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地主爺》第九百六十九章;3公之謀~不戰
第九百六十九章;三公之謀

 一心想著部未來落的二號老頭,甚至已經在心裡……考慮下一任可汗的人選了。

 在他看來,現在的大汗夷男,已經慢慢的變了。

 他變的聽不進去忠臣的建議了,他變得好大喜功,他變得都快不像是自己幾十年的老兄弟了……

 所以這個薛延陀的擎天柱,二號老頭在心裡默默的計劃著部落的未來。

 實際上他想要更換薛延陀大汗的想法並不是一時興起。

 從老兄弟夷男不聽中車令的勸阻, 不想再等,非要一意孤行,在薛延陀羽翼未豐,剛剛壯大的時候,拿出部落全部實力,要和李世民硬乾一場開始,老頭就有了這個更換大汗的想法。

 而且最近這個想法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

 這幾天他就在心裡把老兄弟的幾個兒子過了一遍, 然後他發現沒有一個懂事的,沒有一個聽話的,沒有一個是識大體顧大局的。

 他們努力的討好自己,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坐上大汗的位置罷啦。

 幾個**崽子,想要來自己跟前其他心眼兒,差得遠呢!

 老頭看不上夷男的兒子,他看上的是夷男的侄子咄摩支,那家夥好歹是個能聽進去勸阻的,是個聽話的。

 也算是瘸子裡頭挑將軍吧,自己倒是能聽進去忠言逆耳,可是已經一把年紀了,也不想那個操心。

 在看後代,十幾個閨女,沒有一個兒子,老頭也是無可奈何至極,只能選擇夷男的侄子來繼承汗位了……

 那邊老頭想心事,夷男同樣如此,他也在心裡打自己的小算盤!

 這個中車令已經很厲害了, 十年時間就叫部落稱霸草原,聽老兄弟說過多次,他的師父更加厲害,他同門的那些師兄弟,個個都是能人。

 假如能請來他五六個師兄弟,啊不,應該請來八九個幫忙,這種能人當然是來的越多越好了!

 要是來上個八九個大將軍坐鎮指揮,又有二十多萬勇士,薛延陀部落打敗李世民應該沒有任何問題的。

 為了大事計,為了逐鹿中原,為了統一四海之地,就再答應他一次,再等待幾天又有何妨?

 兩個重要的大人物各自想著心事,幾個大首領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迫切需要趕緊打一仗,開證明自己的本事手段不是吃閑飯的。

 當然了,他們也念想著中車令給大汗建議的那些話。

 搶來的東西,按照秦軍的規矩, 一定比例的分配下來。

 那麽, 不打仗,在這裡乾瞪眼,還搶劫個羊毛?

 當然得趕緊打仗的,打仗才能搶劫來漢人的東西,才能把那些東西歸自己部落家族所有的。

 再者說了,孩子們都盼著趕緊打仗,然後分東西呢。

 所以這個仗得趕緊打起來,不能再乾坐著等下去了,等什麽狗屁機會?

 殺過去不就得了?

 漢人的腦袋就是麻煩,整天想一些有的沒的,膽量就跟羊羔子一樣小,又不叫他去衝殺,怕個毛?

 所以好戰心切的首領們,處處都想把中車令說通,說通了他,就能衝殺過去搶劫漢人的東西了?

 哪怕搶來一些漢人的甲胄也行嘛,先把自己部落裡的勇士們打扮一下,然後也學著漢人的軍隊那樣,刀槍不入,四處放箭殺人,多美滋滋的事兒啊?

 今天終於把這個漢人軍師說的心動了,也松口了,還說要回師門裡搬救兵過來衝殺呢,真是太好了,帳篷裡的大首領們集體長出一口氣。

 總算是這家夥松嘴了,要不然還真不好主動去攻打漢人那些城池的。

 一個大首領眼睛冒光,仿佛漢人的那些寶貴甲胄已經到了嘴邊一樣。

 “倒是想請教一下中車令,真要是衝殺過去了,應該怎麽個殺法?”

 中車令看這個說話的首領興奮的搓著雙手,就知道自己前頭說的那些,要防備敵軍的話成了放狗屁。

 這些蠢材果然不把漢人放在眼裡,一心想著去殺人放火。

 “唉!”

 中車令終於把這一口氣歎了出來,然後皺著眉頭回應;

 “真要去衝殺的話,我建議大將軍們本心不動,先試探兩下虛實再說下一步到底應該怎麽布局合適。”

 “又來了,又是試探!就不能他娘的痛痛快快的殺一回?這個漢人中車令怎麽跟個娘們兒一樣,嘰嘰歪歪的。”

 以上這些是帳篷裡幾個領軍的大首領們統一的內心想法。

 漢人中車令和二號人物小老頭對視了一眼,倆人都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對於這些一根筋又顧頭不顧屁股的好戰分子,兩個人都很無奈!

 “我再重複一遍,千萬不要小看李世民的兵,更不要小看邊塞上這群沙場老將,否則就要吃大虧的,隻憑借著一口氣,逞一時匹夫之勇,後悔都沒有地方的,千萬別把所有的一切……都壓上去,那樣就有些太不顧大局了,別把大汗的箱子底抖乾淨!”

 最後一句聽的夷男眼睛一亮,身子也坐直了許多,這句太重要了,中車令說的一點兒沒錯,絕對不能叫這些一身肉的家夥們亂來,自己還指望著二十多萬孩子統一四方呢!

 想到這裡夷男正襟危坐,收起了流浪的心,很嚴肅的看著一群大首領們;

 “請中車令繼續說下去,到底該怎麽做,才能防備好李世民手下那些強悍的大將軍。”

 二號人物也緊跟著接應了一句;

 “中車令可否說的再清楚一點?具體一點,我怕這幾個孩子聽不懂。”

 “可。”

 “有勞中車令了。”

 “叔父說的什麽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都是我該做的。”

 看到薛延陀一二號人物都來表態支持自己,中車令也只能硬著頭皮來對待這群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肌肉動物;

 “我不想拐彎抹角,因為兩邊的軍隊都準備好了廝殺,這個時候一個說不清楚就要釀成大事,就要血流成河。”

 “所以,不管你們想聽不想聽,我都得說出來,我擔心李鈺安排猛士闖關的行為……是放長線,釣大魚的計策。”

 “所以即便咱們等不下去了,準備好廝殺了,也要小心再小心,絕對不能被李鈺的布局魅惑了眼睛。”

 聽了中車令的警告和假設,薛延陀的二號人物在嘴裡念叨;

 “防人之心不可無呀!中車令這是發自肺腑的言語,必須聽,誰不聽誰就要吃虧的。”

 夷男也同時點頭;

 “都聽見沒有?”

 “聽見了大汗!”

 “是。”

 “行,聽中車令的就是。”

 “都記住了,中車令的話就是本汗的話,記不住,吃了敗仗的,該下去的趕緊下去,叫弟弟,兒子,侄子上來,沒本事就別怪我不念舊情換人。”

 夷男這句話算是切中要害地方了,大首領們趕緊嚴肅回應。

 “是大汗。”

 薛延陀的二號人物默默不語,站起來身子,挪到一個小桌子前坐下,拿起桌上的墨石開始磨墨,嘴裡順口而出;

 “不要講禮了,中車令隻管安心寫書就成,我這個老頭別的本事沒有,磨墨倒是個好手。”

 夷男看著最懂自己的老兄弟,滿滿的感激神色。

 這個時候當然要趁著中車令松口的機會,把他給師門寫信的事,砸瓷實!

 夷男回頭又看看一群手下,再去看看老兄弟,兩相對比一下,也在心裡歎了口氣。

 這些人,衝鋒陷陣,個個都勇猛無比,不怕死的。

 可是要說到腦袋瓜子上,下輩子都趕不上老兄弟十分之一。

 想要辦大事,還得指望老兄弟出馬,想要成就事業出謀劃策,還得指望漢人出身的中車令啊。

 到底還是漢人的本事多!

 一想到漢人,夷男不由自主的渾身一震,帳篷裡可不是還有個漢人那邊過來的大能人?怎麽把這個家夥忘記了?

 養他十幾年了,可不能白養一場。

 看著閉目養神的漢人小老頭,夷男微笑著開口;

 “右仆射?”

 “臣在,大汗有何指教?”

 出乎夷男意料的很了,原來這家夥沒有睡著?

 “指教沒有,倒是想請教一下右仆射,眼下的局勢該如何進退?”

 董大娘子的老爹終於睜開了眼睛,說話還是那樣不緊不慢;

 “不戰!”

 夷男的眉毛挑了一下;

 “不戰?”

 “對,臣的想法就是不戰,圍而不攻,即使李世民的手下出城來,也不能戰,搓其銳氣,傷其心性,就是躲避不戰,戲耍一番有何不可?”

 那邊剛坐下準備寫書信的中車令,忍不住在心裡喝彩起來。

 “好!”

 “好計策!好計謀,不愧是前朝的三公,出手就是攻心戰,希望這些蠢貨們能聽懂吧,人家不戰就是戰!”

 “不戰?”

 這個不戰,是大首領們一塊驚歎出來的。

 眾人都在心裡罵娘!

 “你娘的屁,終於把中車令說松口了一次,你又來攪屎棍一樣的,去你娘的屁上吧。”

 “老子們帶著孩子們出來一場,天天不戰,呆在軍營裡等著吃肥膘嗎?”

 “把孩子們拉出來又不戰,老子們還怎麽搶漢人的東西?”

 “再等他娘的一個月,孩子們還能不能騎馬都是問題了。”

 能不能騎馬,當然是誇張的比喻想法,草原人說不會騎馬,那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二號人物,薛延陀的中流砥柱,手裡的墨石沒有停下,頭也沒抬,就著那樣的姿勢說話;

 “我讚同董仆射的說法,不戰就是在戰,此計策大妙也,上兵伐謀正是如此,等漢人的軍隊困乏了,總有那麽一兩個將軍忍不住的,等他們忍不住的時候,才是中車令說的機會來了。”

 老頭說完抬起來身子看著拿起毛筆的中車令;

 “中車令以為然否?”

 “大善也!公之說道盡利害關系,上上之謀也。”

 兩人的對話,聽得大首領們心裡都酸溜溜的。

 “得,這倆貨又開始斯文了。”

 夷男沒有接話,他正在低頭思考全局。

 嚴格說,中車令和老兄弟包括還有右仆射得話,嗯是對的。

 可是,二十多萬人出來一場,很多事情沒有這三個文人想的那樣簡單。

 有些部落之間,多少有些矛盾,還有糧草上的事情,更是重中之重!

 幾十萬人一動不動,呆到軍營裡吃喝拉撒,不產生任何效果,夷男也揪心!他比誰都揪心,所以他支持手下人的想法,衝殺過去,先打一場再說,說不定機會就在行動之後出現呢?

 老是坐在軍營裡,屁來的機會?

 這仨人就會站著說話不腰疼,叫他們管理幾十萬人吃喝試試?

 誰試誰都會著急的,一天吃下去一堆東西,可不是一車,十車,一天就要吃下去幾千車糧草的,以為是兒戲?

 看夷男不說話了,董大娘子的老爹在心裡歎了口氣。

 他本來不想說話的,一群首領和大汗都是想著趕緊殺敵立功。

 卻忘記了漢人軍隊的厲害之處,特別是現在的漢人,可不是隋朝那會兒了,現在漢人那些軍隊,和以前大大的不一樣,那些甲胄,自己親自實踐過,足夠抵擋三五刀不破。

 這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穿了這種甲胄的軍隊,幾乎相當於殺不死的隊伍了。

 再看漢人的唐刀, 自己也親自實踐過兩次。

 他在士兵宰殺犛牛之前,拿著唐刀比劃實踐,結果嚇人的很,叫他震驚到了極點,因為這兩次實踐都是一刀把犛牛頭從脖子鏈接牛身體的部位,把牛頭給整個的砍了下來。

 沒有絲毫停頓,只要你力氣足夠大,可以一刀把一頭蠻牛,從中間砍成功兩半!假如一刀不成,兩刀是絕對能達到要求的?

 跟這種恐怖的隊伍硬碰硬,簡直就是蠢材的不二法門!

 說心裡話,董仆射壓根兒就不想參與半個字的意見。

 因為在他看來,這群人如此著急的要去廝殺,心氣上已經敗了三分!

 可是他不得不說話,因為他比誰都清楚,自己逃難來的這些年,薛延陀部落給了他一切,包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光位置,包括吃肉吃酒……

 所以,今天的討論,他無論如何都要來表示一下,參與一下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