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群史爭霸》第170章 造船(四/四)
(PS:前文嶽飛基礎巔峰統率從113改為116,基礎武力從113改為,更改時間7.30日)

 劉錡相貌俊美,聲如洪鍾。

 他本為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劉仲武被迫害而死,故此劉錡不願為新宋效力。

 吳玠有一親兄弟吳璘名次也不低,甚至單論綜合水平來說不遜色於楊存忠。

 只是考慮到親兄弟二人若同攬前三有失影響,故此找到吳玠吳璘兄弟二人商量之後讓吳璘名次降為第四,但在任命和待遇上有所補償。

 楊存中身材魁梧氣力過人,雖年紀輕輕卻已有了一臉的大胡子,眼神陰鷲沉默寡言。他也是出身將門,自小苦讀兵書,只是家中父親在政治鬥爭中淪為犧牲品,故此楊存中一直不願展所長。

 直到新宋得以滅亡後才肯出山。

 從武舉的選拔上挑選出的值得方牧注意的人才就這三人。

 而文舉上值得注意的也就朱熹一人。

 主要是新宋原本就是重文輕武,稍微對自己本事有點自信的都從官場了。

 【朱熹】【武:40(50)/政:75(100)/智:90()/統:31(68)】【天賦理學:未激活。天賦②明天理:朱熹在研讀學問和讀書時臨時提升自己5點智力。天賦③滅人欲:每永遠控制住一種過度的,永久性提升朱熹3點智力。】

 朱熹的出現對方牧來說是一個驚喜,但也有些惋惜。

 這絕對是一個頂尖的人才,可惜方向有些不對,他是做學問型的。

 朱熹最大的貢獻是他在哲學上的突破,是唯一一個非孔孟弟子而入孔廟享祭祀香火的存在,被後人尊稱為朱子。

 而對一些歷史上一些關於朱熹不好的傳聞,方牧是持以微妙的態度。

 因為那些傳聞都沒有切實的證據,而且傳出的風聲也都是從朱熹的政敵口中傳出,這種汙蔑之事在古代尤其是宋朝屢見不鮮。

 什麽朱熹包養兩個尼姑,把兒媳肚子搞大,虐待老母親等等,但翻來覆去也就是這幾句從沒有拿出絲毫石錘的證據,無非就是莫須有。須知以朱熹的身份如果這些傳聞是真的,在以孝道和道德浸染到骨子裡的古代來說,朱熹怕是早就被釘到恥辱柱上遺臭萬年了,更何況入享孔廟被尊稱為孔孟之後另外一位聖人。最重要的是除了沈繼祖的彈劾外,竟然沒有其他任何史料、筆記記載朱熹的這些“醜聞”,以古代那八卦的文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至於其他的東西方牧也不願多想,反正他知道自己的思想境界離這些能被稱之為“子”的存在差了十萬八千裡就是了。

 朱熹的理學方牧會讓他傳播,但不會讓他過度的泛濫傳播,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從中州“請”來一些其他思想家。

 只有百家爭鳴才能讓思想碰撞不斷升華,因為在碰撞之中思想大家們才能從火花之中見到更多的可能和反思自己的不足。

 就像儒家一樣,最初最純粹的儒學一定是蓬勃的有活力的,而當只剩儒一家學說後,這個學說就失去了新鮮的血液和前進的動力,就會變得腐朽、陳舊、吃老本,最終變得扭曲而又畸形。

 如果整個王朝只剩下一種聲音,排資論輩就會變得更加重要,絕大部分人都會變成磕頭蟲,只會應和與附和前輩,酸儒腐儒臭儒就這樣在一聲聲無腦吹捧和應和的環境中誕生。

 ......

 當政策頒布之後,新宋就進入了平和緩慢的發展期。

 整個天下的軍隊通過整合之後一共有八十萬大軍,新宋巔峰時期軍隊數量不止這麽一點,但連番的打仗死了不少人,大永也暫時不準備繼續征兵,八十萬目前來說暫時夠了,而且兵也是需要養的。

 其中四十萬分派駐扎於各地穩定局勢清剿匪患。

 剩余四十萬大軍日夜操練,為南下備戰。

 如今三國的諸侯們很多都還只是草根,除了董卓、公孫瓚這種邊關將領以外,其他人恐怕連一千人都拉不出來。

 方牧眼神深邃,統一新宋的速度比他預料的要快,也就是說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慢慢布局。

 “主公,工匠已經召集到了,一共一千五百名造船或有過造船經歷的工匠。”

 方牧當即說道:“讓他們來見我。”

 就方牧這段時日了解後得知原新宋的船隻算是先進的。

 有出海捕魚的海船長數十丈,能載數百人,可在船上存放吃一年的糧食,還能養豬和釀酒。

 不過海船不多,而且也大都隻敢在近海捕魚。

 因為海域深處風浪極大,而且時常有風暴吹襲。

 內陸河船也不少,有各種種類,能載數萬石糧食的大船也有。

 就技術水平上來說是不差的。

 “小老兒唐生見過節度使大人。”這些工匠為首一名地位最高年齡最大的老人上前行禮。

 這名老人頭髮花白,皮膚俊黑,據旁人所言他今年已有七十歲,但看上去極為精神。

 “老唐,現在我們能造最大的戰船有多大,最好是能在海上長途航行的。”方牧問道。

 唐生自信道,“回稟大人,老朽我造過最大的船有二十七丈長,能吃水五萬石,行千裡只需七十更!”

 十更為一日夜,千裡七十更......也就只有三節多的時速。

 這速度確實不算快。

 “能否改良船隻提升時速。”方牧說道。

 “老朽盡量而為。”唐生有些為難。“無妨,盡力即可。”方牧寬慰道。

 不止是要造船,方牧還想派人去尋找一條航路。

 最好是能從半島邊緣安全穿過風暴區到達中州的航路,如果能找到大永的水軍就能入中州了,而不是從中州重新招攬培養水軍。

 和船匠們商量完造船後方牧又去巡視了一番江南水軍和嶽家軍。

 嶽飛的軍隊就叫嶽家軍,方牧也沒有讓其改名為方家軍的想法,只要人忠誠就行了,嶽飛的忠義難道還需要懷疑嗎,執著於一個這個虛名也太小家子氣了。

 不然其他將軍訓練的軍隊是否也跟著一起改,改來改去那就變成方家一軍、方家二軍、方家三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