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洪荒星辰道》869 先天5太
,洪荒星辰道

話已至此,已經沒什麽好說的了,最後留下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子儒就憤怒的離開了魯國。

接下來,因為身份的緣故,子儒無論到了哪個國家,其國主對祂皆是以禮相待,照顧有佳,讓人挑不出半點的不是來。

可這非是子儒所求。子儒來此,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說,以禮儀、仁義為本,內聖外王,以成大同社會。

可奈何,子儒此法雖然有用,但卻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故而,諸國君不取也。

他們更看重兵家、法家等學說,足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從而問鼎諸侯霸主之位。

儒家不被國君所喜,卻備受一些年輕人的推崇,為此,子儒便多了很多追隨者,隨他一同遊歷諸國。

久而久之,這些追隨者便成了子儒的弟子,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弟子越來越多,號稱有著三千弟子,皆是人族的精英。

如此一來,儒家雖不被諸候國主所喜,但也因門下弟子眾多的緣故,儼然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但也因為儒家勢大的緣故,惹來的很多人的不喜。就比如一個楊朱的人。

他非常的看不慣儒家,認為儒家的舍己為人,決不可取。

楊朱的理念,與儒家完全不同。儒家以仁為本,可以舍己為人。但楊朱的理念卻是“貴己”、“重生”,也可稱之為“為己”。

楊朱言:“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世人皆道楊朱一毛不拔,卻是曲解了楊朱的意思,完全忘了下一句。讓我損害別人為自己牟利,我不乾。

也就是說,楊朱認為,不能損人利己,也不必舍己為人,而且他號召大家都不要損害別人,也不要舍己為人。

只要人人治內貴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視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而且,楊朱反對事事法先王,在他看來,一味的舍棄當今的人而去讚譽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讚譽枯槁的死人骨頭一樣。

這樣的觀點,在人族可謂是語出驚人,畢竟當世的主流,還是以堯舜禹等先王為聖人,並且厚古薄今,以主張效法先王聖人。

可是楊朱不這麽認為,他主張建立新的社會,而這個社會的基本原則是“為我”而不“侵物”。

即他的“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實,在楊朱的主張中,兩個方面都是核心,人人都不應該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應該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

基於此,楊朱認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人們不應該輕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應該侵犯他人的生命。

所以,楊朱強調極度的個人利益,而不注重國家的利益。這種思想,最終演變成了無君論,為當世所不容。

除“貴已”以外,楊朱對於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

楊朱認為,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人生下來有賢愚、貧賤之異,但人死後一切都歸為腐骨,這時他們就已經沒有什麽區別,就算是蕪舜與桀紂也沒有什麽不同。

既然如此,楊朱也就提出他的“全性保真”之道。

所謂“全性”,就是“生既有之便當全生,物既養生便當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羨壽,聚物而累形”。

人活於世,要順應自然之性,只要有“豐屋美服,厚味姣色”就可以了,不要貪得無厭,過度重視物質享受。

而所謂“保真”,簡而言之,就是保持自然賦予自己的真實純粹的本性。

“自縱一時,

勿失當年之樂;縱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縱心而遊,不逆萬物所好;勿矜一時之毀譽,不要死後之餘榮;不羨壽、不羨名、不羨位、不羨貨,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世人只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可後一句,卻少有人知曉,取一毫而損天下,亦不為也。

不拔一毛,不取一毫,這才是真正的楊朱。

……

…………

楊朱的理念,在如今的時代可謂是極為超前的,並不被統治階級所接受。但也不是說沒人接受。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都能以最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能照顧好自己,不去傷害他人,就已經能算是一個好人了。

故而,一些人倒是頗為認同楊朱的理念,但主流卻是不認同,認為楊朱在妖言惑眾,皆是無稽之談。

無君論,在這個君主當道的時代,如何能發展的起來?一時間,楊朱就成了眾多諸侯國主的眼中釘,肉中刺,隻覺得這人的理念非常危險。

但楊朱他完全不在乎啊!

他乃是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那些諸侯國主就是再看不順眼祂,也拿祂沒辦法。而楊朱,也不會在乎他們的想法。一群螻蟻的想法罷了,有什麽值得關注的?

眼下,楊朱的眼裡,唯有成道。

……

…………

楊朱學說興起之後,又有墨家學說隨之崛起,這墨家學說,又與楊朱學說的理念不同,完全可以說是孑然相反。

墨家為墨翟所創,他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

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創始人為墨翟。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

墨家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侵略戰爭,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掌握自然規律等。

這等樂於奉獻的精神,對於各人的品德要求極高,其理念,更是與楊朱學派的“貴己”、“重生”完全相反。

墨家啊,講究奉獻。

除此之外,墨家的學說,也與儒家嚴重對立。

墨子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人,他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鄉,滔滔的黃河奔流東去,墨子決心出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曾經有過的榮光。

說來,墨翟也曾在儒家學習過一段時間,稱道堯舜大禹。

但後來因為不滿儒家的學說,便另立門戶,創造一對立的學問,在各地聚眾講學,以激烈的言辭抨擊儒家和各諸侯國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下層士人開始追隨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派,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

墨家是一個極為理想化的組織,內部人員皆是具有極高的道德水準,堪稱道德模范。

也正是因此,很多有識之人斷定,墨家根本維持不了多久。太過理想化了,這世上,哪有這麽多的道德模范。

墨子在世時還好,可若等墨子成道離開,這墨家離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

…………

儒、墨、楊朱等學說爭鬥之時,人皇城外,卻是來了一個年輕人。這人名叫列寇,也是一位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

此刻,他來人皇城,正是為了拜見太上老君,也就是鴻鈞道祖。

也不知列寇用了什麽神通,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守藏室。

步入大殿,列寇恭敬的行禮道:“列寇特來拜見老師,還望老師出來一見。”

這人,知曉鴻鈞道祖的身份。

若非如此,列寇應該口稱師兄才對,或是叫一聲道友才對,畢竟,太上老君與祂同輩,無論如何也當不起一聲老師的稱呼。

也唯有鴻鈞道祖,方能有資格被大神通者稱一聲老師。

“是你啊,也是,在貧道的眾多弟子當中,唯有你是最特殊的,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跟腳非凡,手段逆天,確實有辦法看穿貧道的偽裝。”

鴻鈞道祖從暗處走出,看著列寇徐徐說道。輕飄飄的一句話,若是傳出去,足以使得三界震動。

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

這列寇竟是先天五太所化,也難怪風紫宸找遍了洪荒,也沒發現先天五太的蹤跡,原來祂早就化形而出,以先天神聖的面目行走於世。

“你來找貧道,是想向貧道詢問混沌之事嗎?”鴻鈞道祖看著列寇,繼續說道。

點了點頭,列寇笑著說道:“果然瞞不過老師,弟子卡在半步混元的境界,已經有數千萬年了,卻感覺始終差點什麽,以至於遲遲無法突破。可如今,中央神州一行,弟子觀這世道混沌一片,隱隱有所觸動,終於發現自己欠缺什麽了。”

“先天五太之道,即是混沌向天地轉化的過程,也是宇宙形成的過程,弟子雖然已經領悟五太之迷秘,但仍舊無法看破混沌,這才使得自己的大道有所缺陷,無法成就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

“恰好,弟子以法眼觀看中央神州,想要看看自己的成道機緣究竟在哪裡,可熟料,這成道機緣沒看到,反倒是意外發現了老師的蹤跡。”

“念及心中的疑惑,弟子這才鬥膽過來拜見老師,以求能在老師這裡尋到答案。”

說完,列寇對著鴻鈞道祖又是恭敬的一拜。祂有預感,此次前來一見鴻鈞道祖,正是祂的機緣所在。

陷入迷茫狀態的祂,眺望中央神州,準備一緩心中的鬱悶,可誰想,這一眼,就讓祂看到了鴻鈞道祖的蹤跡。也是那個時候, 祂就知道,自己的成道機緣到了。

至於列寇是如何發現道祖的,倒不是祂的手段逆天,直接看穿了鴻鈞道祖的隱藏,而是道祖主動暴露出來的。

鴻鈞道祖偽裝成的太上老君,雖然堪稱天衣無縫,但也是有一個致命破綻的。那就是祂的境界比太上老君高,且沒有作任何的掩飾。

也就是說,只要用心,就會發現這個太上老君是假的。然後,略一思索,就能猜出祂的真實身份。

以鴻鈞道祖的修為,如何發現不了這個破綻,可祂還是堂而皇之的漏了出來,這不就是故意的嗎?故意讓人發現祂是假的。

至於鴻鈞道祖為何這麽做?

列寇覺得,這是鴻鈞道祖特意送給祂們的一場機緣,只要發現道祖祂老人家的真正身份,便可來此向祂問道。

列寇是這麽想的,祂也是這麽做的,所以,祂就出現在了此地。

而事實也證明,列寇的猜測是對的,鴻鈞道祖就是故意如此。

笑了笑,鴻鈞道祖說道:“沒什麽鬥不鬥膽的,貧道在此的目的,就是為了等你們上門,好為你們解惑。”

說話間,鴻鈞道祖從守藏室裡抽出一部先天道經拿在手中,將其放在了列寇的面前,朝祂說道:

“你的問題,其實勾陳已經有了答案,這部《太易道經》,就是勾陳所創,闡述了太易之道與混沌的關系。”

“你且看看,這本書對你是否有用。除此之外,勾陳還寫了《太始道經》、《太初道經》、《太素道經》、《太極道經》、《論五太之變》,《天地歸元》、《混沌五易》等與先天五太有關的先天道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