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船?”周奎張大了嘴巴,有些難以置信。
“沒錯,就是借船!”趙管事理所當然地說道:
“在陛下登基之後,就與清源軍達成了口頭婚約,求取於留使君之女,如今已然過去兩年,也是適合應下了!”
聽到這話,周奎嘴角直抽抽,他張了張嘴,隨即說道:
“這,若是出了差錯,激起兩國之戰,倒是我的罪過!借船揚威一事,還需有都督府的指令才行,若是隨意借船,若是瞬間也就罷了,但若是不順,我就犯了大錯……”
聽聞這句話,趙管事瞬間臉色一變,眉毛皺起,說道:“這若是耽誤了皇家的大事,周軍主可承擔的起嗎?”
聽到這番質問,周奎瞬間惱了,他也是有脾氣的人,如今貴為一軍之主,可謂是威福享之,當面呵斥自己的人微乎其微,而如今,小小的一個管事,竟然敢如此放肆。
“哼,朝廷法度,哪怕是調動一船一卒,也需要都督府的調令,咱若是無令而行,憲兵司的人就饒不了我,哪怕功勞甚大,咱還是承擔不起,管事另請高明吧!”
周奎直接懟了起來,絲毫不顧及顏面。
“好,好,周軍主,還望你好自為之!”趙管事甩了甩袖子,氣鼓鼓而去。
“哼,真是囂張!”周奎哼了一聲,這些少府寺的人著實霸道,小小的管事竟然敢指使他這個一軍之主,若是在地方上,還不更是囂張?
“來人,調查一下,最近李氏商會與清源軍方面!”周奎作為海龍軍指揮使,常與商人打交道,海面上的消息很是暢快。
況且,他未曾聽聞皇帝與清源軍的婚約的消息,畢竟這段時間沒有動武準備,若是強行壓迫清源軍,南唐與吳越自然會牽扯進來,如此,一番刀戈是免不了的。
“該死,我竟然錯過了一番大功勳!”
想到這,他突然想起,若是戰起,他這個海龍軍是必不可少的,立功大增。
可是,擅起邊釁的帽子起來,他可承受不了。
而且,海龍軍的憲兵司不見兔子不撒鷹,若是無有軍令就動兵,自己可就真玩了。
隨後,消息傳來,原來是李氏商會在清源軍生意受阻,賺錢不太利索,所以準備忽悠海龍軍去清源軍,借口當然是催婚,海龍軍數百艘戰艦一出,震懾自然難以言表。
於是,生意好做了,至於鍋,則讓海龍軍背。
“真是陰險狡詐,該死!”幸虧自己嚴厲拒絕,若是犯了貪功的念頭,這仕途算毀了。
“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了!”雖然怕得罪少府寺,但如今已然得罪,又被算計,他心裡哪裡嘔的下這口氣。
隨即,一紙奏折直達天聽。
“少府寺竟然如此膽大妄為,還代朕求取婚約了,真是好,太好了!”
李嘉氣極而笑,他老子在世時,十有八九也得聽自己的,如今倒好,自己反被別人安排謀利了。
用皇帝的名義來涉及軍權,無論是在何時,都是欺君罔上的大罪。
今日借兵不過是去催婚,明日就有可能借兵去造反,此風不可漲。
“著射聲司詳細查調,若是無誤,即可捉拿,讓大理寺從嚴而審!”
“諾——”看著皇帝一副氣呼呼的模樣,田忠立馬上前應下,擔憂地說道:“陛下犯不著為這些小人生氣,氣壞了身子就不值當了!”
“朕知曉了!”李嘉擺擺手,飲了一口茶,這才說道:
“這個官吏,一個個的都把皇帝當成傻子,任其擺布才算滿意,說是為了去清源軍做生意,什麽時候如此熱心了?恐怕是為了一己私利吧!少府寺看來蛀蟲太多了,是時候大肆清理一番了!”
想的越多,李嘉越是不憚把人心想的更險惡一些,或許是說,他最討厭的,就是別人佔他的便宜,挖牆腳啥的,最可惡了。
也幸好,皇宮裡所有姓王的,都被閹割了,不然他還真是睡不安穩。
做皇帝,壓力太大了!
操心著朝政,已經讓人心力交瘁了,若是下朝後還被戴綠帽子,估計皇帝死亡平均壽命還要提前。
后宮的事,交由后宮來辦,所以,維持皇后的體面,並且讓其主導后宮,雖然有種種不公平,但穩定壓倒一切。
聽到皇帝的話,田忠也不知該如何說。
若是按照地位來說,少府寺與內侍省來說,都是皇帝的家仆,地位是相差不離的,而且,少府寺擁有官身,地位更高一些。
所以,這個話題,他有些物傷其類,不敢插嘴,若是一個不好,招惹了少府寺的人,麻煩事卻不少。
心情不好,李嘉就想聊天,他派人把王寧請來,聊一聊戰略大事。
“清源軍牽一發而動全身,少府寺若真是如此莽撞,對於朝廷而言,極為不利!”
王寧聽到皇帝的訴說,瞬間一驚,連忙說道:
“至於陛下的婚事,恕臣無禮,湖南之事發生後,天下為之側目,清源軍也是極為警惕,對於婚事三緘其口,想必是怕了!強行催婚,恐怕適得其反!”
聞言,李嘉不好意思地笑了。
的確,插手湖南,奪了小舅子的家業,的確說不過去,如此,還有誰敢嫁女,誰不心驚膽顫?
“如今,朝廷與民休息,更是不能招惹清源軍了!”
“清源軍不再提,咱們大唐,下一個目標,蜀國如何?”李嘉說道。
王寧點點頭,說道:“蜀國富庶,大部分人的財產沒有被掠奪,最窮困的人不會面臨餓死的災難,他們就不會鋌而走險……”
“所以,內亂是難了,只能出兵拿下,而且,還要提防中原!”
“中原戰亂多年,你方戰罷我登台,民間困苦,所以,對於南方一直覬覦頗深,而且,淮南殘破,恢復日趨困難,所以,蜀國對於中原而言,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而且,兵卒羸弱,最是適合。”
“我國一年滅兩國,已然讓其忌憚,如今又虎口奪食,恐怕大軍臨境之日,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