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扶亂唐》第五百六十二章 宰相的心思
劉晏這些年的的確確也是這麽做的,只不過越發是到了晚年了,他就越是有那麽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

 對於這麽一個有著赤誠之心的人,李倓當然不能吝惜自己心裡面裝著的那些個東西了,當時就侃侃而談了起來。

 既然劉晏是個把持內政的人才,李倓當然就要把自己知道的內政的事兒全部都告訴了劉晏。

 畢竟到了劉晏這個歲數了,他對於時間上能夠產生的緊迫感肯定是要比李倓強的,大唐的內政在他的手裡面,應該是會走上一個正確的軌道的。

 其實李倓知道,到了這個時候,大唐經歷了這麽長時間的發展之後,其實內政體系已經有了一個十分明顯的框架了。

 早現如今已經實行了超過百年的三省六部製的政權系統中,決策與行政分離已經完成並成熟,具有決策性的中書省和門下省在性質上已大不同於魏晉時期,不再單純是皇帝的秘書、谘詢和侍從機構,而是一個獨立於皇權之外的決策、發令系統。

 原來作為宰相機關的——尚書省,職掌和權力也發生了分化,尚書省的決策權轉移到中書省和門下省,行政權保留下來,尚書省向職能化方向發展。皇帝則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大唐前期,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和尚書省的長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到了李世民當政的時候,由於中書令、侍中的名位較高,因而不常設置。宰相在政事堂討論國政,參加政事堂會議的人開始為三高官官,後來由皇帝指定參加政事堂會議行使宰相職權的人。

 以本官加上“參預朝政”“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等名義,作為實際上的宰相。宰相辦公的政事堂會議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決策機關,一切軍事大政都在這裡商定,最後由皇帝裁決施行。

 到了高宗以後,則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三品”行宰相之職。集體宰相製形成了。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員品級不一定很高,因而進退較易,在使用上顯得便利。群體的宰相,協同議事,分工合作,互相監督,提高了辦事效率。

 集體宰相製既有利於發揮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帝的權力,所以直到現在還被沿用著。

 不過這所謂成功的三省六部製也並非一直都是那麽順溜的,開元以後,中書、門下兩高官官兼任六部尚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六部官員拜相出席政事堂會議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原本由尚書都省會議裁決的政務,也就逐漸移至政事堂裁決。

 甚至出現了姚崇以中書令的身份牒汴州刺史倪若水進行滅蝗之事。開元四年,汴州刺史倪若水抵製姚崇領導的滅蝗工作,姚崇乃牒報若水,強令其采取滅蝗措施。

 雖然說姚崇和宋璟這樣的人物對於大唐的發展起到的是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任何一個皇帝願意看到的,特別是李隆基這樣自視甚高的皇帝。

 由於這個轉變是唐代政治制度不斷演進的結果,而且許多體制結構和運行機制方面的關系都沒有隨著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就徹底改變。

 在開元、天寶年間還處於一種模糊不清的過渡狀態,所以當時人們並未對此予以特別的關注。《唐六典》編撰完成於開元二十五年,盡管其中有的地方體現了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之後的體制特點,但沒有關於這次體制變革的正面記載。

 造成這種情況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還與李林甫等吏治派官僚與張說、張九齡等文學派官僚的分歧有關。

 總之到了這個時候,這樣的所謂分歧已經算是不複存在了,李倓牢固的掌控著大唐,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大不過李倓。

 所以現在的大唐,其實李倓的權力依舊還是至高無上的,而且不管是張巡還是劉晏還是都想要保持這個現狀的,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關系,和君臣是誰是無關的。

 李倓這回對於劉晏倒是一點都沒有藏私,幾乎是把自己的老底都快要告訴了劉晏了。

 當然,劉晏也是十分受教,李倓越是告訴他的多,他就越是意識到了之前李倓真的是一直在藏拙。

 人家明明就是有能力在內政這一塊好好的領導著你,而且你多半還必須得聽人家的,最終人家卻對你放權了。

 “陛下啊,大唐要是沒有了我劉晏,那自然還會有更多的人才湧現出來,但是大唐要是沒了陛下,現在是什麽樣都不一定了,陛下才是所有大唐子民的恩人啊!我自小便是十分的聰慧,對於這朝堂上的事兒和天下的事兒都能看清,唯獨是陛下,是我這數十年來唯一佩服的人!”

 喝了幾杯李倓賜給他的酒之後, 劉晏的情緒就稍微有點上來了,他對著李倓就是一頓誇啊,跟之前那副清高的模樣那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了。

 不過李倓知道,他這個時候說出來的應該都是真話,李倓自然也是陪著他喝了不少,索性就直接把劉晏給留在太極宮裡面吃飯了,畢竟張巡他們都已經不知道在這吃過多少回了,但是劉晏顯然是來的少一些。

 這一頓飯,李倓和劉晏足足吃了兩三個時辰,就算是比後世自己跟哥們們喝酒的時候時間還長。最終李倓還是讓禁衛把劉晏給送回去的。

 李倓知道,也許對於劉晏來說,這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但是自己是真不能跟他走的太近,這是君臣之間都要遵守的東西。

 李倓只有對臣子們有著自己應該有的遠近,對於所有人才都是最好的。

 李倓知道,自己說出來的那些個東西,到了劉晏的腦袋裡面是肯定能夠變成不錯的政策和想法的,李倓也基本上能夠同意那些想法,這樣一來,自己也算是為大唐做了貢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