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黑科技製霸手冊》第425章 紀元?
  “怎麽感覺有些失望?”

  激活巨神兵之後,吳冬再面對獵罪者也沒有了之前的不適。

  特別是當吳冬緩緩向獵罪者靠近的時候,它瘋狂的揮舞著手中的火焰長劍,想要阻止吳冬。

  唰唰唰......

  火焰長劍接連揮動,並且它的每一次揮動都會將吳冬身上的一部分機體組織焚燒殆盡。

  有的時候是將吳冬一分為二,有的時候則是切割成數道不等的形狀。

  但獵罪者的這些攻擊,卻無法真正為吳冬帶來傷害。

  在身化巨神兵之後,吳冬已經不是形態上的改變,而是生命層次的升華。

  這不是量的疊加,而是質的改變。

  人類,

  相比於眾多文明生物,真的是無比脆弱的存在。

  哪怕在這個生養人類種群的星球上,都有太多的生物能夠破壞人類脆弱不堪的軀體。

  而吳冬也正是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在各種科技樹上率先搜羅生物科技,然後在輔以機械科技,不斷研究出強化人體的各種藥物,亦或者是輔助裝置。

  至於什麽純種人類至高無上?

  人類才是宇宙中最完美的種族,最完美的形態。

  對於這一點,吳冬只能是笑到悲哀。

  進化,

  遠遠不是某個但細胞的改變那樣簡單。

  任何種群的進化,都需要拋棄曾經的一切。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形態上也會出現不可避免,且不可逆的改變。

  甚至於在深層基因,原細胞都會發生改變。

  拋棄過往的殘渣,迎接新生。

  這才是生命,

  乃至種群進化的本質。

  而巨神兵,則是吳冬為人類挑選的一條進化路線。

  它不算是完美,

  甚至說巨神兵的樣子完全不符合人類的審美。

  它不是最好,

  因為巨神兵的存在需要消耗海量的能量,幾十億人全部以巨神兵的狀態存在這不現實,母星完全供養不起這樣龐大的種群。

  但與人類當前脆弱不堪的軀體相比,巨神兵亦是相對完美。

  它不僅擁有能夠輕易碾死人類的力量,更是可以完虐這顆星球上的任何原生物種。

  並且巨神兵還能夠適應宇宙中大部分的惡劣環境。

  無論是深海,

  還是真空,

  亦或者是高重力,

  物資匱乏的星球,

  這些巨神兵都能夠完美適應。

  甚至巨神兵的能量攝取方式也非常獨特。

  除了最原始的進食方式之外,巨神兵還能夠源源不斷的自外界,乃至星體攝取能量,這樣更是保證了巨神兵的壽命。

  所以相比於人類這種脆弱不堪的生命形態,巨神兵才是最適合星際航行以及星際移民的生命形態。

  而吳冬此刻所化的巨神兵,

  更是巨神兵之最,

  無論是生存,能量貯備,乃至是戰鬥力,都已經達到了五級文明的巔峰。

  所以哪怕面對的是獵罪者這等未知生命形態的存在,吳冬仍然能夠遊刃有余,任由獵罪者的攻擊落在他的身上。

  因為無論獵罪者手中的烈焰長劍攻擊多少次,吳冬都會以更快的速度愈合。

  這是生命形態的記憶,

  除非遭受到一瞬間連原子都泯滅的攻擊,不然在能量消耗一空之前,無論受到何種攻擊,何種傷勢,

  都會瞬間恢復如初。

  再說獵罪者那邊,

  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裝13的樣子。

  在發現了烈焰長劍無法對吳冬造成傷害之後,獵罪者竟然放棄了攻擊,將烈焰長劍高舉,並且發出了好似祈禱一般的低吟。

  “吾主無所不能,

  吾主無處不在,

  吾主是至高無上,

  吾主是唯一真神,

  吾主之力降於吾身可清洗一切罪惡,

  吾原為吾主之利刃蕩平一切罪惡,

  吾原為吾主之前鋒毀滅一切邪神,偽神,旁神,舊神,

  吾主啊!

  您的奴仆祈求您的注視,

  您的奴仆祈求您的寬恕,

  您的奴仆祈求您的力量!”

  沒有阻止,也沒有先發製人,

  吳冬就這麽呆呆的站在原地。

  並非是吳冬自視甚高認為在獵罪者完全無法傷害到他,而是吳冬一直在收集數據。

  可見獵罪者在吟唱的同時,有某種能量波動匯聚在了烈焰長劍的頂端形成一團大概直徑十五公分左右的光球,同時散發出非常耀眼的光芒。

  當然,

  這種耀眼也只是對於人類,或者是多數生命而言。

  已經身化巨神兵的吳冬卻是不在此列。

  所以吳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股匯聚在獵罪者周身的能量來自何方,以及它基本組成之後便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覺悟。

  “竟然是這樣嗎?”。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吳冬也只是對獵罪者那種能夠改變形態的能力感興趣。

  再加上需要處理宮本勝馬以及那些密謀者,吳冬所幸也就給予了獵罪者足夠的時間,想要看看它最後能夠進化出什麽形態。

  但當獵罪者變為這樣的形態,並且以‘神使’自居之後,吳冬卻是升起了另外的打算。

  神,

  這是一個虛無縹緲,

  但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卻又一直頻繁出現。

  縱然現代人類基本上都是接受唯物論的教育,但各種宗教,各種‘神靈’仍然是層出不窮。

  或許大部分現代人類都認為‘神’就是無稽之談,是人類幻想出來,寄托心靈安慰的存在。

  但吳冬卻不這麽認為,

  他是科學家,

  是探知者。

  所以一切他認為一切的存在都有著無數可能。

  更不要說吳冬早就已經證實過,地外文明確實造訪過這顆星球。

  雖然不知道它們抱著何種目地,又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在那個時間段造訪過這顆星球。

  但若是科技層次非常高的地外文明,被認為是‘神靈’的話,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並且拋去那些不切實際的因素之外,吳冬認為‘神’也確實有存在的理由。

  當個體生命強大到一定層次,那麽它被當做‘神’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巨神兵是如此,

  獵罪者亦是如此。

  雖然手裡的數據不足以支撐吳冬證明他對於‘神靈’的推斷,但多收集一點數據終歸是沒有錯的。

  而就在獵罪者向它的神靈祈禱的時候,吳冬卻是觀測到在獵罪者的周身竟然隱隱有空間波動的存在。

  在那空間波動之中,還有著能量湧出。

  很少,

  很細微,

  但卻是真實存在的能量。

  這就仿佛是在獵罪者的身後,真的有一個‘神靈’在響應獵罪者的祈禱,給予它力量來清除世間的罪惡。

  這一發現,

  更加讓吳冬肯定了他的猜測。

  神,

  是真實存在的。

  它或許不是一個常規意義的生物,

  甚至它很可能都不存在實體,

  亦不是廣義上的生命存在。

  不存在,

  卻又無處不在。

  而讓吳冬有這種想法的起因,還是源於張浩然他們第一次化身巨神兵之時,所響起的那莫名語言,以及吳冬數次身化巨神兵之時的那種吟唱。

  巨神兵,

  生物兵器的最高成就。

  不僅高於伽德羅這種母巢類的生物兵器,更是站在了所有人造生物的頂端。

  當初在見到這種科技的時候,吳冬還隻認為它只是某種高端的生物轉化科技。

  畢竟巨神兵因子需要與生物結合,再配以龐大的能量才能夠徹底改變生物的基本形態。

  可隨著對於巨神兵因子的深入研究以及發掘,吳冬卻是得到了一個讓他無比震驚的結果。

  巨神兵,

  並非是單純的科技。

  這麽說或許有失偏頗,

  但吳冬可以非常肯定,在他所觀測到的那些科技樹,如果單論科技發展方向的話,巨神兵的確是一項本不應該存在的科技。

  眾所周知,在吳冬已觀測的大宇宙科技樹中,所有的科技樹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物,機械。

  而在這兩大類別之外,還會存在符能文明這樣的小眾科技樹。

  符能不是唯一,

  但它確實異於整個宇宙文明科技大體發展方向。

  甚至只有在特定的河系,特定的恆星,以及特定的行星,才能夠誕生類似符能文明這樣的存在。

  並且這種類似於符能文明小眾文明存在時間都不會太長。

  多則數萬,少則數千年。

  這與其他兩大類動則都要以萬年為單位的文明相比,真的是太短暫了。

  但不可否認的則是,如符能文明這樣的存在確實也有著它非常獨到的地方。

  就如吳冬當初打破人體閾值一樣,如果不是他發現了符能文明,並且將其融合在自己的科技樹上。

  那麽就算這個屏障無法徹底攔截吳冬,也會讓他對於之後的科技探索延後。

  不過或許是大環境不允許,又或者是這個宇宙的規則不認同諸如符能文明這樣的存在,所以這類文明,科技樹,它的極限大多都會止步於五級文明。

  反正吳冬目前為止都沒有見過任何小眾類文明,科技樹突破五級。

  當然了,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

  就如最初的人類一般,唯有智人進化成了現代人類,但其他人種則消匿在歷史的場合之中,縱然有些許的基因片段流傳下來,但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先天性疾病。

  這就是進化不完全,以及大環境不允許的後果。

  類似符能文明這樣的科技樹也是如此,它們可能是選擇了錯誤的進化路線,所以才會長著長著就崩潰了。

  一開始,

  吳冬也沒有將這些‘錯誤’的文明放在心上。

  但隨著對巨神兵因子的深入研究,吳冬卻是驀然發現,僅僅是單純的生物,機械科技,亦或者是兩者結合,並不足以製造出巨神兵因子。

  實驗的數據顯示,單一的機械,生物科技也只能製造出伽德羅那樣的存在,這已經是位列定點的存在了。

  而若是將生物與機械科技結合,的確是能夠製造出比伽德羅更加高級的生物兵器,但相比於巨神兵因子這樣強大的存在,卻還是略遜一籌。

  當初吳冬發現這一點的時候,還曾有過疑惑,認為是他所掌握的科技高度不夠,資料不足才會出現陷入這樣的誤區。

  可當吳冬再深入研究巨神兵因子的時候卻是發現,在巨神兵因子中除了生物與機械科技之外,還存在著某種類似於符能文明的科技痕跡。

  不知名,

  也不知曉它究竟來自於哪裡。

  甚至吳冬還在他當初發現巨神兵因子的那個文明科技樹上仔細查閱過,不過還是沒有發現這種未知文明科技的存在痕跡。

  但就是這種未知的科技痕跡,卻非常巧妙的將生物與機械完美結合,糅合成了另一種全新,卻又與機械與生物息息相關的存在。

  而這種未知的存在,被吳冬取名為‘古’元素。

  並且也正是因為對於‘古’元素的發現,讓吳冬不得不深思一個大膽的猜測——宇宙紀!

  眾所周知,單單是吳冬誕生的這顆星球,可查,可證的紀元就有好幾個。

  冥古代,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以及新生代。

  一顆誕生了幾十億年的小行星都足以誕生如此多的世代,且每代都有一個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種群。

  而這些生物好無例外都是受到這顆星球當時的環境所影響。

  不過,究竟是環境造就的這些生物?

  還是這些生物適應了當時的環境。

  吳冬當前的答案則是後者。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哪怕強如人類的今天,

  哪怕強如吳冬的現在,

  他也不可能徹底讓整個星球的環境適應他,只能夠以最完美的姿態,以及環境所認為最好的姿態適應這顆星球。

  而行星,

  只是宇宙中無比渺小的存在,

  甚至已經不能夠用行星與人類之間的差距來對比,

  螻蟻都不適合,

  唯有最小,最基本的原細胞與行星的對比才有所貼近。

  那麽既然星球有著它獨屬的紀元,紀元有著它所獨屬的生物種群。

  若是再向上無限擴大, 擴大到整個宇宙。

  作為擁有著無數星辰,無數文明的宇宙,是不是也有著紀元規律。

  生物,

  機械,

  只是這一紀宇宙獨鍾的文明。

  但是在不知道多少億年前,或者說是上一紀,上上一紀,乃至不知道多少紀之前,還是存在著類似符能文明一樣的存在。

  甚至於那個時候,這種類似符能科技一樣的存在才是主流。

  而生物,機械這些文明科技只是新生代。

  是最適應這一宇宙紀的科技文明。

  只不過或許是因為宇宙的變革,導致了整個宇宙並不再適合類似符能文明這樣的存在繼續發展。

  正如人類需要適應環境一樣,星辰也需要適應宇宙的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不知凡幾的星球化為荒蕪,星球之上的文明毀於一旦?

  而哪怕還有一些文明存留了下來,也有一些星球會發展出類似符能文明一樣的存在,可大環境已經不允許了。

  所以,

  這些獨特的文明才會統統止步於五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