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歡呼,領獎台上,手拿獎品的一級消防士李若雷神情凝重。
自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隊開展“集中訓、集中考、集中備”活動以來,特勤大隊結合訓練科目組織比武競賽,在剛剛結束的水泵架設與撤收技能比武中,特勤大隊一中隊班長李若雷帶領小分隊以5分48秒的成績奪魁。
原本應該歡呼雀躍,可此時此刻,李若雷腦海裡卻閃現著另一個訓練數據:5分20秒。這是他們在訓練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比這次比武要快28秒。
“比武奪了冠,卻比平時訓練最好成績差了這麽多,是該高興還是該反思?”班務會,李若雷把問題擺到了桌面上,帶著大家回顧比武場上意料之外的3個瞬間。
首先是在比武過程中的轉場階段。進場整隊後,擔任考官的大隊長周毅仁臨時宣布:參考人員必須在開始計時後才能拿取裝備。按照實戰要求,水泵小分隊只有在任務需要時取裝操作,平時和常規滅火分隊一樣攜帶常規滅火機具參與滅火戰鬥。之前訓練中,大家都習慣了先把水泵及相關配件從車上取出來再按照操作順序依次擺好,聽到開始的口令時便直接上手操作,所以這個規定,讓他們多用了8秒鍾。
然後是在水帶連接的過程中。考核員檢查了每個連接口,其中第三和第四節水帶的連接處沒擰緊有漏水的現象,造成一次失誤加時扣分!
最後一個瞬間,發生在比武臨近尾聲時。當時,分隊隊員們體力已經透支。在水槍頭出水的那一刻,考核員下達戰場撤收命令,要求所有工具配件都拿上車擺放原位,並快速撤離。這一命令讓大家慌了神,因為分隊很少練習在裝備操作完畢後直接上車,平時都是保養以後再整齊的擺放到車上。李若雷最先反應過來,讓隊員將裝具逐個遞給他,一人挑起了“大梁”。
“一次次耽誤時間,累積起來最終慢了28秒鍾。”李若雷的話語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每名隊員的頭上。雖然沒有影響比武的排名,但與平時最好成績相比,他們已經慢了很多。
“此次奪得冠軍,只能說明比其他參賽隊我們發揮得要好一些,並不表示在戰場上我們是合格的。”李若雷一語指出問題要害。
隊員們紛紛反思,還是平時訓練沒有按實戰要求組織,所以才會在比武中準備不足延誤了時間。
隨著反思不斷深入,大家認識到:平時訓練與比武競賽中的差距,不僅僅是操場與賽場的差距,更反映了操場與戰場的距離。從某種程度上講,找準這28秒的差距所在,可能比奪得冠軍更有用、更重要!
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在激烈的討論中找準了問題的症結所在,也讓一個練兵備戰課題浮出水面。
如今,我們從操場到戰場的距離有多遠?
——推進實戰化訓練,盡可能多一些“意料之外”
拿了冠軍,還要做“檢討!”
這一舉動在大隊上下引發了強烈反響。大隊長周毅仁把李若雷和參賽隊員反思的問題掛到了公示欄上,並反饋了支隊集訓領導小組。兩張問題清單上,他們列出了20多條問題——
平時的訓練條件和比武條件的設置有一定差距,參賽隊員有一些不適應;平時訓練中存在重體能輕技能的現象,與實戰要求仍有差距;實習消防員缺少比武和臨戰的經驗,存在緊張和應變能力弱的問題……
采訪參賽隊員時,他們提得最多的兩個詞就是“緊張”和“意料之外”。
細細品味這兩個詞,發人深思:比武場上的意料之外,源自於平時訓練的意料之中! “森林火場瞬息萬變,一分鍾甚至幾十秒的延誤就可能影響甚至決定戰鬥最終的走向,乃至威脅到隊員的生命安全。我們只有在今天的訓練中盡可能設置意料之外的內容,才能在明天的戰場上收獲更多的意料之中。”特勤大隊階段性比武總結會上,政治教導員歐陽俊宇一番話引發了全體指戰員共鳴。
在日常的水泵訓練中,不少消防員習慣了將裝備取下按照順序擺放整齊以後再操作。他們未曾想到,火場上大火可能會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時間節點爆燃,這些不經意的習慣會使參戰隊員在實戰中手忙腳亂,因處置不及時錯過最佳滅火時機。
在水泵架設與撤收過程中,不少消防員的專注點僅限於如何更好更快地將水泵連接出水。殊不知,出水後的撤收裝車撤離等訓練,也同樣十分重要。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兩者包含著戰場上勝與敗的辯證法。對此,特勤大隊周毅仁感觸頗深。
在2020年3月31日祿勸翠華鎮火場,周毅仁帶大隊60名隊員負責采取“泵車結合”的戰術阻擊火場南線明火越過防火公路向北蔓延。可是火場上的變化永遠都在意料之外,突如其來的樹冠火加上風向突變,水泵無法壓製火頭,周毅仁立即下達撤離命令暫避火頭。許多參戰隊員卻在此刻慌了神,沒有將水帶連接口打開就硬生生拽著四五根連接在一起的水帶避險,導致管內水無法快速排出,大大增加了與地面的摩擦力,行動緩慢。周毅仁和班長王周浩當即衝上去將水帶從第四節第二節處斷開,管內積水加快流出,水帶變輕了,人也跑得快了。
戰後,周毅仁反覆深思,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拉直問號的最好辦法,就是盡可能地多組織一些意料之外的快反訓練。為此,他們在集訓期間都會設置各種臨機科目,讓參戰隊員在難局、危局、險局中求突破。
——演訓的“演”不是表演,而是真正進入戰鬥角色
“老班長”兩遭“滑鐵盧”!
這段經歷,讓直屬大隊班長周建華深有感觸:“平時訓練不同於演習,演習又不同於實戰,這中間的差別著實不小。”
“集中訓、集中考、集中備”活動開展之初,集訓領導小組開展了一次“摸底”考核。在班組滅火作戰演練過程中,直屬大隊一中隊周建華按照之前的訓練將二班人員進行編組分配。不料考核員臨時打亂編組,將滅火裝備進行隨機分配。這一舉動周建華並不意外,因為在日常訓練中交換裝備進行操作是常態。可他萬萬沒想到考核員剛下達開始的口令時,一名實習消防員背負的風力滅火機怎麽也啟動不了。周建華心中已有答案,考的不僅僅是班組滅火戰鬥,還有裝備檢修!因為那台啟動不了的風力滅火機是他的主戰裝備,他有信心,自己隨時檢查保養的裝備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有人動了“手腳”!
“檢修裝備!”雖說聽到了班長提示,但實習消防員趙洋卻一臉茫然。周建華無奈只能放下自己的裝備,過去將風力滅火機拆開,油路沒有問題,火花塞的位置卻被塞了一團棉花。雖說故障已經排除,扣分卻在所難免,暴露出來的問題顯而易見。
好不容易開始撲打火線,天公不作美,風向突變,原本鋪設的火線變成了逆風火,人員根本無法靠近,整個班組只能遠遠看著火線在大風的作用下被慢慢燒光。打火頭的攻堅班變成了清理班,一次班組滅火考核變成了清理看守“表演”!不少人抱怨“怎麽不按照套路出牌!”
“滅火演練的關鍵在於參戰隊員是否真正的‘入戲’!”采訪中,考評員告訴記者:“現在的滅火作戰演練,我們盡可能的將環境構設得越來越逼真,需要處置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但是還有不少消防員在演習中‘出戲’!”
“出戲”的原因在哪?“老班長”周建華深刻反思後說到:“以前演習流程比較固定,甚至風往哪邊吹,火線往哪燒都大同小異。而這次演習的不定因素卻超出了我們的意料。裝備故障,風向突變,火勢爆燃,這些火場上都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在演習中卻成為了我們奪冠的絆腳石。太刻意在乎演習流程導致我失去臨危應變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沒有將自己真正的融入到戰鬥角色中去!”
如何讓指戰員真正“入戲”?
——縮短操場到戰場的距離,必須把“戰”的思維滲透到“練”的方方面面
“奪冠從來不是練兵備戰路上的終點,打贏才是。用實戰思維來抓好日常訓練和戰備才是最應該重視的。”該支隊支隊長李孝忠說:“要將實戰化標準不斷提高,打破以往訓練方法和環境單一的慣例,從營造逼真實戰氛圍,構設複雜訓練環境,貼近實戰需求緊抓練兵備戰,將操場打造成‘準火場’,是我們此次集訓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的。”
以往,為了追求更好的成績,有的中隊會將演練火線鋪設單薄一些,以便能夠盡快撲滅;有的會將考核場地盡量填平;有的會將水泵吸水管提前灌上水,方便盡快出水……這些由賽場思維帶來的弊端陋習,如今漸漸地被趕出了訓練場。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各級指揮員通過不間斷地設置各種實戰場景,盡可能讓參訓隊員仿佛置身火場。這些細微的變化,折射出該支隊指戰員思維的轉變,也讓人看到廣大基層指戰員從“素練之卒”到“能戰之兵”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