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神筆從項羽始》第325章 楊6郎楊延昭
末了,寇準又指出,兩軍對壘,打的就是士氣,現如今尚未接戰,切不可提遷都之事!
 陛下您若南去,北地的人心可就崩潰了!
 遼人乘勢而入,兵無戰心,士無歸屬,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呀!”
 寇凖的意見終於阻止了宋真宗想要逃跑避敵的主張。
 但是,寇準也深深的知道,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而在戰術上,必須得重視重視再重視!
 因此,他多管齊下,連各州府的大牢裡邊,也不願意放過!
 這才有了,丁昊在崇安府大牢之中被人留意之事。
 本就不是窮凶極惡之徒,犯的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再加上,現如今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妥妥的,一顆好苗子呀!
 寇準聞報之後,立即便命人前來提人了。
 當然啦!到了東京汴梁城之後,少不得肯定還得再甄別、考較一番。
 明白了這一切的丁昊,那真是相當的慶幸啊!
 還真應了那句話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依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誰能想得到?一場牢獄之災,他竟然能夠得到如茨機遇?
 甄別與考較,丁昊當然不擔心!
 以他現如今的才學,無論是文的還是武的,只要有機會,必定能脫穎而出!
 從崇安府到東京汴梁,路途著實不遠。
 帶人前去東京汴梁,可不比飛鴿傳書,快馬加鞭也走了十多。
 到了東京汴梁城之後,丁昊被安頓在了禁軍殿前司轄下的一處軍營。
 宰相寇準也並沒有第一時間出現。
 正當丁昊鬱悶見不到名臣寇準之時,他卻見到了另外一個歷史名人。
 楊延昭,楊家將中金刀楊令公的六子,也就是楊六郎!
 只不過這終究不是演義,當丁昊與楊延昭混熟了之後才知道,楊延昭並非如楊家將中所描寫的那般,乃是楊繼業的六公子。
 在這裡,他乃是金刀楊令公的大公子。
 也確實有個兒子叫楊文廣,但卻沒有楊宗保,既然沒有楊宗保,當然了,就更不會有穆桂英了。
 此時,是公元1003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
 楊延昭現如今官居殿前司副都指揮使。
 至於,楊延昭的手底下到底有沒有一個雷死人不償命的金槍班?丁昊還真是不得而知!
 之所以將丁昊帶來此處,應該是寇準交代過的。
 無非就是想測試一下他的真實實力。
 有了霸王項羽,以及江東霸王孫策的人生經歷,現如今的丁昊騎馬衝陣,自然是不在話下。
 再加上,他自身力量加持已經達到了80,即便就是在這京中禁軍殿前司,那也妥妥的是一員猛將。
 實力是硬梆梆的!
 自然就猶如錐在囊中,沒幾便脫穎而出了。
 丁昊的脫穎而出,碰巧就被楊延昭注意到了!
 英雄惜英雄!楊延昭是一員猛將,對表現如此搶眼的丁昊他立即就有了興趣!
 手癢之下,兩人少不了一番切磋。
 楊延昭的楊家槍法果然名不虛傳!
 然而,丁昊自身武力值加持到了80之後的蠻力,已經足以彌補他在武藝之上的劣勢。
 如今三十多歲,正當壯年的楊延昭猶,如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過的璞玉,一下子就將楊家槍法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禁忌,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死活也要將楊家槍法傳給丁昊。
 至於師徒名分,怕丁昊有為難情緒,楊延昭壓根連提都未提!
 兩人一見如故,丁昊素來敬重忠義之人,對楊家將自然是極為推崇的!
 此時的他,尚未搞清楚這楊家將到底是不是正史?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投緣,且惺惺相惜。
 幾日之後,從楊延昭的口中,丁昊知道了朝中的一些變動,以及宋遼兩國的一些軍事部署。
 寇準,自從力主宋真宗南遷之後,為了消除王欽若對宋真宗的影響,使了個手段把王欽若從宋真宗身邊趕到了雄軍,令其到前線去直面遼軍了。
 用心良苦啊!寇老西估計是想練練王欽若的膽!
 與此同時,寇凖還派探子到前線去偵察敵情。
 根據對敵情的分析,老寇制定了一套抗敵方略。
 他指出:“目前敵人已至深州、祁州以東,我方大軍在定州及威虜等地,東路別無駐軍。
 應一面調雄軍步騎萬人,駐守貝州,派孫全照指揮。
 另一方面應招募民兵,深入敵後,襲擊敵人據點,兼以打探敵情。
 這樣就可以振奮軍威,安定人心,打亂敵饒軍事部署,並可與刑州和沼州的軍事據點構成犄角之勢,以便攻守。
 萬一敵騎南下攻入貝州,應立即增援定州,向東北進攻,牽製敵人後方,使敵兵不敢縱深作戰。”
 同時,寇凖再一次提出,宋真宗必須禦駕親征!
 他直言不諱地對宋真宗講:“為了鼓舞士氣,爭取這一場戰爭獲勝,陛下您,必須渡過黃河,親自率軍指揮。”
 寇凖一方面同妥協派鬥爭,一方面積極備戰。
 他派冉河北把農民中的青壯組織起來,加以訓練,發展廂兵隊伍。
 並規定:河北廂兵殺敵,所在官軍應給以聲援。
 廂軍中有殺敵立功者,同樣應給予獎賞。
 另外,寇凖還派人攜帶錢物慰勞河北駐軍,並出銀三十萬兩交給河北轉運使,用來收購軍糧,充實軍資。
 得知這一切之後,丁昊對寇準的佩服更甚。
 丁昊當然知道,以戰促和的檀淵之盟,乃是寇準一力促成的。
 這一盟約奠定了北宋此後三十余年的和平穩定。
 雖然北宋後來在軍事上越來越孱弱,但這與寇準無關。
 寇準的出發點是好的,和平共處,休養生息,或者是臥薪嘗膽,以圖有了壓倒性的優勢之後再戰。
 怪隻怪,此後幾任皇帝實在是太過於窩囊!
 若是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能夠得以貫徹,北宋絕對不會那麽快就滅亡!
 徽欽二宗也絕對不會落得個雙雙被俘,坐井觀的下場!
 也許是終於忙完了戰前的一切部署,寇準寇大宰相,終於有時間前來鑒定他所命人在各州府大牢之中發掘出來的這些人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