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順網動漫
這裡是拖了大半個月的言葉之庭第五期,之前小編在寫聖地巡禮相關專題的時候發現的文章,。眾所周知日本人口銳減,大量偏遠小鎮面臨鬼城化的危機,加之經濟不景氣,簡直一片衰敗的氣息,這時候,阿宅的救世之手終於也伸向了瀕臨崩潰的小鎮,聖地巡禮大幅帶動了這些交通不便的地區經濟,讓我們以千葉縣某個小酒店為例來看看吧~
從全國來看,「小鎮上的酒鋪」經營狀況都相當的不樂觀,當然這一現象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試著在國稅廳的主頁搜索一下,就會發現有「中小型酒類販賣業的轉業廢業調查」這樣的文章刊載著。就連國稅廳對轉業廢業現象都不得不如此關注的話,看來事態已經相當嚴重了吧。
因此,這次我們決定對這類酒鋪進行取材。聯系了之前活動相識的千葉縣流山市「轎夫商店」第三代傳人、金子嚴先生之後,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答覆。精神抖擻地去了當地,竟然發現那裡已經成為了“聖地”——
在1小時1班公交車的不便環境下卻仍舊正常營業
從東京秋葉原乘坐特快列車,只需30分鍾就可到達「流山蒼鷹森林」站。車站的南面有大規模的購物中心、背後則是新興住宅街。從與此相反的未經規整過的車站對面,乘坐出租車大約10分鍾就到了舊流山街道。「轎夫商店」在沿著江戶川而建的這條街道上安靜地營業著。
在附近的公交車站確認了一下時刻表,我們發現除了早上的上班·上學高峰之外只有1小時1班的公車。無論步行去哪個車站都很遠,是個交通不方便的地方。總之,趁著天色還亮我們打算將店鋪的外觀拍攝下來,結果正巧從店內露臉的男性比了個V的手勢。這家格調很好采光也不錯的酒鋪主人是金子先生。
「無論如何,不把酒鋪經營時的固有理念所破除是不行的。這裡的交通很不便,想要擴大店面也不行。附近的店鋪基本上都停止營業了。就算還在營業,也大多改成了便利店……我們家也是,為了維持營業在周圍設立了自動販賣機。」
——經常聽酒鋪的人說主要收入來自於停車場之類的。
「確實是這樣呢。從80年代後半開始酒鋪的經營情況就相當嚴峻了。隨著售價便宜的量販店鋪的出現,酒類的販售方式從根本上被改變了。現在只要一說起酒鋪基本上就會想到推銷員。也就是說,我們這邊去登門拜訪客人以獲得訂單。與之相反,價格和商品變得多樣化,客人只要去店鋪就能買到商品,量販店鋪就是擁有這樣的優點。」
金子先生是從去年3月才開始在家族店鋪裡幫忙的。在那之前是去公司上班的上班族。
「最初10年左右是在某公司旗下所經營的飲食店當店長,後來被調到系統開發部。做製作公司網頁和目錄、店內使用的POP系統等工作。托這份工作的福,現在我家店鋪的網頁和傳單都是自己做的。也有在網絡上販賣原創商品,那個網站也是我自己做的。」
突然到訪的動漫愛好者
小鎮酒鋪被逐漸淘汰的原因,多少受了2003年酒類販賣制度自由化等寬松政策的影響。不過也有人提意,應該停止以業內團體為中心的過度廉價的銷售競爭,最近也有出現「制度強化」的動向。
盡管如此,長期的經濟、社會趨勢所形成的制度並不會輕易改變。不論國會內得出的結論是什麽,光「依靠政治」是無法存活下去的。
「因此,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直到那一天,和平時不一樣的客人們陸陸續續來了店裡。」
——和普通客人不一樣的客人?
「怎麽說呢,有一種在秋葉原的感覺。和那些不尋常的客人打了招呼,發現原來是動漫愛好者。據說是來作為動畫背景出現的地方進行參觀的」
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聖地巡禮」嗎?
姑且向對此不了解的各位說明一下,這裡所說的「聖地」並不是宗教裡的詞匯。這裡所提及的「聖地」是指在動畫中作為背景出現的地點,而「聖地巡禮」是指粉絲們去參觀拜訪這些所提及的地點。
吸引巡禮者去轎夫商店的原因是由於一部講述女子高中生2人組為了讓小鎮興隆起來而開始地方偶像活動的故事的動畫「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的播出。動畫的背景是架空小鎮「流川」,它的原型就是流山市。金子先生當時根本對此不了解,但還是在店內張貼了以動畫角色為題材的消防員招募海報。
「張貼了之後就聽人說這個是傳說中的海報。我就問,你們說的傳說是指什麽?客人告訴我,那張海報在Twitter上熱度很高哦。」
金子先生急忙注冊了「轎夫商店第三代傳人」的twitter帳號,總之先關注了她們告訴我的出了聖地巡禮書的人的帳號。
「想著要說點什麽卻完全沒有頭緒。沒想到在那之後,竟然漸漸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我。想著這是怎麽回事,然後看到關注了我的人發了『轎夫商店注冊了帳號啊』這樣的推特,還慢慢地被轉發傳播開了。那個轉發量令我很不安,真的是非常厲害的傳播力呢」
巡禮者中竟然還有「巡禮者的粉絲」!?
說來也是我的疏忽,我竟然在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的情況下就聯系了「轎夫商店」進行取材。對著鏡頭微笑著比出V字手勢的難道也是巡禮者嗎,當時第一次意識到了這一點。
到訪的時候正值連休中的5月4日。天氣很好,是個適合巡禮的日子。談話之間,陸陸續續有來巡禮的客人到訪。我在店內的幾個小時間,粗略估計有10人左右。
這其中,有金子先生特意介紹給我「這位客人特意自費做了T恤,拿來給我」。以店鋪門前寫有「小早苗家的菊芋」字樣作為裝飾的白色T恤。
在『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裡,作為主角的女孩子穿著寫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名的白色T恤登場。「所以就模仿那個,製作了這樣的T恤」。前來巡禮的男性如是說。
「穿了這個T恤的話就會很有親切感,來店裡的客人也會增加哦。」
原來如此,T恤包含了歡迎巡禮者這樣的心意啊……。
順便解釋一下,「小早苗」是金子先生母親(71歲)的名字,她製作的醃菊芋作為流山的特產在巡禮者中間很有人氣。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有巡禮者和站在收銀台後面的「小早苗」聊得很開心。「小早苗」也像是和孫輩說話一樣很樂在其中。
店內放置的桌子上,擺放著團扇等周邊商品作為裝飾。誰都可以拿著欣賞。這些全部都是巡禮者們帶來的,沒有一件是金子先生買的。也有特意從遠方趕來看這些周邊的巡禮者。打開聯絡簿,上面寫滿了巡禮者們充滿愛意的評論。
於是我買了『N次元創作觀光動畫巡禮聖地/觀光目錄/觀光社會學的可能性』這本書進行再次調查得知,率先去聖地巡禮的巡禮者好像是被稱為「開拓者」。開拓者們決定了巡禮的規則,自製的巡禮指南將會放到網上公開,為後續前往現場的粉絲們做引導。如此一來,他們的行動會使巡禮者增加,實現“二次生產”。
拿著T恤前來的巡禮者,和所謂的開拓者類似。為其他巡禮者們在車上做著指導的身影,就像是旅行社的導遊一樣。他們對「聖地」很了解,在我和金子先生說話的過程中,他也告訴了我很多相關知識。聽著我們兩個人的對話,開拓者有點像是來這個小鎮的專業顧問。
最重要的是「不貪心」
人和人之間不交流的話也不會有「聖地」的誕生
機會難得,我試著向作為開拓者的他問了「為什麽會如此了解呢?」這樣的問題,很意外的是他居然回答了「事實上,我對動漫之類的不算太了解。」
——誒,是嗎?
「比起作為動漫愛好者,我更喜歡去聖地巡禮,和熱情的粉絲對話。」
——也就是說,是「動漫粉絲的粉絲」嗎?
「是這樣的呢。因為大家滿懷熱情地和我聊天,不知不覺中也會愛上這個地方。」
他還說,比起電影和大河劇的粉絲,動漫愛好者的興趣關心程度相比之下會更長。大規模開展的活動在人氣高漲的同時,也很快會被遺忘。慢慢地擴展人氣的地方偶像很容易聚集固定的死忠粉,來到這個小鎮做出貢獻。
「重要的是作品的表現力。那和持久力是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不能太過貪心。想著要靠動畫來重振小鎮經濟,那樣做的話客人會不會來呢?這麽急切的想法是不行的。在隨處可見的商品上貼上角色標簽進行販賣也不是都可行的。獲利空間有一點兒就夠了,因為粉絲們自然會被吸引過來的。」
「只要自己賺錢就好了」這種想法絕對不能有
要和粉絲們一同共創小鎮的未來
金子先生的午餐在店裡吃,經常是一邊看店一邊快速吃完前一天剩下的食物。他最近對豆腐很著迷,每天都要吃不同做法的豆腐。這一天的午餐也是素炸豆腐,搭配韭蔥和雜魚。「其實加入蒜的話會更好吃,但是因為要接待客人,所以只能忍著不吃(笑)」
巡禮的目的並非「消費」。不如說他們(她們)對被經濟原理支配的思考方式十分地厭惡。一旦感受到「只要有錢賺就好了」這種氛圍,粉絲的熱情馬上就會冷卻。
巡禮者在故事背景的所在地反覆走著, www.uukanshu.net 和那裡的人們交流,也有成為店鋪主人或者老板娘的粉絲的。巡禮的最終目的就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伴隨而來「即便很細微也為社會的流通做了貢獻」。不管規模如何,如果沒有交流的話就絕不會有「聖地」的誕生。
之前所提及的書作者,岡本健先生的文章有內容如下。
在動漫巡禮中,和招待普通觀光客一樣的模式是行不通的。當地居民要從來訪者身上學習,和他們一同創造全新的小鎮。也有巡禮者作為志願者參加到地方開展的活動的企劃和運營中的例子。當地居民與巡禮者們互相影響,使「聖地」漸漸流行起來。
轎夫商店的第三代繼承人金子先生也這麽說。
「因此,我們也不是很重視店鋪的營業額。來店裡能買東西我當然很高興,在那之前,使小鎮的整個經濟都被帶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首先想讓有「去流山吧」這樣想法的人慢慢增加,但也不是說這樣一來到我們店裡的客人就會增加。只有我們家得到發展是不好的,必須要將整個流山市活性化。為此大家都盡自己所能地做出努力,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