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農家當么女》第603章3朝酒
,最快更新回到農家當么女最新章節!

 “你多睡會兒吧,這裡有我們呢!”

 今天家裡有客,王露一大早就過來幫忙了,沒想到,她這一到女兒門口,就看到她也起床了,就忍不住說了句。

 在她們這裡,人這一輩子,就是三朝酒、結婚、七十歲,最後就是百年的時候熱鬧,其他的就不是特別隆重了。

 所以,作為外婆,王露更是需要壕禮相待。

 只是,她這個親外婆,也只能過來幫忙,真正送禮的就是羅家的了,不過,她也沒有空手而來,還是送上了不少好東西的。

 “沒事,我習慣了。”

 作為產婦,羅小花根本幫不上什麽忙,也就是衣著工整,在別人來探望的時候,不至於看起來邋遢。

 其實,很多產婦在三朝酒這天,依然是一副將自己包裹得緊緊的樣子。雖然有人覺得無所謂,但是,有的人還是會說這是一個懶婆娘,尤其是年紀大的更甚。

 “你就跟我一樣,都是個勞苦命,不知道享福。”

 說話的同時,王露將買過來的瓜子水果,都一一擺在桌上,這等豪氣讓很多村裡來的都忍不住羨慕起來,對於羅小花和三個孩子,那也是不斷說些吉利話。

 畢竟,這年代,這些零嘴,那都是逢年過節才會買上一買。

 “王姐,你這擺兩盤就行了,別到時候被人一抓就沒了。”

 徐美玉恰好在搬東西,在看到桌上那些好吃的,就忍不住說道。

 今天星期天,孩子們也不上學,所以,她擔心待會兒孩子多不夠分,要不然那就尷尬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份尷尬,她就讓她待會兒直接加。

 “你說得對哦,我怎麽沒想到?”

 王露驚覺出聲,然後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你是沒想到這點,我就是覺得孩子多,到時候不夠就尷尬了,還不如吃完了又加,這樣別人也會覺得老板大氣。”

 徐美玉也有過這樣一個尷尬的經歷,就是在她兄弟結婚的時候,本來是想著把糖果瓜子全都裝出來,別人就覺得大氣什麽的。

 卻沒想到,一會兒就沒了,其他的孩子都過來鬧,後來還是把新娘子箱子裡面的拿出來救急。

 “你說得對,這方法很好,我也學著了。”

 王露在屋裡忙活,蕭三這會兒帶著人在外面忙活,裡裡外外都是一片熱絡的場景。

 雖然這三朝酒就是做外婆家,但是,現在家家戶戶都是大家族,所以,人還是挺多的。

 本來因為人多,蕭三是準備去飯店弄的,還是羅大生幫忙出點子,讓他們就在自家的大壩子上面辦酒席。

 蕭三家門前的確有個大壩子,這酒席就是直接在壩子上面舉辦。請的是農村專門辦酒席的師傅,那熟練度讓人看著就覺得驚訝。

 站在陽台上面的羅小花,看著那熱氣騰騰的畫面,都忍不住清口水直流。

 這酒席,那就是按照農村的三蒸九扣八大碗,所謂“三蒸九扣”是民間筵席的講究,包括粉蒸肉、紅燒肉、蒸肘子、燒酥肉、燒白、東坡肉、扣鴨、扣雞、扣肉等,以清蒸燒燴為主,實惠而肥美。三蒸九扣菜席葷素並舉,湯菜並重,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因而能進入城鄉餐館。清蒸雜燴、酥肉湯、柞辣椒蒸肉、扣雞扣鴨、鮮甜燒白、清蒸肘子、紅燒蹄髈等菜式都已經過了歷史的檢驗而成為經典。

 九扣,指民間田席扣碗菜數量多。如今城市裡的筵席很少能看見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三蒸九扣”了,不過在農村,遇到婚喪嫁娶依然能看到那種規模宏大的“三蒸九扣”筵席。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溜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八大碗用於宴客之際,每桌八個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時都用統一的大海碗。擺放八角形。

 這酒席簡直就是一道美麗的民俗文化表演。

 你還別小看這些菜,這做法比起後世的炒菜複雜多了,沒得點真功夫,一般人都做不出這道菜出來。

 就是蒸菜就是一個技術活,不是蒸爛了就是生了。主要是蒸籠太大,還多蒸菜都是用土碗蒸。

 再一個就是出菜的流程,什麽酒席該出什麽菜,那都是有順序的,可不是你想炒什麽菜,就能炒什麽菜的。

 還有就是,有的菜端上桌以後,還會再端回廚房重新上桌。其實只要是懂這個的,就不會覺得麻煩,要是不會的人,那酒席都做不出來咯。

 看著這些複雜的工序,蕭三都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  )  

 “來了,來了,來了……”

 在大家喧嘩聲中,羅家的人,一個個大包小包的走了進來,還有幾個壯勞力,幫著挑著籮筐。

 “你還真的是個小福星。”

 王淑芬看了看自己懷裡的小寶, 忍不住誇讚道。這孩子以後肯定是有福之人。

 就她這寵辱不驚的樣子,讓她都有種她是非常穩重的一個人。

 “媽,您們買這麽多做什麽,還不如買點實用的東西。”

 本來還在考慮如何發現新事物而惱火,所以,他們打算先提前辯論賽好了。安排好了,以後就不怕吃虧了。

   -??-  -??-?

 冷水石門坎,最後到達湖北利川、來鳳,湖南龍山縣,這條全程六百多公裡的鹽運大道息息相關。土漢文化也隨之融合交流,於是就傳來且被土家人接納了這一習俗。所以,很久很久以來,在石家壩鄉村民間一直流傳“生孩子吃紅蛋”的傳統。吃三朝酒時,有的是在飯桌上,為每人準備一個染成紅色的雞蛋,大方之家還在送客時饋贈米粑中置一兩個紅蛋。

 小兒滿月後,嬰母要背著嬰兒走上坡路,此謂“出行”。專走上坡路,比喻嬰兒健康向上,長得也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