍聲連續作下了一些大事,在江湖上也聲譽日隆,但是吳三桂都沒有太過重視,畢竟他更加看著於各人手中真實的實力,不太在意那些虛名,直到此人奇跡般的攻佔呂宋,雄踞海外,才開始讓吳三桂真正的產生忌憚和重視的心理。隨後此人突然帶兵反攻突襲佔領廣州,實力迅速膨脹起來,更讓吳三桂刮目相看,產生了化解恩怨,互相結交的心思。

  不久前英德城下的那場血戰的具體過程,最後也被他手下的探子偵查得知後回稟,吳三桂從中也認識到了對方的實力增長很快,已經初步有了和自己平等對話的資本。作為一名合格的將軍,他深知有一支經過了嚴酷的血與火考驗之後的部隊,才是爭奪天下真正的基礎,眼下對方有了這樣的一支部隊,就真正擁有了割據一方的實力,因此從長遠的戰略角度看,自己必須要拉攏對方才是。

  其實細說兩家的恩怨似乎很深,卻也決非不可化解,至少那位沐天波就並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中,而是被那些想要邀功的緬甸人算計,自己只不過是連帶責任;永歷陛下雖然是死於自己手上,可是永歷說到底也不是沐家之人,放在沐天波身上的話,對方必然不會與自己和解,不過這位沐劍聲,嚴格而講卻並非永歷的臣子,自然就沒有了那份效死之心了,所以借此機會淡化兩家矛盾,乃是可行之策。

  當然,對於沐劍聲反攻廣州的一系列戰役,吳三桂均派人將經過詳細予以了解,目的就是要了解這位新近崛起的小王爺的真實水平,卻很快就發現對方雖然是行伍新丁,但是卻連續取得這一系列的勝利,顯然是有著極其高明的天賦和氣運照拂,這就保證對方絕對不會是類似鄭經那樣的二世祖,再加上對方實力強勁的水師艦隊,完全可以結為強援。正是有了這個心思,之前他才在湘南搞出些動靜來配合對方,

而對方顯然也足夠機靈,果然借機穩定住了局勢,在大陸立足。  要說吳三桂其實也早就有心聯絡對方,可是他畢竟年紀垂垂,加上實力佔優,自然不肯就此向晚輩仇家主動低頭,所以就一直拖延著這事情。可現在這位沐王爺還真是夠爽快的,不但眼光夠亮,而且這心胸也足夠豁達,為了聯合抗擊清兵,竟然先行前來下書,答允擱置兩家私怨,共抗清兵,這豈不是絕大的好事?

  不過吳三桂雖然心裡高興,表面上卻絲毫不顯露,問使者道:“不知你家王爺對於這行商之事怎麽看待?”

  吳三桂這話有很強的試探目的,那使者稍後回道:“回大元帥話,我家主公的意思,只要貴我兩家結盟,則必然可以確定邊界的一二處城池作為專門的交易地點,以利於互通有無,增加彼此的實力。”

  吳三桂繼續道:“但不知你家王爺,對於趕走清兵以後的事情,是怎樣認為的?”使者回答說道:“回大元帥話,我家主公說只要趕跑了韃子,兩家的事情很好解決,王爺認為兩家可以並處,那就平分天下,如果王爺想江山一統,則我們也奉陪到底。”吳三桂聽了不由起身哈哈大笑道:“好!有魄力!你回去轉告你家王爺,就說本帥答允了結盟之事,至於具體條款,你回頭與這位夏大人細商即可,來呀,看茶。”吳三桂說完就轉身落座,端起茶碗。

  這位使者,就是沐劍聲的心腹乾將柳敏,他隨後與吳三桂手下的夏國相仔細溝通會談後,確定了兩家結盟的詳細條款,其中主要確定了雙方的勢力范圍和進兵路線,吳三桂一方,包括西北的王輔臣所部,眼下的實際控制區域皆歸於自有,然後吳軍將主要向中原和北方進軍,至於沐王府將全力向江浙進攻,也可相機進軍江西,這樣以來,基本參照了兩家的兵力分布現狀,比較合適。

  另外對於兩家的商業往來,沐王府將答允以糧食、兵器、衣物、硫磺等物資,換取對方的銅、錫、硝石和馬匹等物資,而欽州和梧州將是兩家目前主要的交易地點。

  為了縮短物資的運輸路程,吳三桂還計劃兩家聯手打通湘南,不過被柳敏以自家剛剛經歷大戰,暫時需要修整為由推掉,同時承諾只要修整完畢,一定會協同作戰。此外,為了示好對方,也是為了收縮集中自家的兵力,為後續的行動提高勝算,吳三桂下令將原本駐扎在粵西一帶的祖澤清所部,後撤回到梧州進行修整,隨後北上嶽陽,作為自家的預備隊。他這樣做,就把高州和廉州兩處屬於廣東的地盤讓了出來還給對方,而沐王府則進佔兩府,實力小有提升。雙方也答允削減交界地方的軍隊,避免摩擦,另外,沐王府需要付出五萬石糧食,兩萬件優質兵器,五十萬箭支,作為交換高廉兩地的籌碼。

  雖然吳三桂起兵前,準備了大批的糧草軍械,可是在戰局僵持之下,二十萬大軍屯兵湖南,消耗也十分驚人,幾年下來庫存已經見底。原本想快速佔領湖廣為糧倉,可是因為這裡成為交戰之地,農民大量逃亡,產出不及往日的三成,原計劃已經無法實現。眼看即將乏糧,所以才決定以地換糧,然後集中力量北進,進佔武昌和荊州,徹底據有湖南,這樣基本就可以解決糧食問題。

  沐王府之所以願意資助吳三桂,一則自身的糧食十分充足,以地換糧正合心意, 可以擴張地盤,穩固防線,另外充實了吳三桂的實力,那麽對方就可以和清廷繼續血拚,其實也就同時削弱了這兩家的實力。也正是由於兩家都有各自的計劃和打算,這樣很快時間裡,雙方就締結了盟約,之後柳敏離開衡陽返回廣州。

  待他一走,雙方結盟之事逐漸傳開,吳軍上下對於此事也態度不一,不過讚成者佔了大多數,因此這份盟約基本得到了維護,而清廷一方也通過眼線獲悉此事之後稍稍有些意外,卻也只能徒呼奈何,然後嚴陣以待,準備以一敵二。

  在真實時空裡面,此時的吳三桂已經燈盡油枯,於是在衡陽稱帝,過了幾個月的皇帝癮之後掛掉。不過在這個時空裡面,由於王輔臣還在西北堅持,另外沐王府又迅速崛起,取代了牆頭草尚之信,吳軍的總體形勢並不十分糟糕,因此吳三桂的精神狀態稍好一些,身體也勉強還能撐住,不至於立刻垮掉。不過即使這樣,他現在也感到十分的力不從心,曾經有過昏厥過去的症狀,因此他很想迅速的打開局面,力爭在自己死前留點東西給兒孫,哪怕就像那位沐家子說的三分天下,也是一個可取的辦法。

  吳三桂深知,一旦自己離世,那麽吳軍必然會因為內耗而陷於停頓不前的局面,所以如果自己在世時不能夠打下一塊足夠穩固的地盤,那麽他的那些後人,未必能夠穩穩守住這份基業,那樣的話,自己一切的努力最終還是會喪失,假如能和這位實力強勁的年輕人結盟,有了他分擔清廷的兵勢,那自家壓力驟減,地盤就要穩固許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