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唐朝當王爺》第16章 掌控軍隊
  每個軍帳都噓寒問暖一番,待到凌晨兩點多鍾,李恪才訪問完了所有軍帳,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中軍大帳歇息下來。

  益州的冬天不是太冷,但潮濕的寒氣直往骨頭裡鑽。

  躺倒被窩裡的李恪,感受著這刺骨的寒冷,感覺自己是不是應該找個暖被窩的侍女了,此時的李恪絕對別無他想,純粹的就是想找個暖被窩的。

  第二天,難得的風和日麗,點將台被征作零時的比武擂台。

  李恪找了個木頭腿子,坐在下方觀看。

  眾將士也早早的來到了點將台,看著前方的李恪,改掉了往日的嬉皮笑顏,整齊的站列在後面。

  為了給眾將士一種威懾,李恪第一個派上去的人就是薛仁貴。

  薛仁貴站到台上,雙拳一抱,對台下行了個禮,大喝道:“有哪位將士願上來賜教。”

  手持方天畫戟,白衣扎到腰間,頭戴發髻,倆眉向上橫飛,破有點人中呂布的感覺。

  一個五大三粗的壯漢跑了上去,拱手說道:“在下楊其理,願領教一二。”

  僅僅四個回合,便讓薛仁貴捉住機會,一腳踹下了擂台,震的大地都是一顫。

  眾將士目擊如此結果,都對台上之人欽佩不已,軍人都是崇拜強者,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經過一天的比鬥,李恪的親衛裡僅僅只有一名排長劉澤清因身體不適,被一個叫吳群的人取代。

  畢竟,但凡能成為親衛,都是百裡挑一的好手,又經過幾個月的特訓,在營養能跟的上的情況下,個個都魁梧壯實,比拚後如此結果不出李恪意料。

  至此,李恪是把自己親衛裡,排長以上的所有人都安插在了大軍裡,讓他們各自挑選三百余人進行訓練。

  現今李恪沒有進行軍職改革,雖然自己通過比武,看似公平的把親衛安插了進去,但是肯定有不服的刺頭。

  自己貿然改革,引起動亂,那就得不償失了,等自己的親衛和他們熟悉了以後,能完全掌控自己手裡的軍士以後,再行改革也不遲。

  忙完這些後,李恪來到了生產兵團,會見了王啟明。

  王啟明不愧是眾人推選出來的團長,在李恪到來之際,已經把這倆千余人分成了三撥,並各找了一個領頭的,在那等候著李恪的到來。

  李恪看到如此陣仗,頗感滿意。

  最後,選擇農活的有六百來人,這些人都是傷殘或年齡接近六十歲左右的。有五百來人選擇了養殖。

  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生產兵器,這些人幾乎都是剛剛四十五出頭,認為自己還有發揮余熱的能力。

  李恪囑咐王啟明對這些人一一登記在冊。

  鼓舞人心的對這些人說道:“諸位將士,你們進入了生產兵團也別灰心喪氣。”

  “本王認為,生產兵團和其它兵團一樣重要,我大唐現在剛剛開始修養生息,武器裝備不能人人都配備齊全,上了戰場傷亡就會很大”

  “你們來到生產兵團裡,剩余的裝備就可以把他們全副武裝起來,戰力不會降低多少,你們這種奉獻精神也是非常偉大的。”

  “他們損壞的武器,你們就有時間可以為他們及時修複,你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怎樣改進武器,讓他們順手,發揮出他們的實力,你們比那些工匠了解。”

  “本王會請來我益州郡內的所有工匠,教你們如何打造的同時,你們也可以給他們提出改進意見。”

  “在這裡,

本王給你們承諾,若你們之中有人能研發出對大軍打仗有利的武器,本王親自向父皇請奏,給你們加官進爵。”  激發起眾人的鬥志後,李恪命張三才去大量的收購六畜和農作物去了。

  源源不斷的鹽巴賣出去換成錢財,李恪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銀子,緊要任務是兌現自己的諾言。

  自己的諾言要是兌現了,何愁軍心不歸。

  豎日,李恪隻帶了劉大力等十幾個親衛離開了軍營。

  同時,把侯佩玉四人讓王富貴帶了二十幾個親衛軟禁到了蜀王府裡。

  薛仁貴暫時在軍營裡帶兵操練,除了張三才帶領的采購人員,不讓任何人進出益州府兵衛。

  無聊的李恪帶著這十幾個人開始了微服私訪。

  沿途的風景,讓李恪的心揪了起來,到處都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場景。

  百姓們那麻木的眼神中沒有一絲對生活的向往,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一天,李恪來到了火井縣,這裡的人們以熬鹽為生,相比於其它地方,還算富裕。

  不同於其它地方,街道上來回穿梭的人群臉上都掛著一絲笑容,街邊口叫賣聲,也是不絕於耳。

  看到這,李恪也是趕走了幾天下來心中的陰霾,看著這一切,頗感欣慰。

  畢竟這裡的鹽巴,都是被李恪收購,這裡的人們可以談笑風生,也有他李恪的一點功勞,果然是商業富民。

  不知不覺間,來到了火井縣縣衙,周圍正圍著一群百姓聚精會神的看向裡邊,有的還竊竊私語。

  好奇的李恪上前一看,才明白過來,裡面的縣令正在審案。

  第一次看見審案的李恪,頗感好奇的駐足了下來,也湊湊熱鬧。

  周圍的人群看著身穿錦衣的李恪一行人後,都不自覺的趨避開來,給李恪讓出了一個小的縫隙。

  只見大堂上坐著一個年過半百,身材略顯瘦弱的縣令,那官服穿在他身上卻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

  十六個衙役分列倆邊,每人手裡都拿著一根水火棍,嚴肅的站在那裡。

  聽著周圍人群的議論,李恪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是有一村民丁三四在狀告本村秀才丁所明。

  狀告其雖飽讀聖賢之書,卻不行聖賢之禮,最後家道中落,成為青皮。

  其父生前將村東四畝二分良田以三十貫錢賣給了原告丁三四,但在丁所明父親死後,丁所明耍無賴,死不認帳,丁三四無奈之下,把丁所明告到了縣衙。

  縣令看了丁三四的狀紙後問道:“你說丁所明父親生前把地賣給你,可有證據,可有地契,可有裡正作證。”

  丁三四趕忙從懷裡掏出地契,遞給縣令說道:“這是小民和丁所明父親私下買賣的,當時並無裡正作證,只有地契,不過寫地契的時候,有小民幾個好友作證。”

  丁所明這時卻斯斯文文的說道:“非也,非也,純屬子虛烏有,子虛烏有,此等下作小人之語,不可信乎。”

  堂上的縣令略一思索,眉頭一皺的問道:“你家這塊地所在何處啊?”

  丁所明眼珠轉了半天,才猶豫的說道:“回稟大人,在村南。”

  這話一出口,堂外的幾個農民就哈哈大笑起來。

  縣令嚴肅的說道:“肅靜,堂外之人,不得喧嘩。”

  丁三四急忙說道:“大人,堂外幾個大笑之人,皆是小民好友,當日買賣之時,他們皆在現場,可以為小人作證。”

  於是縣令把幾人傳喚到了大堂之上,在看到李恪的那一瞬間,李恪感覺這縣令發怔了一下。

  李恪確定和此人素未平生,看到縣令發怔也沒在意,以為是看到幾人著裝打扮的緣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