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通天塔之青雲仙緣》【六十三】 滄海(一/二)
  那是一處崖壁,高約十余丈。

  崖壁之外,浪濤堆雪,潮水湧動,一望之下天高地遠,浩渺生煙。此便是東海也。

  站在崖壁之上觀東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碧浪滔滔,沙鷗翔集。及至遠處,海天交接,天空若倒懸之海,大海如深邃之蒼穹,一眼過處,心胸也為之一寬,慨然讚歎也。

  秦燁望著東海,負手而立。

  前文曾言,施展道法有“時、勢、法、術、器”五要之說,眼下置身與東海之濱,放眼所見唯余無窮無盡之碧濤,以秦燁修行水法而計,此時正乃“勢”之巔峰。想來世間也絕無其他地方,能有一海無盡之水,所帶來的那般浩瀚水之“要勢”了。

  因而僅是站在海邊,秦燁也能感覺到體內真元的活躍。在此絕佳之地施展道法,無疑事半功倍,威能顯赫。修士修煉法訣,殊不知久而久遠,所修煉之法訣同樣會反作用於人。

  修道者飄逸出塵,修佛者慈悲度世,修魔者桀驁不馴,此皆由功法路徑之故也。然而飄逸出塵、慈悲度世者未必言行舉止盡皆符合正義,而桀驁不馴者也未必盡是為禍蒼生之輩,此乃心性之故也。

  秦燁修道有成,亦且主修之法乃根基穩固之“道源五行訣”,水法靈動,木法溫良,此二者對於秦燁的心境實也大有裨益。今時今日,只要秦燁不隨意展露其內裡略顯“跳脫”之心性,一眼看去,其儼然具備了道家清靜自然、飄然出世之氣質。

  如是觀海,竟便去了半日。

  若在前世,觀海一刻鍾只怕都無法堅持,但秦燁此時卻靜立了半晌之久。他雙目所見者,已非單純湧動浪濤,那水之律動,濤聲之震蕩,乃至無法窺見之下暗流激蕩,盡都在他感知之間,帶動其神識沉浸其間。簡而言之,在觀海不知覺間,秦燁竟陷入對水之一道的頓悟之中。

  那是一種無法以言語描述的神奇狀態,周遭一切仿佛變得不同,又仿佛什麽都沒有變化。不過當秦燁自頓悟狀態退出,再看那滔滔海浪時,心中自然而然生出一種感悟——萬象生靈。

  水在他眼中已然不單單只是水,而是能衍化萬物的根基。

  秦燁心中自生明悟,奇道:“原來如此,這便是第三境界之‘五行法相’嗎?”他的實力並未提升,但他卻撥雲見日,看到了繼續向前行進的道路。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修煉,秦燁便能將“水行訣”提升到更高一層次的“法相境”。

  何謂“法相”?

  秦燁並不知道水行訣在別人處為何物,不過就他領悟所觀,水行法相即是他認定的“萬物生靈”了。人不同,有心相而領悟的“法相”自也大多不同。秦燁看清了路,但想要真正禦使“萬物生靈”之法相,還需要踏足前行。

  “東海,可真是一片福地。”秦燁止不住笑來,“初初見面,便贈了我這般大一份禮物!”

  當然,這只是謙言。

  畢竟東海亙古未變,生變的乃是秦燁自身,這一年以來以腳步丈量神州大地,真切地感受了這片土地的古老韻律與生存法則,讓秦燁由內而外,融入了這片天地。秦燁擁抱了天道自然,天道便與回以慰藉,向他展示出自然真諦。

  一聲清洌長嘯。

  秦燁禦劍而起,自此處崖壁出海。

  深入海域,山下天光盡皆碧藍,放眼所見者,唯有濁浪排空,連接天際悠悠白雲。而人在這天地自然之間,顯得越發渺小。

  秦燁禦使“白虹”,

也不知飛了多遠,而後在東海一處無名島礁落下。  島礁不大,方圓不過百丈,中間高而四周低矮,海邊有丈余沙灘,沙灘之後生長著海島樹木。秦燁揮袖打出一道白光,自沙灘邊樹上摘下一顆青色椰子,飽飲一番之後決定在此停留。

  此處並非洞天福地,環境也頗為惡劣,不過秦燁卻很喜歡,因為它靠近海水。他打算在此苦修,爭取早日能夠駕馭住“法相”之力。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浪濤陣陣。

  海浪敲打在島礁之上,碎成一地玉屑。

  島礁之上,孤坐一處海水沾染不到的礁石,秦燁吃著手中乾糧,望著遠處那一輪孤月,心中竟升起淡淡的惆悵。原來不知不覺間,秦燁已在此世落下了根,他有些思念起大竹峰來。伸手取來一個巴掌大黃玉葫蘆,正是秦燁那個“乾坤”,之前他已經抽空將它煉製了一番,並以法力凝針,銘刻下“聚靈”時印,使其內裡自成靈氣不失。

  在距離東海四百余裡處,有座城池名叫“昌合城”,秦燁自城中一座奢豪酒家,花費不斐錢財,購了好幾壇酒家窖藏佳釀,名曰“海雲釀”。他將那“還醞釀”盡皆置入“乾坤葫”中,“乾坤葫”的確內有乾坤,幾大壇酒下去也沒能填滿其內空間,秦燁有心滿置,無奈錢財不許,隻得作罷。

  此時取下葫蘆,拔開塞子,頓時便有一股靈氣充沛的馥鬱醇香彌散而出。

  秦燁嗅了一口,露出癡迷之色。

  他的想法全然實現,美酒佳釀在那靈氣中發酵,愈發香醇可口,若是以此之法久釀之,恐怕會醞釀出不得了的仙釀來。

  當然秦燁眼下沒那心思,遙舉黃玉葫蘆,仰頭印下一口美酒,滿足地發出一聲歎息。一人飲酒頗為無聊,秦燁仰望夜幕天際,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時倒也似不那麽寂寞。

  幽幽浪濤,如泣如訴。

  不知是否因秦燁未予控制之故,慢慢的秦燁有了幾分醉意。飄渺的海風裡,仿佛吟唱著一首空靈的歌謠,歌聲散在風中,並不真切,但卻讓人聞之癡迷。秦燁聽到了那悠揚的歌聲,不知不覺沉浸其中。

  直到嘩啦一聲浪湧而來,濺起少許水花,驚醒了秦燁。

  他驀地發現,那海風之中飄搖而來的歌聲,仍自吟唱著。

  秦燁不由站起身來,將葫蘆收起,細細地分辨了一下那歌聲的方向,驚道:“居然不是錯覺,當真有人在如此深海處吟唱歌謠?”沒有多想,秦燁縱身而起,向著島礁另一面,那歌聲傳唱之處飛掠而去。然而沒等他抵達,島礁另一邊的悠揚歌聲便自一滯,隨即“撲通”一聲重物入水,等他落在那島礁上時,只看到島礁之下的海面有一處波紋,一圈一圈地擴散開來。

  “滄海月明珠有淚——”

  “會是自己想的那樣嗎?”

  秦燁思忖片刻,忍住了探尋好奇之心,畢竟東海可不是雲州那處大湖可比,冒然深入,便是有法寶護體,他也不敢。海面又恢復先前模樣,唯余浪濤之聲,一陣接著一陣。

  沉浸修行之後,歲月流動,便不那麽明顯。

  東海無名島礁上,秦燁在此已然停留了不短的時日。

  一年歷練之期在上月便已經過去,不過秦燁不得不多停留一些時日,因為他水法修行到了關鍵處。不止如此,便是“太極玄清道”的修行,也到了突破關竅,秦燁打算等這兩門根基之法盡皆突破,然後再禦劍回山。

  一日,秦燁雙目之中閃過精光,一股無形威壓擴散,卻是“水行訣”當先突破。因為置身與東海之中,水行法相之力的掌控,讓他無形間受到浩瀚之水的反饋,“太極玄清道”竟也自然而然地突破到“玉清五層”。

  除了以上兩門道法,秦燁另一個深度專研的便是那上古修士士遠所留下的“袖裡乾坤”。通覽過大竹峰卷藏,秦燁知道青雲門決計沒有此等神妙異術,以一袖之間修空間之法,其上下限界差距極大,卻都作用非凡。

  以他觀來,“袖裡乾坤”此訣若能修到精深處,一袖之間容納乾坤天地,只怕威能不比青雲門鎮派劍訣弱。即便只是粗通,“袖裡乾坤”也妙用無窮,最起碼,學會此訣能替代那秦燁背負的灰布包袱。

  而近來潛修,“袖裡乾坤”總算有了進展。

  修煉此訣,必須先凝練出一道“時空錨點”, 而後借此錨點開辟芥子須彌空間。雖說法訣名為“袖裡乾坤”,其實有了時空錨點,無論身處何處,都能開啟那錨點開辟的亞空間。那亞空間的大小、穩固程度,皆是因個人修為不同,而有所差異。

  通常來說,袖裡乾坤之術開辟的空間,乃是與其主共生。若修行法訣之人身亡,亞空間同樣也會崩塌,裡面收藏之物會就此傾覆出來,若穩固程度太差,甚至會把收藏之物遺落未知虛空。

  唯有真正天賦絕倫之輩,才能開辟穩固的亞空間,即便自身亡故,空間不毀。

  秦燁這才恍然,想來那為士遠前輩,便是開辟了永固空間吧?難怪其屍骸孑然一身,連一件法寶之物都未曾看到。只怕是其神魂潰散之際,僅來得及傳下兩道玉簡,卻把其它之物都遺落在“袖裡乾坤”的空間中了。

  修行之余,秦燁也會期盼再次聆聽那驚鴻而過的空靈歌謠。

  然而遺憾的是,這般長的時間裡,他竟再也沒有聽到那個聲音。秦燁也曾尋找過,一無所獲。

  ——滄海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成珠。

  《九州志異》中有這麽一段記載,秦燁好奇之後,也不禁失笑。也許不過是一段傳言罷了,誰知道當日自己是否是錯覺,一切不過夢幻虛影呢?他覺得自己有些好奇過度,生出妄念了。

  因為修行之故,秦燁歷練的時間超過了預計。

  他打算明日起,先在東海搜尋璿玉,完成師尊田不易之任務,而後等到“袖裡乾坤”可堪一用,便啟程回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