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匡胤什麽時候篡位,李嘉並不知曉準確的時間,但卻知曉,在公元968年,郭榮死後的第二年。
郭榮死後,李嘉就開始準備大量的軍械,一個是用來支援中原的反對勢力,二個是用來儲備,以防萬一。
等到中原傳來消息,契丹南下,東京城人心惶惶時,李嘉就知曉,趙匡胤準備行動了。
因為卑沙城傳來的消息卻是,契丹人不動如山,睡王的行帳不知道遷徙到哪裡去了。
如此進行對比,自然就知曉,所謂的契丹人南下,就是謊言了。
快船從北往南,一天一夜的功夫,就把消息傳到了番禹,然後,滿載著物資的軍械,就來到了揚州,淮南節度使的駐地。
由此,李嘉很快的就推算出,所謂的陳橋兵變,以及黃袍加身的戲碼,就要上演了,也就是說,歷史上的北宋,就要建立了。
那集合全國精兵強將的禁軍,就被趙匡胤一網打盡了,李嘉極其羨慕。
精兵,並不是練出來的。
李嘉讀了幾十年的書,他認為,精兵,具備三大特征。
一個是吃得飽。只有吃的飽,才能進行訓練,然後有力氣殺敵,而此時的軍隊是怎麽樣的?平日裡一乾一稀吊著,生怕這群大兵們吃飽了沒事乾禍害百姓,或者造反。
李嘉就不同,深知吃飽的重要性,隔三差五的就吃肉吃魚,使勁地操練他們,讓魚肉變成氣力。
第二個,就是軍餉了。與米糧一樣,這個世道,從沒有準時發過軍餉,生怕士兵們領了錢就跑,當然,當兵都是拉的壯丁,當然得跑。
還有,就是吊著,將領們深信一點,平日裡喂太飽,打仗時對賞銀就沒興趣,然後就不敢爭先了。
第三個,就是有士氣。不用管他士氣是啥,能用就行,比如秦朝的軍功爵,為了當官當貴族,漢唐的封侯升官,還是後世的主義,都是管用的。
比如,明初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句可謂是封建時代最大的士氣來源了,與嶽家軍一樣,都是民族大義出發,所向披靡,將蒙古人趕出了中原。
這口氣泄了之後,就與蒙古人半斤八兩。
前兩個軍餉與糧草,總結就是兩個字,錢財。
有了錢,自然就有了軍餉糧草,以及鎧甲弓箭等,自然,軍紀就好了。
不好意思,李嘉別的沒有,就只剩錢了,掌握著海上絲綢之路,別的不提,錢財從來就沒缺過,嶺南的一些珊瑚珍珠等,隨便一賣到中原以及契丹,錢財就是無數。
除了養軍外,每個月大約富余十萬貫錢,府庫裡累計了百萬貫錢,也有足夠半年的軍費開支了。
至於士氣,李嘉只能選擇土地作為獎勵,在統一天下前,是不會改變。
而趙大黑有什麽?錢財自然是有的,士氣絕對是抵不過李嘉,只有一個,多年來的戰場經驗,而這也是李嘉所欠缺的,甚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秤砣。
環顧四周,他娘的就沒有一個能打的,還容易打草驚蛇。
三萬禁軍,加上兩萬邊軍,總數五萬的常備軍,已經是極限了,畢竟南漢的人口擺在這,抽點的壯丁太多,影響農業生產。
北宋要建立了,李嘉確實有些慌了。
“渤海人現在遷徙多少?”李嘉閉著眼睛思量了一下,心中打定主意要擴軍了。
“濟州島那裡上周傳來消息,大概有十萬人,遼東及高麗都有,遷徙了幾千人到了倭國的九州島,正在菱刈金礦,已經扎根落戶。”
“前陣子還需要大量的糧食,發了奏折過來……”
田忠雖說掌管了皇城司,但某種程度來說,也是李嘉的秘書,大量的奏折都經過他的手,自然知曉的比較多。
對此,李嘉倒不是很在意,只要不掌握軍隊,就對他沒有威脅。
“與濟州島的人說,從這些人裡面挑出五千人,組建一個附從軍,記住,都要讓他們會漢話……”
那時候有些饑不擇食,但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嶺南太缺人,而且還要建設佔城都護府和交趾都護府,罪犯都不夠用了。
“諾——”田忠應下。
“菱刈金礦,這個名字太難聽了,就改成九州金礦吧!”
隨後,李嘉又召見了興王府尹李郜,自己的這位堂兄。
明確要求,在番禹城外,再建造兩個糧倉,用來儲備軍糧,每個糧倉,至少要儲存十萬石糧草。
然後,他又去巡視了一下軍械司,看了看軍械的打造情況,投石機正在不斷地進行改善,目前而言,可以投射近百斤的石頭,進步很大。
在這個沒有火炮的時代的拋石機就是城牆的克星。
不過,中國的拋石機,原理就是後面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許多條繩索讓人力拉拽而將石彈拋出。
不僅射程小,而且非常耗費人力,笨重,大部分的拋石車都用做守城。
這種李嘉不考慮,太低級了,他需要的是西方羅馬式的拋石機,也就是蒙古人的回回炮。
這種就比較先進了,用的滑輪,以及杠杆原理,不需要人往後跑來拉,只需要梢端綁一塊巨大的石塊,在炮架上安裝鐵鉤,鉤住炮杆,放炮時,只要把鉤拉開,石塊立即下墜,將炮梢壓下,同時百十斤重的石彈猛然拋出。
沒有滑輪及杠杆原理,是弄不出來,多虧了蒙古人西征,將這項技術帶到中國。
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南宋的覆滅。
在拋出輪滑及杠杆原理後,李嘉再稍微解釋一下回回炮應用原理,就不管不顧了。
這群工匠們非常的盡責,再加上李嘉講解的也比較通俗易懂,所以,不到半年時間,回回炮就出來了。
雖然拋射不過百斤,距離不過兩百來布, 到底也是一項進步。
“投射的距離還是比較近,容易被敵方偷襲引燃,還需要再遠一些,而且,拋射的石彈還是太小,最起碼要有一百五十斤!”
看著這番演習,李嘉挺滿意,一百斤的重量,基本上可以把普通的城牆給炸個稀巴爛,但如果面對番禹,東京,以及金陵這種大型城市,就不怎地了,所以迫切需要繼續改良。
“是!”黃德彰在一旁候立著,不時地拿筆記錄。
“還有,這拋石機如此笨重,拆卸起來頗為不易,你們要把他給流水化,無論是拚裝還是修葺都比較方便。”
“啥是流水線?”一位掉了牙的老頭問道。
於是,李嘉又普及了一下流水線,以及各種器械的規范化尺度,整個軍械司由此進步明顯,速度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