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他說話就是這樣的。”富蘭克林見氣氛不對忙打圓場。
結果夏爾在邊上煽風點火:“可去他麽的吧,他平時不是這樣的,他只會說,哈,這裡是英國,你們法國人既然失去了祖國就應該聽我的指揮!”
很顯然,夏爾在英國期間受的氣不在少數。
丘吉爾這個倨傲獨斷的人從來不顧慮其他人的感受,自以為可以掌握一切,淪陷法國最後的力量在他面前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
相比較韓懷義對自己的厚待。
夏爾都恨不得現在就弄死他。
好吧,富蘭克林知道夏爾是韓懷義的朋友,說實話他也更喜歡他一些。
於是他也不勸了,他衝丘吉爾道:“你如果是這種態度的話,我們沒必要談了。”
三對一,丘吉爾作為一個苦難英倫的胖子,想用倨傲掩飾自己的窘迫,結果遇到二狗子直接懟上臉,又有早有宿怨的戴高樂煽風點火,他唯一的朋友和靠山羅斯福還是查理這邊的,於是他就尷尬了。
怎麽搞的這樣?丘吉爾的金魚眼四處張望,很無奈。
“去坐下繼續扯吧。”韓懷義道。
說完他先返回船艙。
很顯然,他在四個人裡的地位是最高的,富蘭克林確實牛逼但是被他欺負習慣了,戴高樂更不要說。
所以四個人坐下後,丘吉爾坐在了靠門的位置,背後的風嗖嗖的,他不得不去關上門。
大西洋憲章就是在這種氣氛下誕生的。
美瓦同時也制定了用海運物資支持英法的決定,但是韓懷義提出的附加條件中,首先英國必須和日方徹底斷交,其次必須要承認自由法國的地位和戴高樂的唯一領導地位。
最後,韓懷義要求英國將澳大利亞北部200平方公裡的英聯邦屬地鈾礦產區租借給瓦坎達200年。
“我將在這裡部署大量的部隊,協助後期時對遠東日本的限制。”韓懷義給出這麽個理由。
丘吉爾屈辱的答應了。
換做一般人他可不鳥,但是二狗子說不定能乾出讓他無法下船的爛事,這個人有多霸道和惡劣他已經深有體會。
但由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發作,漸漸的,丘吉爾竟然很享受韓懷義對自己的這種態度。。。
等他坐船遠去。
富蘭克林看著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笑容的戴高樂,道:“查理為你做了這麽多,你就不該承擔點什麽嗎?”
“啊?”
“南非的鑽石礦我很感興趣,那裡的布爾人和英國佬不對付,但對支援過他的法國很感恩,夏爾,抽空的話為我去跑一跑,讓我,富蘭克林,你,洛克菲勒,摩根,五大家族聯合吃下那裡的鑽石礦吧。”
富蘭克林聽完都懵逼,他只是調侃一下夏爾,沒想到韓懷義還有這種打算。
戴高樂沒有任何的猶豫:“好的,查理,就算沒有利益,你的要求我也一定會去做的,你是法國和我的最好朋友。”
等丘吉爾和夏爾都回到英倫,他們立刻在倫敦召開了大西洋憲章會議的後續進程會議。
蘇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南斯拉夫,波蘭,希臘,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一致讚同憲章內容。
只有蘇俄對於憲章排頭的那行內容略有微詞。
憲章開頭第一部分內容為:瓦坎達人民民主共和國總長W查理.k和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羅斯福以及代表聯合王國的首相丘吉爾。。。
他們說:“那位查理在戰爭中並沒有做出什麽正義的事情。”
丘吉爾沒吭聲,戴高樂直接懟道:“你的意思是,蘇俄質疑憲章發起人的資格?”
“不,
我不是這樣的意思,我們只是覺得。。。”“好的,如果你要質疑瓦坎達,自由法國將退出這個會議,美國和瓦坎達也將取締對於蘇俄的預定支持。”
蘇俄代表!!!
“他做過的正義的事情包括用導彈嚇得你們的遠東海軍屁都沒敢放!”戴高樂咆哮道:“他在戰爭之前就通知美國提醒你們的領袖,德國人要打來了!他還是打的威廉皇太子狼狽撤退的英雄,是整個歐洲的恩人!你是個什麽東西,敢在這裡質疑這樣的偉人!”
丘吉爾也很不快的想,你藐視欺負我的人豈不是加倍藐視我?
他道:“這位先生,瓦坎達的科技和軍工產品對於我們的幫助之大是任何一個明眼人都看的到的,查理閣下對於軍事局勢的判斷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人得知查理加入同盟國一方後,哪怕是阿道夫本人都會惶恐,因為他的入局這意味著他看穿了最終的勝負。 ”
然後他說:“而你,是要將他推去第三帝國那邊嗎?”
夏爾接道:“如果是那樣的話,整個歐洲都會旁觀瓦坎達加入阿道夫攻擊莫斯科的戰役,如果你願意的話,請堅持你的主張。我保證阿道夫會在夢裡笑醒的。”
不聊了,我錯了!蘇俄代表灰頭土臉的起身道歉。
這件爛事是在很久之後才傳出去的,至於現在的整個世界隻明白一點。
那就是一直遊離於戰爭之外的美瓦聯合下場了。
這對於淪陷的歐洲確實是股強心劑。【為熱血的大虞天行求個票,新書哇】
而對於正被俄羅斯北方的冬天撩撥的德國軍隊而言卻是個悲劇。
遠東的日本,瘋了。
他們立刻向美國提交條件。
條件以他們不向東南亞進軍,以換取美國取消對日的禁運,並停止援助中國。
當然了,他們的表面說法是,美日兩國都不以武力進入東南亞以及南太平洋。
問題是,在今年年初他們就已經使得泰國傾向於他們,並成為他們進攻緬甸和馬來的跳板。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手早就深入了東南亞。
美國如果答應他們的條件,不過是讓事實變成板上釘釘還困住自己的手腳,另外還得繼續和他們貿易。
這是把人當傻子的條件,日本人開出後內部人都覺得滑稽。
偏偏膨脹的軍界勢力看到德國在歐洲的勢頭,以及自己在東亞的囂張,認為這樣的條件美國人必定答應。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