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唐朝當王爺》第114章 前往並州
  為了讓四女不過早的傷心,李恪在四女面前,還是和以前一般,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恪格外珍惜和四女在一起的時光,每天就陪著四女,除了上朝,哪也不去。

  二月二,龍抬頭,迎富貴的日子,李恪的小院中,卻充斥著離別的憂愁。

  “王爺此番前往並州,一定要把若冰和小婉帶在身旁,讓她倆伺候在王爺左右,妾身和柳姑娘,留在京城,也可放心的等候王爺歸來。”知道李恪,此番前往並州,不帶她們一人,裴若蘭如此說道。

  李恪說道:“本王此番前去,隨行皆將士,無一女眷,帶著若冰和小婉,多有不便。”

  裴若蘭不依道:“若你不帶著她倆,妾身和柳姑娘放心不下。”

  李恪安慰道:“放心,本王有千數夜鷹軍在側,縱是面對千軍萬馬,也是無懼。”

  裴若蘭扭捏道:“妾身不是在擔心這些,王爺血氣方剛,她倆在身邊也方便許多。”

  裴若蘭此語,說的小婉和若冰滿面通紅的同時,心中也是暗自感激著裴若蘭。

  最終,李恪還是沒有同意讓小婉和若冰跟隨。在四女依依不舍之中,決然的離開小院,一身戎裝,向著宮中走去。

  就在昨日,大朝之時,李二撤去晉王李恪,倆部尚書之職,任命李恪為並州大都督,即刻赴任。

  由治安部侍郎,馬周任治安部尚書一職。調並州大都督,李世績回京述職,任商部尚書一職。

  傳說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禦駕親耕”。

  據歷史記載,約從唐朝開始,國人就有過“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唐人已把二月初二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

  李二讓李恪今日離京,未嘗沒有更深層的含義。

  考慮到並州形勢複雜,又有李恪秦嶺遇伏的前車之鑒,為了震懾屑小,李二又抽調了三千禦林軍,歸於李恪手下,伴隨李恪,一同前往並州。

  現在的李二,已經把李恪當做未來儲君培養,很是信任和重用李恪。

  李恪離開之時,李二乘坐攆駕,帶文武百官,親自把李恪送到了明德門之處。

  禦林軍封道,百姓只能在道路倆旁圍觀,如此大張旗鼓的相送,讓百官萬民,都明白了李恪此去,是多麽受聖眷恩寵。

  在一番君臣告別,父子相離,潸人淚下的話語之後,李恪帶著大軍,走出了明德門,向並州行去。

  並州府城,為晉陽城。並州先後有兩個晉陽城。一個是春秋晉國趙氏所建晉陽城,在晉南蒲州附近。

  一個是秦置晉陽城,在今太原。而後一個晉陽城則更為出名,為北方著名的大都會之一。

  李淵就是就是自太原晉陽城起兵造反。

  秦國時置太原郡,治晉陽。從此,“太原”就變成特定的地名稱謂。

  晉陽在漢初為代國都,漢設並州太原郡,治晉陽。後為曹魏並州治、西晉太原國都、前秦都城、北魏並州治、北魏末期實際行政中心、東魏下都和實際行政中心、北齊別都和實際行政中心、隋太原郡治、唐初並州治。

  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晉之金鐵,甲堅而刃利;晉之名馬,其強可恃;晉之北山,其材可取;晉之河魚,可為偉觀;晉之鹽寶,可以利民。

此時的山西,對大唐來說,重要程度,不亞於長安。  由於地理位置的險要,並州山多,關隘多,南有娘子關,北有雁門關,西靠黃河天險,起到防禦作用。佔領了關隘,也就意味著可以逐鹿中原。因此,並州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聽到晉王李恪,即將到並州赴任,整個並州境內的名門望族,都行動了起來。

  看到益州的結局,這些名門望族人人自危,開始抱團取暖起來。

  以太原王家為首,河東裴家和薛家相繼呼應,誓要把李恪孤立起來。

  絕不能讓晉王李恪,像益州一樣,把他們這些名門望族,全部鏟除。

  太原是北方商路最重要的樞紐,是大唐與北方草原往來最頻繁的邊市。

  無論是大唐的商隊北上草原,還是草原的商隊南下大唐,必經太原。

  而太原王家,就是依靠太原的地理位置,經幾十代人經營,發家致富,並躋身於無望七姓之中。

  太原王氏之人,遍布天下,更有不少人身居要職。

  尤其在並州,太原王家,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朝堂,都有著極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現在的並州,名義上是歸於大唐官府管轄,實際上是王家在掌管著太原。

  由於府兵製的緣故,太原王家手中,也養有不少的府兵。

  利潤最豐厚的商業,精鐵,鎧甲,馬匹等生意,全部掌握在王家的手中。

  因此,王家豢養的私兵比起李二的禦林軍來說,也是不遑多讓。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

  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一時。

  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閃耀古今,不勝枚舉。

  在並州的官場之上,王家和裴家之人加起來,以過半數,倆家聯合起來孤立李恪,待李恪來到並州之時,除了隨行的禦林軍和夜鷹軍,可以說是無官可用,無兵可調。

  河東薛氏,也是漢唐時期,屈指可數的海內望族,關西六大姓之一。

  河東薛氏先祖為漢高祖劉邦所封千戶侯薛鑒。

  東漢末年,薛蘭子孫隨劉備入蜀,蜀漢滅亡後遷回河東郡,成為擁有家族武裝和城壘的地方豪強。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河東薛氏由地方豪強發展為文官武將盈門的一流士族。

  河東薛家,現今掌控者三晉大地內,所有的鹽業,其富庶程度,也是稍遜於太原王家。

  薛家的現任家主,薛智墉老爺子,在治賣精鹽之時,李恪與其,也是有過一面之緣。

  薛家此時沒有豢養府兵,其手中的家族武裝,搖身一變,全部變為護鹽隊伍,其家族的護鹽隊,也是遍布天下,細算下來,也是倆三萬之眾,這些人穿上鎧甲,拿起武器,便是強大的軍隊。

  三家子弟,遍布大唐,對益州的種種變化,看在眼裡,雖然心生向往,但輪到他們自己頭上,卻也不想家族自他們手中毀滅。

  因此,三家才會團結一心,暗中結盟,準備與李恪對抗,縱是磕不掉李恪的爪牙,也要讓其無所建樹,不能把並州,改革的也和益州一般。

  並州的這些情況,早已被李恪派出的夜鷹軍,打探的一清二楚,李恪已是了然於胸。

  離開長安,一踏入三晉大地,李恪就帶著四千大軍,直奔河東薛家而去。

  離開長安之後,李恪便命夜鷹軍,不再偽裝跟隨,明展大量的跟在禦林軍之後,於是,本來三千人的大軍,就成了四千之眾。

  一路走來,沿途的百姓,也就是看個熱鬧,大軍過後,指指點點,評頭論足一番,李恪的大軍,不過是成為老百姓茶間飯後的談資而已。

  李恪在益州,大刀闊斧的改革,讓益州老百姓,吃飽穿暖的這些事情,老百姓雖聽過,但都沒有見過。

  古時,老百姓窮苦潦倒,除非逃荒和躲避戰亂,才會出現遷徙。

  其他的時日裡,也就只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祈求老天爺能賞口飯吃。外面的消息,也只是從過往的商人口中得知罷了。

  對於商人把益州,描繪的如同,人間天堂一般,老百姓也就是聽聽罷了,認真當回事的,沒有幾個。

  對於晉王李恪,來並州任職,這些老百姓,對往後的生活,也不會抱有太大的期望。

  因此,也就沒有出現,晉王所過之處,老百姓皆歡呼雀躍的場景。

  李恪率大軍來到薛府之時,薛智墉早已帶著全家老少,結集在門外,等待著李恪的到來。

  看到李恪大軍的到來, 薛智墉忙迎上前去,高呼道:“晉王大駕光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六年未見,晉王如今已是雄姿英發,銳氣畢露啊!”

  知道三家已沆瀣一氣的李恪,看著薛智墉這副作態,也是對其佩服起來。

  怪不得薛家能夠蒸蒸日上,與此人這厚顏無恥的臉皮,和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也是分不開的。

  知道此人的無恥,李恪冷笑道:“薛府的輝煌,別說是三晉大地,縱是我大唐境內,也可以說是聲名顯赫,若你薛府也算寒舍,放眼我大唐,除了皇宮,皆為寒舍。”

  薛智墉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晉王繆讚了,老朽惶恐,不知晉王大駕光臨,所謂何事。”

  李恪撇了一眼這個老狐狸,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怎麽,本王非得有事,才能來你薛府。”

  薛智墉忙惶恐道:“不敢,不敢,老朽得見晉王,惶恐之下,有點口不擇言,語無倫次,晉王能來我薛府,那是我薛府天大的榮幸。”

  李恪卻是盯著薛智墉良久,直把薛智墉看的渾身發毛,才笑著呢喃道:“惶恐,本王有那麽可怕嗎,不做虧心事,不怕夜敲門,薛家主是不是瞞著本王,做了什麽虧心事。”

  聽到李恪如此話語,薛智墉內心一咯噔,心下暗想,壞了,看來晉王是來者不善呐,還是晉王知道了什麽,要先拿他薛家開刀。

  看著李恪身後的四千大軍,三家結盟之時的義憤填膺,早已蕩然無存,隻想著怎樣,才能把眼前這位爺,伺候好了,不對他薛府下手,離開他薛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