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諸天的僧人》第一百二十四章,輪回
第324章 ,輪回

 方德的均田製,人均二十畝,五口之家基本上可以有上百畝田地,收三成稅之後沒有其他的稅收和徭役,所以對平民來說,這個政策並沒有傷害到他們,甚至得到的更多。

 但就像宋師道說的寒門子弟,也屬於方德政策打壓的對象,他們家族幾百上千畝地被方德分得之剩下一百多畝,他們自然也不可能跑出來幫助方德。

 聽宋師道這樣說師妃暄也知道自己太想當然了,以為寒門子弟就是活不下去的人,但其實人家活的好好的,只是沒有政治地位。

 方德知道屁股決定腦袋,既然自己的政策沒有照顧到這些寒門子弟,甚至傷害到他們的利用,那他們就不可能真心擁護自己的政權,現在讓他們加入,他們也只是看著官位上才加入進來。

 這樣會造成什麽結果方德非常清楚,要不是和毛熊一樣內部瓦解,要不就要學習偉人,來次大清洗,但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方德想要的。

 想了想方德道:“我們還是要培養出自己的幹部,要成立一個幹部學校,專門培養我們自己的人才,不然我們的事業遲早會被敵人滲透的。”

 而後環繞一圈之後,方德發現這裡也就是師妃暄時候這個任務,這段時間的相處,方德發現師妃暄是一個被武功耽誤了的政治家,這麽大的一個根據地,處理政務手到擒來,宋師道都成了師妃暄的二把手了,用遊戲《三國志》的數據來表示,師妃暄的政治能力起碼有90以上。

 “師同志,幹部學校就交給你了。”

 師妃暄道:“不知道這個幹部學校要教什麽?”

 這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師妃暄也不知道該教什麽。

 方德道:“這個你比我清楚,你平時如何處理政務可以作為例子教他們,你現在要培養出一批縣令,鄉長,大家都邊學邊教,讓他們學習如何成為鎮長,縣令。”

 好吧,其實方德也不知道幹部學校該如何學習,比起他穿越前只是一個屌絲,連公務員都不是,如何知道幹部要學什麽?他只能讓師妃暄用學員做實驗。

 師妃暄只能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結束會議之後,宋師道帶著1萬石糧食乘坐海船去了高句麗找傅君婥。

 結束會議之後,師妃暄找到方德問道:“總指揮這樣做,我們的事業真會成功。”

 雖然這段時間根據地發展越來越快,但師妃暄卻也發現根據地的政策可以算是把整個大隋,除了平民之外的勢力全部得罪,哪怕事業紅火,師妃暄還是有種迷茫感,畢竟他們前面沒有道路。

 當然這是對師妃暄而已,但對方德而已,自己不過重新走一遍革命路,而且還是開外掛的這種,沒有道理自己會失敗。

 方德卻問道:“我們的根據地有多少田地,每年可以收獲多少糧食?”

 師妃暄每天處理政務,對這樣的事情自然清楚。

 “土地有1億畝,田地產出有多有少,大致是一年可以有1億石的糧食,我們收三成稅,一年有3000萬的糧食收入,其他食鹽,鋼鐵,漁業,養殖業這些加起來有500多萬貫的收入。”

 這數字崇禎聽了要羞愧的哭泣,整個大明朝也沒有幾年的收入是超過這個數字了,而方德佔據的地方不過是山東一省的地盤。

 方德笑道:“天下間,還有其他勢力收入有我們這樣多?光靠糧食我們也可以砸死敵人。”

 師妃暄道:“但我們的開支也大,今年修建了2000裡軌道鐵路,200裡馬路(鐵路是鐵包木,只需要整平道路就可以鋪設,自然修建的快,花費也低,而馬路是用水泥做的,現在方德土水泥的產量低,價錢高,所以修建馬路的花費反而比軌道鐵路多,而且因為產能的關系,只能修這麽多。)光這些就花費了300萬石糧食和50萬貫。”

 “建設小學,進行免費教育,這一年就花了1000萬石糧食和60萬貫,其他軍隊,還有我們幹部工資,要不是總指揮今年建立了鹽田,我們早就入不敷出了。”

 方德卻道:“我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再生產,提升勞動效率,這些花費遲早會十倍,百倍的回報我們的。

 但其他實力就不是這樣了,像李淵他佔據了關中,但他可以像我們的根據地一樣有這樣大的財政收入?”

 師妃暄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不可能,關中基本上沒有遭受戰亂,自然其內部的階級也沒有被打破,關中的土地大部分都是門閥士族的,李淵能收到幾個錢?

 除非他學習方德一樣清洗整個關中,不然他得到的資源連方德十分之一都沒有,但這卻不是李淵可以做到的。

 中國封建社會就是這樣,底層的農業人口養活這龐大的統治階級階層,他們可以是貴族,可以是門閥士族,甚至可以是地主。

 在中國古代一個達官貴人被一大群人前呼後擁的前進,這些圍著顯貴的仆人就是第三產業的人群,相對現代的第三產業向大眾服務,這些人隻向貴族階層服務。

 方德對原時空的一些人說的每次改朝換代把中國人殺一輪, 空余出土地解決矛盾的說法持相反看法,不是每次改朝換代殺一遍農民,而是把盤踞在高層的貴族食利階級清理一遍,給廣大農民的枷鎖松一下。

 給農民造成災難的就是那些不事生產舞文弄墨的統治階級,掌握輿論的是他們,剝削大眾的也是他們,中國的土地上是可以容納2億人口的,但是往往到達一億人就到了極限,其他的都被這群貪婪的統治階級吞沒了。

 甚至他們還不斷擴張自己利益的邊界,完全不顧及他們底下的被統治階級的死活,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才會出現“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而非與百姓共天下。”這些話。

 但最終活下去的百姓同歸於盡,用自己死亡過半的代價,清掃掉這些貪婪的統治階級。被百姓教訓一頓之後,他們才會收起貪婪的嘴臉,學會和百姓共處,直到完全忘記農民起義的威力,又變得貪婪起來。

 這就是中華大地幾千年來的輪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