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史爭霸》第131章 大永王朝(二/三)
在建國前兩日方臘對即將的封賞向給眾人在私底下知會了一下。

 國號暫定為永。

 寓意永恆之意,大永王朝。

 也是讓眾人不至於沒有心理準備到時候鬧出什麽意外來,畢竟那一天情況特殊,能夠平平安安無事當然是最好。

 方牧聽父親提醒過,自己一個侯爺的爵位是少不了的。

 之所以不直接給王爺也是擔心後面無官可封,是留給方牧晉升的階梯。

 自己手下諸將基本都被冊封為將軍。

 方牧大致掃了一眼,職位是三省六部製。

 同時設立有三師、三公,禦史台、樞密院。

 三師三公為虛銜,無甚實職,是榮譽虛銜。

 三省分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中書高官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別稱右相。

 門下省直屬皇帝,對皇帝負責,協助中書省處理政事,但卻又獨立於中書省之外。

 門下省最高長官為侍中,別稱黃門監、尊稱左相。

 朝廷政事由左右兩相分別監管,二者均隻對陛下負責。

 這也是方牧的建議,讓朝中兩大派系分權,也方便製衡。

 最後的尚書省下設六部。

 六部共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

 1.吏部掌管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

 2.禮部掌管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同時負責外交,管理科舉考試以及藩屬和全國學校事務,最後祭祀之事也歸禮部管理。

 在方牧看來禮部尚書要麽需要張儀蘇秦這等縱橫家擔任,要麽由精通福禍凶吉推演之道以及精通管理的政治人才擔任。

 3.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在兵部下屬還有車部、駕部、庫部等,主管軍事後勤以及將領調動。

 和樞密院比起來兵部更偏向於後勤,樞密院則負責動腦和觀測全局。否則若是兩權合一,兵部權利太大。

 自古以來皇權出於兵權,除了兵部和樞密院以外所有領軍將領也算一方,樞密院隻負責大的方向和部分決策,而在戰場上有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實際戰事中領兵將帥擁有很大的獨立權,在軍務上三方互相製約形成平衡。

 4.戶部掌管財政大權,負責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戶部內部按照不同地區下轄設立不等司。

 5.刑部掌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主管法律邢獄。

 同時在刑部外單獨設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除了設立刑法以外並無審案權,負責審案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大理寺,而在二者之外又有禦史台監督防止徇私舞弊。並且禦史台不止審理案件還有督察百官之職。

 若有重大案件甚至需要三司會審,由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三司部門共同審核方可定奪。

 6.工部掌管建造工程事項,負責水利、修繕建築、管理屯田等職責,就合作上來說工部和兵部是合作最多的,權能上與戶部有不小重疊。

 在六部之外,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將領的調動和升降首先需要通過兵部決策,然後再經過樞密院審核才能決定。

 若是超過一定級別的權職決策更是需要皇帝親手審核方可決定。

 三省和六部以及樞密院、禦史台之間有部分職責略有衝突,但都在控制之內,也是為了某個部門一家獨大。

 若是某一種權利被某個部門完全掌控就容易變成他們的一言堂,人心最經不起揣測,若是短時還好,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問題。

 不過也不是沒有問題,權能重疊較多會導致時間久了國家機器運轉比較緩慢。

 一些政令需要通過幾個部門確認無誤後才能徹底下達。

 但問題都是慢慢解決的,至少就目前來看方牧覺得現在這些權職劃分暫時是夠了。

 方牧準備以後讓官員和官職這兩者之間盡量擁有“流動性”,不過此事也需好好斟酌才行。

 除了官員以外還有爵位。

 至於爵位的劃分就比較簡單。

 中州不同王朝的爵位有所不同。

 比如秦朝就分二十級: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其他王朝爵位也各有所不同。

 而大永王朝的爵位就參照唐朝的標準。

 一共分為九級。

 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

 天色放晴萬裡碧空如洗。

 幾朵金色的雲朵點綴天角。

 杭州城外升起一座九丈高台。

 高台上一面黑色大旗箏展。

 方家起於江南,興於水澤,故此為水德,旗幟為玄色。

 高台外有數十萬百姓觀禮。

 這其中有朝廷的探子,有其他勢力的眼線。

 但無論來了多少人都老老實實地待在原地觀禮。

 因為......

 轟隆隆~

 整齊震顫的腳步從東邊行來。

 旌旗箏展,一共二十個萬人軍陣從東邊浩蕩行來。

 每一個軍陣前都有一員將領居於前方。

 二十萬虎師面容冰冷,戰意激昂。

 為首諸驍將更是鷹揚虎視,殺氣盈野。

 方牧換上了一身素黑的蟒紋長袍,頭戴金冠,暗紅色的發帶系在發絲間。

 已褪稚氣的臉龐冷靜沉著。

 方牧跟在方天定身側,相比於方牧,方天定穿的是四爪蛟龍黑底長袍,邊鑲金縷細紋。

 方牧身後跟著周侗,童貫。

 再後面是穿了一身正式禮服的小趙雲和張繡。

 其余諸將身份特殊,都位於軍陣之內。

 方臘站於高台之上,包道乙和公孫勝立於高台下方左右兩側,手持絹帛高念祭詞。

 杭州城上空風雲變幻,整個杭州的所有城池、縣城、村落上方漂浮出一縷縷黃中參雜著黑色的氣運。

 公孫勝抬起頭,通過望氣術他看見眾人頭頂浮現一頭盤踞在新宋天穹之上的巨龍被撕裂了一部分身軀。

 巨龍仰天發出哀鳴。

 被撕裂的氣運獨立出來,重新凝聚為一頭小了許多的新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