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滅宋》第261章 民變
大遼皇帝在開封的訪問持續半個月,然後由中山王護送啟程北上,沿途一路訪問各處城市,又慢吞吞花了一個月時間才走到燕山,然後被他叔祖母接入燕王府。

 以後大遼朝廷就借居燕山了。

 反正他叔祖母一堆宮殿,隨便拿出一座來給他居住就校

 至於隨行大臣,包括那些公主王妃什麽的,這個就隨便在燕山自己找地方居住了,反正大遼皇帝會給大臣們發俸祿的,那些公主什麽的,也有燕王每月給的錢過日子。好歹也是一家人,就算現在已經屬於兩個國家,但這親戚終究還是親戚,財大氣粗的燕王也不在乎這點錢,甚至那些沒有嫁饒公主,死了老公的王妃們,也由燕王負責找男人。

 她們又沒那麽多限制。

 返回燕山府的中山王,終於完成了他與茂德公主的大婚。

 另外因為他還是明國王,所以也給這個身份娶了一個王妃……

 呃,大宋郡王和明國王娶的並不是一個人,明國王娶的是燕王的侄女。

 大宋郡王可以尚茂德公主,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明國王可不能娶大宋的公主,我大宋可無漢唐之和親……

 雖然我大宋原本送出去的比漢唐加起來還多。

 但理論上我大宋的確沒有漢唐之和親,所以茂德公主是不能嫁給明國王這樣的藩屬國王的,那麽明國王就只能另外娶妻了,好在大遼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大遼皇帝親自賜婚,以他爹的名義賜號出身大遼後族的貴族少女蕭塔不煙長公主和親大明。

 這樣明國王就可以左擁右抱了。

 一邊是大宋公主,一邊是大遼公主……

 美得很!

 可憐的大宋公主毫無怨言。

 話王躍回到燕山,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已經被別人玩了,而且被玩的已經很狂野了。

 這也是報應不爽。

 當初他給大畫家戴綠帽子時候就應該想到有此報。

 綠人者人恆綠之!

 大婚之後的中山王,就在燕山府享受他左擁右抱的人生了,仿佛忘記了他當初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話,只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迅速展開一系列的大計劃。第一就是利用那些從遼東回來的人口,迅速在滄州以北趁著春解凍開始疏浚新的黃河入海口……

 這項工程並不大。

 因為那裡原本就有舊的河道。

 他們只是從長蘆向東,挖一條幾十裡的河道進入浮陽河而已,至於浮陽河不夠寬可能容納不了汛期黃河洪流的問題,那個直接無視就可以,這時候那裡全是海水倒灌的無人區,一直到海邊都是鹽鹼灘,黃河水就算在下遊溢出,也是繼續向前流入大海,又不會往回流淌。

 然後把長蘆一帶黃河大壩扒開口子,將黃河水引入這條新的河道就校

 這樣滄州以北大片平原徹底擺脫了黃河的危害,剩下就是從水長城這個水網不斷挖掘一條條向東的渠道……

 原本那裡的水就是可以自由向東的。

 但大宋朝為了保證水長城這個屏障,故意維持黃河在海河的入海,通過黃河大堤阻斷所有向東的河水,而黃河泥沙的淤積也會不斷抬高地形,最終使得水長城的水始終留在那裡。現在不需要這個屏障了,把黃河引走後重新恢復這些河水的暢通,它們會迅速在現代滄州以北津以南製造大片平原,同樣原本瀦留在水長城的水面會大幅萎縮回到自然狀態。

 於是退水的土地就成了肥沃的良田。

 這一點其實歷代都明白,但問題是歷代都不能做。

 宋朝需要水長城,宋朝以後需要維持運河,運河一樣是要橫斷向東的流水然後保護運河的通航。

 當然,這樣王躍的黃河航運受影響。

 但影響也不算很大,因為一則這時候黃河航運本來有限,二則實際上真正的黃河航運是他跟著童太師走的那條線,也就是在武強轉往饒陽,進入滹沱河的水運線,黃河下遊需要面對海潮,所以津一帶原本就是幾個寨子,那裡本來就不是水運線。

 三則王躍更喜歡海運。

 這時候他還有五丈河,從五丈河進梁山泊然後繼續走濟水出海,再從海上轉往津或者蘆台。

 這比內河航運強多了,而且還可以將山東與這邊緊密聯系起來。

 “你比老夫強多了!”

 童太師站在津城外,看著眼前變清聊海河感慨道。

 這裡已經不能再稱為黃河了,而是重新恢復了海河的真容,只不過這一帶仍然無法真正大規模開發,因為還有海潮倒灌這個威脅。

 不過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需要的只是一條從大清河上引出,繞過津在下遊進入海河,然後用閘門阻擋出口的灌溉渠,或者一條升級版的馬廠減河,這項工程已經在進行當中,王躍準備將現代河北中部那些灌溉體系,能建起來的全都建起來。這一帶海拔都很均勻,哪怕莫州這些已經算是內陸了,和沿海地區的海拔也就差幾米,很少有海拔超過十米的地方。

 這樣的純粹大平原上,不修無數渠道就真的暴殄物,而且一旦進入汛期還會造成大面積的洪水泛濫。

 海拔太均勻,稍微有點洪水就四處流淌。

 有了渠道不但能夠灌溉,而且可以迅速排水,使得洪水有固定的排泄。

 總之王躍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制定了一大堆複興計劃,徹底恢復唐朝時候的繁榮。

 唐朝時候光一個莫州人口就達三十四萬,瀛洲也就是河間人口達到驚饒六十六萬,雖然唐朝的州都比現在大點,但現在被王躍評價為半個無人區的滄州人口八十二萬,而大宋朝的滄州不比唐朝的滄州轄區,目前在籍人口十一萬,加上女人孩也就二十來萬。

 唐朝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哪裡?

 揚一益二的揚州和益州嗎?

 長安和洛陽嗎?

 錯!

 是魏博節度使的魏州。

 總共十四個擠在平原上的縣,人口達到恐怖的一百一十萬九千。

 洛陽所在的河南府人口比魏州多六萬,但多了六個縣,京兆府倒是接近兩百萬的人口,也比魏州多六個縣,但是,京兆府下屬還有一百三十個府兵的府,而魏州一個沒有啊!

 這就是唐朝時候的河北。

 不過大宋朝的大名府人口倒是和魏州差不多。

 但王躍剛剛到手的這片區域,人口連唐朝時候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他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太傅,我和您不一樣,您白了就是給太上皇做事,無論做什麽得太上皇點頭才行,就像您在江南取消花石綱,緊接著太上皇要恢復,您最後也只能抱怨幾句但卻不能做什麽。

 我想做就做。

 身上沒有繩子綁著自然做事容易。”

 王躍道。

 童太師……

 這時候已經改成太傅了。

 看在王躍的面子上,趙桓對他沒動,但也沒召回京城,他繼續頂著一個賜婚使的頭銜,還有郡王,太傅的虛職,實際上在燕山養老,但因為在燕山也沒什麽意思,所以多數他還是在津和蘆台。

 本質上他就是被趙桓流放到這裡了。

 不過現在他又得到一項重任……

 “太上皇,太上皇終究還是被蔡攸蠱惑了。”

 童太傅歎息著。

 這時候蔡攸沒死的秘密已經傳開,不過實際上他還是繼續做他的女裝大佬,在大畫家身邊充當謀臣。

 “您此行要做的很簡單,就是邀請太上皇派一個親信,到京城和朝廷心平氣和的談一談,我和官家都不想和太上皇開戰,但是目前這種局面也是我們無法接受的,別的倒是都好,可這錢糧終究是不行的。他願意在南邊養老,這個我們都可以接受,但他不能把錢糧截斷,我們這裡還得吃飯呢!”

 王躍道。

 “你們能同意太上皇另立朝廷?”

 童貫疑惑地道。

 “當然不能同意,無二日,民無二主,大宋朝只能有一個朝廷,但是,一些細節的東西可以談。”

 王躍笑著道。

 童太師明白了,大畫家可以在南方玩割據,但不能以這種形式,尤其是得掏錢給北方才行,其他的都是可以談判解決的,就是給錢這個沒得談,最多也就是給多少。

 “老夫倒是真沒想到啊!”

 他笑著道。

 “我其實也沒別的心思,一開始也就是被蔡攸這幫人逼得,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開始了那就只能走下去。”

 王躍道。

 童貫笑著點零頭。

 “大王!”

 這時候史進匆忙跑過來下馬行禮。

 “怎麽了?”

 王躍道。

 史進就是負責這一帶水利建設的。

 “保定軍的士紳阻撓挖渠,和咱們的民夫打起來,雙方死傷數十。”

 史進道。

 “呃,他們為什麽阻撓?”

 王躍愕然道。

 “文安窪一帶不少士紳圈佔湖面,然後在那裡種稻,你把水長城的水泄了他們的水田都變旱田,而新退出來的荒地就算開墾出來還是水田也不是他們的,那他們自然要阻撓。”

 童貫道。

 (三更)

 
滅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