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大宋搞山寨》第206章 向0姓借錢
梁尚君見無法說服宋傑,有些失望的搖搖頭,歎氣道:“王上,若是如此便須增稅,無論是地稅還是商稅都需增加一倍才能支撐現在的賑災和用兵,不然,老臣也沒有辦法。”

  宋傑聽後有些無語,立國之時便明言,華國永不加賦,現在征稅不是自取滅亡嗎,老梁這話明顯就是在賭氣了。

  “老師,雖然不能征稅,但我們可以找百姓借呀。”宋傑想了想後說道。

  “借?官府找百姓借錢借糧?王上,這可不是鬧著玩,自古只有百姓向朝廷借錢的,哪有朝廷向百姓借的道理。”梁尚君瞪大眼睛,皺巴巴的臉更是變得溝壑萬千起來。

  “為何不可,以前可以發行糧票,現在為何不可發行債券,以國借債為何不行,以往百姓都信任糧票,現在怎麽就不信國家發行的債券了,而且這錢糧不白借,我們還給子錢,一年可按照五厘支付,半年就是三厘。”

  “短的還可以三個月,百姓可以試試看嘛,只要朝廷兌現了,願意借出錢糧的百姓就多了。”宋傑說道。

  梁尚君眯著眼睛想了半晌後,才喃喃的說道:“王上,你這是又要玩什麽把戲啊?”

  宋傑聽著不由得笑了起來,“老師何出此言,就真的是向百姓借錢糧,不過嘛,這裡面是有些道道。”

  見梁尚君一臉不解,宋傑解釋道:“老師難道忘了,我們還有發行貨幣之權,借來的銀錢,我們還錢便是了。”

  “王上的意思是,在華元上做文章?”梁尚君輕呼道。

  宋傑輕輕搖頭道:“確實是在華元上做文章,不過這可是一篇大文章。”

  “這……王上,那是……”梁尚君皺眉道。

  宋傑解釋道:“老師,剛才你不是說漢武帝六次改革幣製嗎,借著這次賑災,我也想做一次改革,一是把華元的含銀量降下來,讓我們有更多的銀子鑄造貨幣,二是把百姓手裡的華元都收到手裡,為以後發行紙幣做準備,這第三嘛,便是逐步取消固定的糧食價格。”

  “今年真是降了一成半的糧價,不過糧食卻增產了將近兩成,長此以往,朝廷和王室會越來越窮的。”

  “王上,此舉若是被人拿來作為攻訐王上的口實,恐怕會有損朝廷信譽,也有損王上的威望啊。”梁尚君還是不太同意宋傑的做法。

  “老師放心,此事我有數,怎麽操作還需與趙廉等人商議一下,便是出了亂子也能控制。”

  “你不會忘了吧,上次可是他們要求把糧價降下來,還要求田皮買賣之事,現在怎麽了,我照做又變成了王莽了。”宋傑微微笑道,然後看向梁尚君。

  梁尚君苦笑道:“王上,此事老臣知道地方上有些人確實有些問題,不過現在救災重要,有的事情等賑災後再說吧,畢竟現在當穩定人心才是。”

  宋傑點點頭笑道:“老師說的是,此事我心裡有分寸的。”

  不過他的眼裡卻沒有一絲笑意。

  其實宋傑的方法無非就是采用通脹的方式,通過多發行貨幣來擴大財政收入,這種方法自古有之,並不稀奇。

  老梁也是知道這種操作方式的,不過以前的許多王朝都玩崩了,一開始都是一點點的薅羊毛,但是一旦開了先例,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華國民間財富主要集中在當初的十一個州,得益於這幾年糧食的豐收,而手工業集中在顏神城周邊,主要是以宋氏商幫帶動起來的水泥,鋼鐵,琉璃,紡織,製糖,造紙,釀酒、製鹽等方面,產業工人也聚集在淄州周圍。

  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是以傳統的農耕為主,而且這幾年老百姓種出糧食後賣了錢都存在家裡,糧食也留存了一部分,因此造成了許多的華元並未大量流通,反而被百姓儲存了起來。

  宋傑想的並不單單是把華元的含銀量逐漸降低,他決定建立銀行,以利息相誘,讓百姓把錢都存到銀行中去。

  金銀本位製的缺點是在華夏這樣不盛產金銀的地方,可能保持幣製的相對穩定,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大量金銀流入,便會形成通脹,而政府卻無法完全掌握金銀的流入,讓政府的宏觀調控變得無力。

  紙幣的本質是以國家信譽背書,加強的是國家金融的控制力,通過對金融的控制去調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

  就如同這次水災,華國政府拿不出錢來,這個錢就是人們常說的真金白銀。

  而後世也會出現國家拿不出錢的情況,不過卻不是拿不出現實的金銀,而是貨幣存量的不夠,這個貨幣存量是指貨幣發行的總量在流通中能被中央政府用於調控的數額。

  國家發行的貨幣數量參考的是商品生產的總量,價格,貨幣流通次數和通脹率等幾個指數。

  如果貨幣超發便會出現通脹,反之便會出現通縮,這在後世是個常識問題,而經濟的發展其實就是商品的絕對數量的增長,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背離便是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因此一個國家需要通過發行貨幣來調節通脹,進而對經濟的發展進行宏觀的調控。

  在宋金時期出現的交子,交鈔便是國家發行的紙幣,不過最終被玩壞了,百姓已經不在相信紙幣,到了以後的朝代又不得不以金銀作為本位貨幣,但到明清時期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國,讓中國被動的接受通脹,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人們仿佛覺得銀子還是銀子,不過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海洋國家薅了一把羊毛。

  在這期間,香料也算是一個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中國的商品實在具有競爭力,不然早就從金融層面奔潰了。

  當然現在宋傑還沒有考慮到如此深遠,他現在想的是如何解決這次水患帶來的財政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才有了建立銀行的想法。

  在上次宋傑巡視了各州後,這一想法便一直縈繞在心頭,症結還是出在糧食固定價格的機制問題上,在剛造反時制定的糧食固定價格機制,目的是為了穩定民心,宋傑也沒想到,現在反而成為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不足的最大障礙。

  因為在當時的郡公府控制的區域,糧食才是硬通貨,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用糧食來換算,糧食便起到了貨幣的作用,而當時的金銀和銅幣只是輔助。

  但糧食在增產的情況下,百姓手裡的糧食越來越多,即便是華國成立後發行了華元,在沒有取消糧食價格固定的機制下,華元的主體貨幣地位同樣會被削弱。

  這就是三元悖論,即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穩定,資本的完全流動,這三個要素不能同時實現,選擇其中的兩個,另一個要素必然無法運行。

  宋傑沒學過系統的經濟學,當然也不懂什麽三元悖論,但在考察時他就發覺,糧食價格不變帶來的就是貨幣流通的速度變慢,百姓都把錢存在存錢罐裡,不是要買生活必需品時,是不會拿出來的,而且華國政府發行的貨幣越多,反而會覺得越沒錢。

  時間一長,百姓手裡越來越多的華元和糧食,政府變得越來越窮,而且這次修路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商幫出錢也請不到人。

  所以宋傑才決定用借的方式,把百姓手裡的錢弄出來,這不就是銀行天然的作用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