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11章 重陽登高處
  既然兩人已經動手,沐劍聲也沒有急於插手阻止,而是詢問顧炎武是否別有隱情?否則那李因篤何以如此對李西華不滿?顧炎武自然明白其中緣由,就向大家解釋了一下:原來李因篤世居陝西富平,一切起因皆是因為在昔日,有一次李自成因為要征集糧草,就帶人攻打富平,而李因篤的祖母為了保衛桑梓,就帶領族人與之對抗,最終戰死,(史實)從而使得家道中落。所以,李因篤與李自成實有深仇大恨,因此今日一見到李西華這位昔日李自成得力部屬的兒子,立時想起舊事,所謂恨物及烏,自然不怎麽待見對方,於是就出言挑釁。恰逢李西華也心裡有些不爽他,認為他一見面就向沐劍聲挑戰的做派太過狂妄,這樣就引起了一點誤會,兩人自然立刻鬧翻。

  聽了顧炎武的解釋,沐劍聲基本就明白了其中原因,也就大致作到了心裡有底,一邊想著如何化解兩人的矛盾,一邊仔細的觀察院中兩人的教量。對於李西華的功夫,沐劍聲和他交手切磋幾次,心裡早就已經有了大致的判斷,他的輕功雖然還算不錯,不過內功就要比自己弱一大截了,與蘇岡基本相當,差距不大,實力已經接近了武林宗師的水準;而李因篤既然是‘關中大俠’薛青衣的高足,實力也應該差不了多少,果然兩人交手很快過了百招,兀自平分秋色。

  要說李西華的一身功夫,除了些許家傳之外,大部分卻是來自於一位真正的絕世高人——袁承志的指點。當年袁承志與李岩相交甚厚,當時袁承志還沒有徒弟,偶爾看年幼的李西華資質上佳,同時自己也一直想要找人傳承金蛇郎君的武功,於是那位袁承志就見獵心喜因材施教,把《金蛇密籍》裡面的功夫稍加變化後收錄成冊,傳授給了李西華,因此李西華雖然沒有拜對方為師,可實際上卻可以算作是袁承志和金蛇郎君兩人的弟子。

  但是袁承志和他們相處時間卻甚是短暫,甲申事變後更是心灰意冷遠赴海外,失去蹤影,所以此後李西華就只能獨自摸索了。雖然沒有了袁承志在一旁親身指點,但是李西華依舊參照那冊子,憑借自身過人的天賦和勤奮,最終練就了一身不俗的功夫,自出道以來,行走江湖間也敗敵不少。不過為了山寨的安危,他大多時間都坐鎮山寨,即使外出辦事也甚是低調,所以在江湖上依舊是默默無聞,即便是消息靈通的天地會,也少有他的情報。

  不過武功過人的他,依舊年輕氣盛,爭強好勝之心卻十分強烈,如今除了年齡比他還小的沐劍聲,以及名滿天下的陳近南外,還從來沒有服過人,今日遇見了眼前這位年齡相當、武功相當,甚至脾氣也有些相似的同宗,自然就想好好的施展一番。

  而李因篤出身富平大家,又作為關中大俠薛青衣的關門弟子,可謂文武雙全。其武功盡得師父的真傳,所學內功叫‘八景心法’,來源於道教聖地樓觀台的道家內功心法‘純陽心經’,以及他師父個人寓道山水,對‘關中八景’的經年體悟,並把二者融匯結合而成。此外他還學有二十式的‘驚濤掌’與六十路的‘狂沙刀法’,也是他師門傳承的絕技,經過多年苦修,已經頗有心得,藝成後縱橫渭北多年,幾無敵手,在與李西華交手多招後,立刻感覺到了對手的強悍,就漸漸放下了輕敵之念,全力施為。

  不知不覺中,兩人交手已過二百招,雖然依舊未分勝負,但是都已經略顯後勁不足了,出招的速度明顯慢了一些,沐劍聲一看兩人銳氣已過,

現在調解矛盾正合適,於是猛然跨步,硬生生插入兩人之中,這時候,李西華正好施展一招‘金蛇擺尾’,一腳後蹬,而李因篤則應對以一招排山倒海,(可不是郭芙蓉郭女俠最擅長的那招花架子)雙掌並攏拍出,看清雙方招式,沐劍聲雙手齊出,與兩人各對一招,借力打力,立刻將他們各自震退兩三步,一見沐劍聲插手進來,加之氣力已經大損,銳氣已過,兩人也隻好借此收手。  沐劍聲化解了雙方的比鬥後,顧炎武首先上前兩步,責怪李因篤道:“子德啊,你今日可是有些魯莽啊,怎能不周全考慮一下?那李自成進攻你家鄉時,還沒有進入過河南,那時西華賢弟的父親還遠在河南老家讀書,也就不可能參與其中,是不是啊?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你怎麽能夠對西華賢弟發火呢?”顧炎武所言很有道理,李因篤其實後來也感覺到自己有些過了,可是那會已勢成騎虎,所以就硬撐著與李西華比鬥,此刻經過剛才一事打岔,已經冷靜了下來,聽顧炎武批評,也隻好低頭不語,默認了自己的不對。

  沐劍聲一看兩人比試了一場後,這矛盾已經減弱了許多,於是哈哈一笑說道:“我看啊,兩位李大哥這完全就是不打不相識嘛,是不是?你們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們兩人是不是有很多共同點?這一嘛,都

  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這二麽,年齡相仿,都三十出頭;這三麽,武功一般的高明,大戰了近三百余回合仍不分勝敗;這四嘛——”他正要接著說,那邊傅山笑道:“第四就是都與李自成有仇,是不是?這第五麽——”不等他說,那邊顧炎武又說道:“都是一般的傲氣,哈哈,你二人仔細想想,是不是啊?”

  一見眾人打趣,二人有些尷尬,可是仔細一聽,卻又很有道理,尤其是傅山那句共同的仇敵,自然是暗指李自成,這一下點醒了兩人。李西華略微老成些,於是首先認錯說道:“因篤兄,是我態度不好,還請你別在意。”接著拱手示意,李因篤有了台階,也就坡下驢的回禮說:“是我有錯在先,得罪了西華兄,還請你原諒。”李西華忙客氣兩句,眾人哈哈大笑,一場風波消於無形。

  隨後大家都進入石洞敘話,暢論今古,品評風物,十分盡興。當夜,沐劍聲眾人都留宿洞中,梁嘯、孫氏弟兄輪流守夜,而隨後三天,眾人都在一起就各個話題展開了熱烈的爭論,從天文地理、詩文曲賦到星相巫卜、佛道禪易,再到軍事兵革、農田水利,商旅經濟等,幾乎無話不說、無理不談,各人都暢所欲言,直抒胸臆。

  可以說,這是一次各種不同思想的大碰撞,傅山、顧炎武、石影和尚都是當世大才,滿腹經綸;而李因篤、李西華、莫雨亭卻也所學龐雜,文武兼資,涉獵面很多;至於沐劍聲,更有著超出時代的眼光和知識面,多人相互討論印證下,很多的問題都有了突破性的看法,許多的理念都突破了舊有的桎梏。正如李因篤在後來的自傳體回憶錄中所說的:這是一次有著‘承前啟後’的重大歷史意義的聚會,它催生了一個著名團體的雛形,影響了未來的許多重大決策和理論的誕生。

  除了交談些思想理論外,在李因篤的挑頭下,大家也不免相互的切磋了一番武功,交手結果自然是以沐劍聲為最強,二李次之,梁嘯、石影列第三等,其余人再次。基本上是二李齊上的話, 勉強可戰平沐劍聲,而梁嘯石影聯手,則又基本能戰平他兩人之一,而最令沐劍聲意外和吃驚的是,想不到那石影和尚竟然也有一身不俗的武功,有著接近武林超一流的水準,難怪傅山敢於留在此處。也許唯一的遺憾,就是傅山本人並不是武學高深的大遊俠,只是粗通武功而已,不過沐劍聲也不怎麽失望,有這麽大名望,就已經足夠了。

  幾天時間很快過去,眼看著要到重陽佳節了,於是眾人一番商議後,決定重陽時節一起登天龍山一遊。

  大明永歷二十三年,(偽清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夏歷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秋高氣爽,天朗日新,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在晉祠後面的天龍山上,有一行人沿幾乎無人到達的山路,向西北側的山頂攀爬,他們正是欲前往山頂一遊的傅山沐劍聲等人。

  由於山高林密,加上又有如傅山、顧炎武這樣的老人,以及秋風明月這樣的孩子,所以一路行程較慢。山路崎嶇艱險,初時還能看見一兩戶人家野居,隨著逐漸爬高,樹木繁盛茂密,已逐漸看不見人煙,反而多遇見些麋鹿錦雞等野物,而最驚險的一刻,卻是快到山頂時,竟與一頭熊瞎子迎面遭遇。

  對方是一頭成年的大黑熊,粗看也有數百斤重,不是善茬,不過對付這種野獸,沐劍聲寶劍在手,一人就已足亦。奈何同行又有老人小孩在此,加之沐劍聲也不想因為殺生而敗壞了這一天的興致,於是長劍連連揮動,斬斷了幾棵手臂般粗細的小楓樹後,很迅速製成了幾枝簡易木槍,交由李西華等人使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