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唐朝當王爺》第54章 凱旋
  李恪命劉大力,按照自己管理益州的方式進行管理安西。

  一切皆以大唐之民優先來解決,並告誡劉大力,官府之人可欺壓戎狄蠻族之人,絕不可欺壓我大唐子民。

  交待完一切之後,李恪命將士,把戰死的士兵屍體收歸一處,然後分別進行焚燒處理。

  把戰士們的骨灰分別拿陶罐裝了起來,準備運送回大唐,讓這些英魂們,魂歸故裡。

  李恪親自動手,帶著眾將士在此做碑,紀念為此次戰役付出生命的戰士。

  最前面的一塊大碑,記錄著此次戰役的起因和經過。

  後面密密麻麻的小碑上面,分別刻著陣亡將士的性命。

  待紀念碑全部建造完之後,李恪帶著剩下的十七萬將士走到碑前,專門舉行了祭奠儀式。

  李恪站在隊伍的最前邊,身披一件白色長袍,手中拿著三炷香,對著這些碑,連躹了三個躬。

  然後彎腰,認真地把三炷香插在了碑前的香爐裡。

  然後站直了身子,此時的李恪,淚水打濕了眼眶,眼白有點發紅。

  高聲朗誦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身後的眾將士,身上也或多或少的披著白布,跟著李恪,沉痛的喊出了《秦風?無衣》。

  這些詩句好像是從眾將士的胸中迸發而出,低沉有力,讓聞著淚目。

  此時就不下雨的邏些,天空中也開始飄落著細雨。

  打濕了默哀將士們的衣裳,雨水從發絲流淌過他們的臉頰,和淚水混合開來,洗滌陣亡將士英靈的同時,更加的增添了傷感的氛圍。

  默哀了大概有半刻鍾,李恪大喊道:“逝者已矣,英魂長存。大軍啟程,帶逝去的兄弟回家。

  瞬間,走在隊伍前列,抱著烈士骨灰的士兵,強自收起眼中的淚水,邁著堅毅的步伐離去。

  後面的將士,也邁著沉痛的步伐,緊緊跟隨。

  離開祭奠場之後,李恪給劉大力留下了五萬兵馬,並告訴他,每年的這個時候,都帶留下來的大軍,來此祭奠逝去的將士們。

  安西都護府今後每年此日,定為祭奠戰死將士及英烈之士的節日。

  帶著余下的十二萬人,押解著三十多萬的受俘之人,向益州返回。

  雖是凱旋之師,每個將士的臉上看不到一絲勝利後的喜悅,因為就在前幾天,有不少的兄弟永遠的離他們而去了。

  來時二十萬的大軍,返回之時約五十萬之數。

  別說龐大的隊伍是何等壯觀,單單押運糧草的戰俘都有數萬之眾,蔓延幾裡之地。

  李恪怕吐蕃戰俘,聯合起來叛變,除了押運糧草的戰俘,其余戰俘皆帶著咖杻,就是頭上帶著木咖,把手固定之後,再帶上手銬。

  出征之時,春光正好,陽光不燥,大勝而歸之時,卻是烈焰當空,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

  士兵們還好說,卸下戰甲,一切從簡,輕裝上陣,騎在馬匹上,風吹過,也能帶走其一絲暑意。

  戰俘們則沒有這麽好的待遇,勞累的步行著,還要擔負頭上和手上所帶的咖杻,因此,中暑而死亡著也是不在少數。

  但有中暑死亡者,為了防止滋生疫病,李恪都是命人就地掩埋,掩埋之後,繼續趕路。

  另一邊,

李二在益州悠閑的待了一月有余。  在此期間,益州發生了倆件大事。

  其一就是吐蕃使節團出使大唐,欲求娶大唐的公主,惹得當今聖上暴怒,派大軍征討之。

  百姓們內心雖擔憂著從軍的親人,也熱切的盼望著他們能在沙場上殺敵立功,封的一官半職。

  其二,就是高士廉高太守向李世民請辭。

  李世民以益州之官皆由蜀王李恪任免為由,婉言拒絕了。

  這事在益州范圍內已經傳的沸沸揚揚,滿城風雨。老百姓聽聞後,無不鼓掌慶賀。

  有了當今聖上的默許,看來以後益州的政策不會再輕易發生改變了。

  有不少稍微富裕的百姓,更是殺雞宰豚,慶賀一番,更有甚者,則是奢侈的買上一壇李恪酒廠產的蒸餾酒來喝。

  高士廉其實也不是真想告老還鄉,而是感覺,自己來到益州之後,蜀王所做之事沒有及時的如實稟報李二,感覺自己愧對李二的信任。

  自李二來到益州之後,對自己明顯的不聞不問,更是讓高士廉內疚之意加重不少,最後才下定決心向李二請辭。

  李二在考察了益州一番之後,看著益州的種種改變,又想到李恪手中那二十萬強兵悍將。

  為了天下黎民百姓,放棄了自己心中那一絲的偏念,決定任由李恪發展。

  反正自己現在還正當壯年,假若太子表現不佳,就另立李恪為太子。

  乖巧的紅蓮,給李二當了一月有余的侍女,也是深的李二的歡心,李二念其和李恪的身份懸殊,最後讓程咬金把其收為義女。

  做完這一切之後,也未等李恪返回益州,就帶著禦林軍和程咬金返回了長安。

  另他沒想到的是,才剛剛離開益州,李恪大軍的捷報便是一份一份的傳遞回來。

  幾乎是每天一份的送到李二手中。

  這使得,李二每天趕路之余,就期待著李恪的捷報送來。

  看著這一份份的捷報,李二一路上樂的合不攏嘴。

  每天高興的拉著程咬金,回憶倆人自瓦崗相識的種種場景。

  每天一份捷報,使得李二所過之處,皆知道李恪大軍打了勝仗的消息。

  頃刻間,蜀王李恪便名滿天下,威震四方,好不威風。

  比較有趣的是,關中的百姓還在私下討論著李恪的大軍平定了雅州之事,河東的百姓就在議論著李恪大軍征服蘇毗王庭之事。

  就為這事,百姓們也鬧了不少的搞笑事情,相鄰倆地的人們都在爭論著,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才是真的,其他人說的信息是假的。

  爭論激烈之後,大打出手者不在少數。

  使得各地的牢房都新增了不少因打架鬥毆入獄之人。

  待到李二歷經倆月,返回長安之際,李恪大軍徹底覆滅吐蕃的捷報也傳遞回了長安。

  這下,朝野震動,天下沸騰,百姓無不鼓掌慶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不顧自己有失得體,高興的哈哈大笑。

  當即決定,大赦天下,當即發文,昭告天下。

  除遇赦不赦之罪外,皆刑滿釋放,因李恪大軍打架鬥毆之人,皆放出了囚牢,免去了牢獄之災,真是進也蜀王,出也蜀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