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共主》第140章 態度
  黑廝李逵看著公孫道人好似與那遊魚無二,須臾消失水下的身影,說不出來的豔羨。
  他若是能有此般水性,龍王爺留下的那些寶貝,豈不是唾手可得!
  沒辦法,天生李逵已是十全十美,所佔七八之輩,拋開隻佔其一“無甚鳥用”的形貌來說,被老天爺收去的二三之處,水性便佔其一,至於所剩其一,則就是目不識丁的無奈。
  山寨中,常有愛拿此來打趣的哥哥,宋大哥自是其一,時常被惹惱後便罵他“不思長進的黑廝”,還有那胸脯不輸膽識的孫婆子,每每李逵視線忍不住瞟剮一眼,孫婆子便會笑罵他“褲襠裡失了物件沒二兩膽識”,李逵也渾然不在意,山寨低頭不見抬頭見,見之即恭敬禮問,斷然沒有絲毫大逆不道的想法。
  只是,可惜了那張青兄弟,坐關已然六七年,自家婆姨反倒愈發明媚動人,等出關後,二人也不知道會不會大鬧一場!
  李逵忍不住胡思亂想,山寨皆說他魯莽無腦,與仙道一途斷無半點緣分,可卻往往忽略了他粗中有細的這點不甚明亮的閃亮點,或許真如眾家哥哥所說,他腦殼是時而靈光時而卡殼,也或許是他刻意為之,總歸在山寨,他李逵就是那個永遠被大夥開涮之人。
  李逵撓撓頭,自言自語,說道:“張青兄弟,哥哥我可是已經三番五次給予你家那婆姨暗示,若你出關發現蹊蹺,就斷無埋怨哥哥之禮啊!”
  就在這時,鬼三從船艙慌裡慌張跑出,臉色像是塗了粉一般,白無血色,兩條腿更是打擺子,軟的像面條,口齒也不利索,說道:“李……爺爺,有……有水……有……水……有水長蟲!”
  龍王鎮,當地百姓經常把東海中興風作浪的蛟龍之屬喚作水長蟲,在他們心底深處,蛟龍算不得龍,兩者八竿子打不著,就像東海的仙人郡與布雨宗,都被稱作仙門,可你能說仙門便是仙人郡嗎?
  至於,神仙老爺們如何稱呼,那是他們的事,反正在龍王鎮百姓嘴裡,皆稱那蛟龍為水長蟲。
  李逵順著幾乎嚇尿褲子的鬼三手指方向看去,頓時眼睛瞪得通圓,隻瞧約有百丈之外的海面,可謂是駭浪重疊,驚濤蓋天,一條數十丈長的青背蛟龍正興風作浪,好似懶驢打滾,在水中翻滾的那叫一個厲害,李逵暗道一聲,水性不好,真他娘的誤事!
  李逵收回有些遺憾的視線,看了膽魄喪盡的鬼三一眼,不無嫌棄地罵道:“鬼三,你好歹也是褲襠裡放秤砣的主,怎麽看見一條水長蟲,就把自己嚇成這幅鬼樣子!”
  三魂六魄被嚇掉八九的鬼三,哆嗦著嘴唇,斷續說道:“李爺……爺,那水……長蟲……背上……有人!”
  李逵聞言,再次仔細看去,那青背蛟龍委實不像是在此走江行水,動靜鬧騰的著實大了些,整身好似出水的泥鰍,瘋狂扭動著首尾,於海中驟然破水而出,身姿旋轉騰飛至雲海後,再打著旋從雲頭落下,一頭扎進海中,澎濺起數十丈高的浪潮,他所在之地,距離那邊尚有百丈,但不斷迭起的浪潮已然形成數十丈高的潮卷,正來勢洶洶不斷逼近,牽連的李逵所乘漁船,開始隨浪頭東倒西歪,恍若吃醉的醉漢,隨時都有掀翻填海喂魚的危險!
  李逵從後腰取下板斧,手腕一沉,“嘭”的一聲,斧身鑿進甲板之中,算是極為不易地穩住了晃蕩身形,同時另外一手抓緊褲襠已然濕透的鬼三手臂,大呵一聲,說道:“發甚鳥愣,趁大浪還沒來,不趕緊駕船先跑,愣著等死不成!”
  說罷,李逵腿上使了個千斤墜的活計,同時攥緊板斧的一隻手迅速掄抬起,將鑿入甲板的板斧曳出,再借著板斧驟起的巧勁,朝船艙方向飛跑而去,跑出一段距離,再伺機鑿下板斧定身,如此這般幾次,李逵夾曳雞仔一樣,殊為不易從船頭躲進了船艙。
  將鬼三扔到船舵旁,李逵神色肅穆,本就自帶七分天生殺氣,臉色再凝重起來,渾然便是一位神佛可誅的嗜血魔頭,用腳踹了半死不活的鬼三一下,李逵冷冷說道:“好生掌舵,逃離這片海域,把你與自家婆姨上床那點氣力都使出來,如若偷奸耍滑,舍不得耍氣力,爺爺便是死到臨頭,也要一板斧先活劈了你!”
  被踹醒的鬼三手忙腳亂,渾身冷汗好似瀑下,此刻自是顧不得這些,腦海裡只有方才李逵那幾句怒呵,目視前方,調整船舵,開始借海風之力,迅速駛離這片鬼地方!
  李逵艱難來到船尾,遠遠望去,那青背蛟龍頭頂,不知何時多出一道極為顯眼的身影,雖相距太遠,看得不甚清楚,但依稀可見那身影盤腿而坐,手裡托舉著一口仿若盛滿通紅碳火的瓷碗,任憑身下青背蛟龍如何折騰打旋,身影始終穩如泰山,不動如松地坐著。
  李逵眨眨眼,帶著無法言說的豔羨,心生感慨,這廝好生厲害,就這一手千斤墜的功夫,若是上得山寨來,怕是鮮有人敵!
  ————
  就在黑廝李逵狼狽逃離卻不忘心生豔羨的同時,婦人紅荳正優哉遊哉踏浪而行,看似閑庭信步,實則風馳電掣,繞著惹出大動靜的“吃禍”戰場,小心翼翼給正大快朵頤而食龍肝的“吃貨”放風!
  瞧看一眼已近垂垂死矣的青背蛟龍,婦人紅荳驀然歎息,何苦來哉,死局既定,偏偏要不認命,搞出這麽一大場風波,孰料這位頗為挑口的老夥計最喜此類鬧騰,說是經歷一場生死掙扎後的龍肝鳳髓,味道尤為鮮美,難怪昔日神庭那位讚不絕口!
  驀然,婦人紅荳扭頭看一眼遠處一座島礁,淡淡一笑,不怒反笑,瞧瞧,搞出這麽大動靜來,能沒有好奇的家夥想一探究竟嗎?
  “呵呵”,婦人紅荳不知回憶起何事,淺笑兩聲,望著遠方,眼神玩味。
  好奇心會害死人的!
  可世上偏偏不缺少這些充滿好奇心的家夥,前赴後繼去送死,既令人頭疼,又徒增笑耳。
  收回視線,婦人紅荳不再去管這些一心求死的“笑料”,天下之大,一心渴望修道長生之輩,多如過江之鯽,死幾個算得了什麽,難不成天道還會為此崩潰不成?
  踏一滴浪花凌空飛起,與油盡燈枯的蛟龍屍身懸平,婦人紅荳看著身影虛淡好似雲霧的老夥計,笑道:“吃得可曾盡興?”
  “呼……”,雲霧中當即傳出厚重喘氣之聲,婦人紅荳一笑,知曉這位老夥計不喜啖食時被人打擾,她這純粹是自討沒趣,便決心不再催促,婦人紅荳飄然落下。
  立身一處觀景絕佳的“島礁”之上,婦人紅荳摸出一把瓜子,看著老夥計啖食,自己一口一個,嗑吃的格外香甜。
  “看來真的是跟著自己遭罪了!”
  婦人紅荳忍不住腹誹,頓覺手裡的瓜子也不再香甜,神色更是一落千丈,如喪考妣。
  “自己當真不如那位嗎?”
  這是她捫心自問過千遍萬遍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那位昔日一手造就的輝煌太過“恐怖”,令後來之人鮮能望其項背,更不用說什麽望山仰止,整條火淵之下,這些後來人不過是追隨那位腳步的可憐蟲罷了!
  當然,這些可憐蟲,自然也包括她自己!
  “至尊火主,呵呵……”
  婦人紅荳輕聲呢喃,這個榮耀至極的名號,還不是那位可憐這些後來人,隨手拋出的一把餌料而已!
  驀然,婦人紅荳朝遠處聞名而欲動的老夥計擺擺手,示意她不過是隨口而說,斷然沒有半點不尊敬的意思。
  虛淡身影傳聲入耳,說道:“紅荳,你我這次偷跑出來,你自然知曉罪重幾何,可若是你要罪上加罪,喚亮這片天地的星火,我勸你還是放棄,一來是那位昔日不過是隨手丟撒,根本不存半點偏袒心思,二來是萬一點亮這片天地,你我又如何對待?”
  婦人紅荳被老夥計當面揭穿小心思,也無尷尬之色,反倒輕輕拍掌,衝老夥計豎了豎大拇指。
  言下之意,再是鮮明不過。
  知我者,莫過於老夥計哎!
  ————
  仙人郡,彩雲間。
  這幾日,祖師堂閉關的太上長老袁鼎莫名大發雷霆,將彩雲間負責巡夜的幾位長老挨個罵了個狗血噴頭,沒辦法,袁鼎修為平平,但輩分最高,是仙人郡上代宗主的師兄,這代宗主見之,也要行後輩禮節,絲毫不敢以宗主之勢壓之,更不用說平起平坐。
  似乎因為太過在意年歲,而自封“太上長老”的袁鼎,看著修葺一新的祖師牌位,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
  他這位本該坐於“太師伯”高位的仙人郡第一人,因為潛海屠蛟,傷了道基,境界一落千丈,從僅差臨門一腳便可榮登自由仙人境的地仙大佬,一瞬跌落三境,變成禦風而行的雲巔境,雖未變成仙人郡的笑料,但也傳的沸沸揚揚,謠言四起。
  即便經歷大風大浪的袁鼎,也抵不住人心的猜忌,在傳言袁鼎找尋龍宮遺跡想獨吞仙藏最盛的那段時間,袁鼎那棟名為“望廬”的小樓,可謂是門口羅雀,人跡凋敝,在那股風頭過去後,袁鼎便自降身份,變成了看守祖師堂的“太上長老”。
  宗主柴斐對此,不置一詞。
  仙人郡千年基業,傳承至今,或許在外人看來,委實風光正盛,獨霸萬川匯海之地,掌管方圓十萬裡天地水運,呼風喚雨,簡直比昔日東海龍王爺都要氣派,這些從龍王鎮百姓香火供奉一事,便可看出不少端倪,但在曾經小窺天道的袁鼎看來,這些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經不起一粒石子的落砸,近鄰財大氣粗的布雨宗,曾送上門來的那十座金山,無疑便是小試牛刀的那粒石子。
  只可惜,仙人郡上下,竟然無一人識破布雨宗那點心思,甚至還打破‘互不結契’的仙門陳規,與那狼子野心的布雨宗結為近鄰之好,這一巴掌打的袁鼎心灰意冷,再無插手彩雲間宗門要事的心思。
  要不是前幾日,這祖師牌位莫名折腰而斷,香火有恙,最為關鍵的是,祖師堂屋脊,有大日壓空,征兆極為不妙,若不是此,他才懶得與這些道心蒙塵的後輩,多說一個字。
  至於,破口大罵,純粹是怒其不爭而已。
  整個彩雲間,長老三十二位,卻無一人邁入自由大境一重天,也就是所謂的地仙境界,這些起著“承上啟下”大作用的棟梁,修道長生最長光景七百余年,最短的也有三百余載,卻不過是白白熬日而已,再無邁進半步的可能。
  袁鼎曾一一觀察過,原因很簡單,道心不再純粹,被銀錢蒙塵而已。
  袁鼎長歎一氣,面對祖師牌位,不無心衰地念道:“好一個布雨宗啊!”
  驀然, 袁鼎想到一個致命的問題,那位懸坐於屋脊之人,會不會是布雨宗後起之秀,被派來一試仙人郡態度?
  ————
  東海深處一島礁,有大袖飄搖者,風浪自行退避三舍。
  左手托月,右手牽五線的中年男子,看一眼右手小拇指微有異樣的飄搖線跡,不禁驚咦出聲,這條伏線埋之光景雖算不得久遠,算到今日,不過寥寥數十年而已,相較其他幾條,算是絕對的年輕晚輩。
  但有一點,小拇指伏線,素來沉穩,晃漾之跡象,微乎其微,算是男子最為放心的一條。
  昔日,為埋下這條放於光明地的伏線,男子頗為煞費心神,嘗試幾次,最終還是從街頭一罵街悍婦身上獲得了奇思妙想,方才得以成功。
  坐觀世道,垂釣人心的中年男子,右手這五條伏線,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大有來歷。
  拇指伏線,牽引一位最是失魂落魄之人。
  食指伏線,牽引一隻尚且沉眠的孽畜。
  中指伏線,牽引一個半死不活坐看雲卷雲舒之人。
  無名指伏線,牽引一位由神轉聖的“牆頭草”。
  小拇指伏線,自是牽引那位可探人心的可愛之人。
  五條伏線,五種截然不同的光景。
  足以代表天下。
  代表大道。
  代表他坐而觀道的態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