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唐朝當王爺》第51章 踏上征程
  動員完畢以後,接下來就是宰殺牛羊來供奉上天,祈求上天的庇佑。

  隨後點兵點將,檢查好配帶的裝備,帶好輜重糧草,大軍開拔。

  李恪這次出動,為了速戰速決,把益州僅有的五十枚火炮,和五百多個轟天雷和五百多個彈藥一並帶上了。

  不知李恪是忘記向李二展示自己的火炮還是故意的,反正到大軍出征以後,李二也不知李恪還有此等殺傷性巨大的攻城武器。

  這些火炮、震天雷和糧草是一並押運的,為了不暴露在世人眼中,李恪還特地讓人那糧草掩蓋。

  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西出發了,馬匹的鐵蹄踏在這堅硬的水泥路上,發出噠噠之聲。

  在益州大街的倆測,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雖不知這些將士將要去何方征戰,但有不少百姓已經擺好了香案,磕著頭。

  有的在祈求他們平安歸來,這些將士中有人和其沾親帶故。不少的則為李恪在祈求平安,高呼蜀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恪在益州的這五年,那是深的人心,普通百姓們有飯吃,有錢賺,孩子還有書讀,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在李恪的治理下,減輕了百姓的賦稅,只要你勤勞,就不用再擔心自己餓著肚子,幾乎戶戶家中都有了余糧。

  這些人發自真心的為李恪擔憂,萬一蜀王出師不利,接下來的皇子能否像李恪一樣,廉政愛民,這些都是未知。

  直至大軍走出益州城外,滿街的呼喊之聲才停了下來。

  行走間,一片整齊的鐵片加木製的頭盔晃動,頭盔上飄揚的紅纓無限蔓延,放眼望去,滾滾如潮,仿若江流一般。

  盔甲上的鐵片,不斷碰撞,莎莎之聲傳出,把這河流描繪的更加傳神。

  整齊劃一的步伐,如在演奏著一首動聽的凱旋之曲,個個都洋溢著春滿自信的笑容,沒有一絲對即將奔赴戰場的膽怯和恐懼心裡。

  李恪身穿鎏金盔甲,身後披著一個長可及地的披風,身騎一高大的黃驃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好不拉風。

  後面緊跟著六人,張三才、劉大力、薛仁貴、程處默、王富貴和吳根生。

  只有一人比較顯眼突兀,此人就是一身白袍白馬的薛仁貴。

  因為其偏好白色,李恪也特意準許其身騎白馬,身披白袍。

  加上其英武不凡的長相,頗有一絲常山趙子龍的味道。

  剛剛在益州街上,也引得不少花季少女為期奪目,分走了李恪的一半視線。

  其余五人皆是身穿銀色鎧甲,身披灰袍,跨下乘騎黑色駿馬,比較大眾,注意的目光少之又少。

  幾個人都是意氣風發的向著濰州前進,除了李恪,一個個都想著殺敵建功。

  只有李恪是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還自己一個沙場夢。

  浩瀚的鐵甲海洋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明亮的冷光,軍陣中的將士,個個熱血沸騰,身為如此強軍,一個個渾身都春滿了力量。

  三月的天,陽光不燥,微風正好,帶走了行軍的疲憊。

  天空中飄灑的細雨,對大軍的挺進毫無影響。

  軍旗在細雨中垂落下來,大軍仿若收起獠牙的猛虎。

  沿途中,有不少的百姓送來了糧食,渴望著和軍隊中自己的親人說上一倆句貼己話。

  每到此時,軍中的士兵看到自己的親人來想送的場景,都咬緊牙關,把淚水逼回自己的眼眶,邁著堅毅的步伐,跟緊隊伍的步調。

  李恪則是命人婉言謝絕了百姓的好意,讓其站立一旁,目睹著大軍的離去。

  大軍行至半途,與松讚乾布求親的使節團不期而遇。

  使節團看到李恪這軍威浩蕩,如海洋般的大軍,雖不知其是征討吐蕃的大軍,卻也澀澀發抖。

  萬一使節團中有個不開眼的,惹的其中的軍爺發怒,他們這一行人就得團滅。

  使節團領頭的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者,因其會說漢語,被松讚乾布委以重任。

  老者看到了一馬當先的李恪,忙迎了上去。

  謙恭的說道:“老朽自吐蕃而來,欲前往大唐京城長安,為我家讚普向大唐天可汗求親,迎娶大唐公主,這是使節隊伍,阻擋了貴軍的行程,實數意外,還請將軍勿怪,老朽這就為大軍騰出空閑,使其通過。”

  李恪聽到其是松讚乾布的求親使團,不由心下大喜。

  正在為自己大軍征討吐蕃之事發愁呢,這不天助我李恪,這下就可以師出有名了。

  自古至今,大軍出征皆講究師出有名,李恪本打算到了濰州之後,讓夜鷹軍偽裝成吐蕃的士兵,襲擊大唐軍隊,製造借口。

  若依此法,李恪心中著實肉疼,不管是如何演戲,傷亡在所難免,對自己來說,往後只要想起此戰,心中一定是愧疚萬分。

  有了這求親使節團,李恪也不著急了,畢竟多等些時日就能免去將士平白的犧牲,何樂而不為呢!

  遂讓大軍為使節隊伍讓開一條通道,放其過去,並告知使節團代表的老者,大唐的天可汗正微服出巡,逗留在益州。

  老者更是對李恪百般感謝,這位將軍真是好人呢,讓自己少趕不少路。

  李恪則作書一份,讓夜鷹軍的人連夜快馬加鞭的送回益州, 呈於李二。

  其上只有十九個大字“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恪又毫不要臉的剽竊了後世之語。

  收到李恪急信的李世民,在看到紙上的十九個大字之後,心中一陣激動,拿著紙張反覆觀看,來回踱步。

  心中的信念在不斷的動搖,自己還要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天下百姓,讓高明繼續做太子嗎?

  假若自己堅持讓高明做太子,以現在倆者的表現,為了不再讓悲劇重演,那就不得不打壓李恪,不斷的削減其軍權,慢慢的把其幽禁起來,這益州之變也會成為過往雲煙。

  若是立恪兒為太子,放手讓其施展自己的才華,放眼未來,天下各州都會像益州一樣,百姓富足,人才湧出。

  心中權衡了許久,又想起自己的理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了天下黎民百姓,為了大唐江山社稷,李二心中有了定奪。

  在李恪率軍離開益州之後,李二帶著程咬金、眾多親衛,也上街考察了益州的種種變化。

  這益州的百姓,是大唐最幸福的百姓了。

  大街上可以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治安比長安城也要良好。

  百姓雖然還是粗布麻衣,但戶戶家有余糧,不再為生計發愁。

  就連在其它地方比較神聖的讀書學文,在這益州也是普及至深,普通老百姓也能上的起學堂。

  孫思邈的醫館也是在益州城也是隨處可見,老百姓看病也是方便之極,李二都有了一種樂不思蜀的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