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竊國傳》第58章 涼州局勢
  華佗覺得,自己當初為了報答暗靈保護自己的恩情,跟隨暗靈來到幽州為陳寔治病絕對是自己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現如今,自己不僅能夠通過華氏醫館和公孫續的幫助來發揚醫道,還有可能完成一部創世之作,真正做到名垂青史。

  當給自己的同道去書之後,迫不及待的華佗就準備搬入華氏醫館之中,一面傳道授業,一面為百姓診斷看病,但他的想法被公孫續給否決了,公孫續向華佗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先將主要精力放在編著一本醫學論著上。

  歷史上華佗曾經著有一部青囊經,只可惜沒有流傳下來,公孫續毫不懷疑,那絕對是一部不會比傷寒雜病論差的醫學著作,這等醫學瑰寶沒有流傳於世,絕對是中華醫學甚至是世界醫學上的一個巨大的遺憾。所以公孫續向華佗建議,讓其將自己的醫學心得和見解寫出來,然後再通過與眾多醫學大師的論證和補充,完成一本醫學著作,而這本醫學著作,日後就當成是華氏醫館的教材,用來教授學生。

  華佗欣然同意,因為他早就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受精力和條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一直沒有得以實施,如今有條件了,而且擁有了眾多同道可以論證和補充,那絕對比自己一個人撰寫更加全面和細致。於是,華佗有開始將精力放在了醫學論著的編寫上,而名字,就叫《青囊經》。

  時間轉眼來到九月,天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複雜,自南匈奴叛漢和韓遂馬騰牽製住漢軍的主力之後,天下間叛亂的事情就開始此起彼伏,其中不僅有眾多的黃巾余孽,還有一些山賊異族。

  不過好在自黃巾起義之後,各州郡的兵力都有了一定補充,所以這些叛亂都沒形成什麽規模,很快便被地方或者是中央派遣的將領平定了。比如長沙區星的起義,便很快被中央派遣過去的孫堅平定。

  孫堅之前受張溫節製,一直在與韓遂馬騰等人的叛軍作戰,但因為雙方的局勢陷入了膠著,而長沙區星又發起叛亂,攻殺郡吏,無人可治,於是朝廷從前線調回孫堅,遣孫堅前往長沙平叛,孫堅到郡之後,很快便平定了叛亂,並開始組建自己的初始勢力。

  並州方面,呂布比歷史上早出名,因為戰績突出而得到了並州刺史張懿的重用,而呂布也十分勇猛,率領並州軍硬生生將反叛掠邊的南匈奴軍隊打出了並州,不過這僅此而已,呂布再想繼續進攻南匈奴也有心無力,因為現在的南匈奴雖然沒有形成統一,但各部落也不會容忍呂布進軍自己地盤,於是並州和匈奴也陷入了僵持之中,在各自的邊界相互提防。

  當然,這些和公孫續都沒什麽關系,他現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幽州。

  八月,陳潔誕下一名男嬰,終於開始為公孫瓚一脈開枝散葉,這令公孫家的眾人皆十分欣喜,遠在涼州的公孫瓚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喜出望外,親自給孩子命名,名為公孫繼。

  公孫繼的出生,若是換在其他家族,必然會給族中帶來一定潛在的變化和隱患,因為公孫繼的母親是陳潔,他的背後有陳氏家族的支撐,這股力量足夠支持他將來和公孫續爭奪公孫家的繼承權。

  但公孫繼出生在公孫家,他的長兄是公孫續,所以包括陳氏在內,所有人都沒有任何異心,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有公孫續在,公孫家未來的掌權人就早已經板上釘釘了,甚至,即使是現在,公孫勢力中的眾人也已經開始習慣公孫續作為話事人的角色。

  公孫續自然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相反,公孫繼的出生令他十分高興,因為公孫家終於開始開枝散葉了,而不再是他自己一人,尤其是作為後世來人,他對手足情誼看到還是比較重的,作為長兄,他會疼愛每一個弟弟妹妹,呵護他們的成長。  這兩個月,並州局勢已經趨於穩定,雖然公孫續知道南匈奴的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就會再次出現巨大的變動,對並州造成更大的衝擊,但就目前而言,公孫續已經失去了名正言順進入並州的機會。於是公孫續乾脆放棄了自己的念想,暫時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幽州局勢的穩定上。

  一方面,公孫續和劉其商議進一步加強了對幽州的統治,所有的官吏都進行了政治審核,不斷提高他們對幽州,對公孫家的忠誠度,同時在屯田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各郡縣的守備力量,並組建了郡縣通訊網絡和軍事支援體系,確保如果再發生類似張純張舉的事件時,各地方就能夠及時反映過來,將可能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除此之外,公孫續還讓王越進一步提高了暗靈的規模,加強了對幽州境內的監控,確保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得知,以便妥善應對。

  另一方面,公孫續開始加速了對異族的同化,大規模的將鮮卑、烏桓以及高句麗三韓百濟的百姓遷入到幽州各郡之中,將他們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個地方,通過潛移默化來磨滅他們身上的種族烙印。與此同時,公孫續也加大了對這些異族男丁的抽調比例,雖然名義上是和幽州的百姓一樣屯田訓練,但實際上公孫續已經將他們列入了軍隊的備選名單中,一旦再出現戰爭,首先征召的就是這些異族男丁。

  時間依舊在不斷推移,幽州的一切,都在公孫續的主導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並州和涼州,卻已經掀起了各自的風暴。

  自公孫瓚統兵征討韓遂馬騰起,如今已經相持半年有余,中央軍從當初右扶風開始,步步為營,逐漸西進,直到進入漢陽郡。但進入漢陽郡之後,韓遂馬騰等叛軍的抵抗就開始明顯增強,政府軍自此之後再無寸進,雙方最終僵持在了漢陽。

  中央軍佔領漢陽之後,和之前所佔領的城池一樣進行排兵布陣,張溫率領中央軍駐守城池,安撫百姓,公孫瓚統領的幽州兵與董卓統領的西涼兵分布城池兩側,與城中遙相呼應,若叛軍攻城,二人便會率領軍隊兩側夾擊,支援城中。而若是出兵攻擊叛軍,則以幽州兵和西涼兵為兩翼先鋒,張溫統領中央軍在後方壓陣。

  這個陣容是沒有問題了,也正是依靠這種配合,張溫等人才能夠在之前的戰爭中步步為營,逐漸向西推進到了漢陽。如果中央軍一直保持高漲氣勢,一路攻城拔寨可能不會出現問題,但是當雙方陷入僵持之後,問題就出現了。

  漢陽之後,就是叛軍的大本營,叛軍已經沒有多少退路了,於是韓遂馬騰組織起了頑強的反擊,死死的將中央軍限制在漢陽,而這一限制,就是數月的時間。在這數月裡,前期叛軍不斷的出兵攻擊漢陽,意圖將漢陽從中央軍手中搶回來,但奈何城外有幽州兵和西涼兵的支援,叛軍一直無法順利的將所有力量集中到攻打城池上。

  於是後期韓遂馬騰轉變策略,準備憑借著東道主的優勢,先行消耗掉城外的西涼兵和幽州兵。叛軍背後就是大本營,有充足的糧草保證,但中央軍卻需要依靠朝廷的支援,而朝廷的糧餉並不是很充裕,根本無法支撐大軍久戰。於是,叛軍將攻擊的目標從漢陽城換成了成為的幽州兵和西涼兵的軍營,幾乎每天都派遣先鋒隊衝擊兩軍的大營,一來是為了消耗兩軍的力量,二來也是消磨兩軍的銳氣和精神。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中的問題開始出現了,最先開始出現問題的,是董卓的西涼兵,西涼兵風氣彪悍,性情直爽,根本受不了這種日複一日的不斷侵擾,外加上西涼兵也未經受過幽州兵那種正規的訓練,軍紀不嚴,於是在雙方僵持的第三個月,憋屈的西涼兵險些炸營發生兵變。

  董卓也不想自己的家底就這樣被消耗,於是趁此機會向張溫提出要求,要進入城中修養,否則就要以大軍久戰疲倦,無法繼續戰鬥為由撤兵。張溫開始時候拒絕了董卓的要求,並嚴令董卓必須堅持戰鬥,不能後退,否則就要以延誤戰機為由治董卓的罪。但後來李儒遊說張溫,向張溫陳述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幽州雖出兵相助,但至今為止並未出現太大傷亡,明顯另有多圖;第二件,就是劉其捐獻錢財獲取太尉一職之事,本來太尉應該是屬於張溫的,結果被劉其橫插一杠,讓張溫失去了最佳的晉升機會,這件事情,張溫心中還是存在芥蒂的。

  張溫被說動了,於是第二個問題也出現了,中央軍中開始出現裂痕,董卓率領西涼軍撤入漢陽城中,讓幽州兵直面叛軍,成為了叛軍的首要攻擊目標,兵力開始出現損耗,士兵的精神也變得越來越差。

  公孫瓚見此心中憤懣,數次找張溫理論,讓張溫將西涼兵重新派出漢陽城,幫助幽州兵分擔壓力,但都被張溫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後來,夏侯蘭和田楷向公孫瓚獻計, 既然張溫不仁,那幽州就不義,為了避免兵力的損耗,開始配合叛軍,與他們一起演戲。

  於是,在叛軍再次衝擊幽州大營的時候,趙雲張飛二人齊齊率兵出戰,雙方列好陣勢之後,二人卻沒有發起衝鋒,而是以言語刺激叛軍,硬生生將兩軍交戰變成了兩軍鬥將,一而再再而三,韓遂馬騰等人而非無能之輩,很快便猜到了幽州軍的想法。韓遂馬騰也樂得如此,他們現在奪回漢陽無望,若能夠與幽州兵在此僵持,浪費時間,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最起碼中央軍是絕對耗不過有大本營支持的他們。

  雙方如此做戲數十天,已經從最開始的車輪戰變成了後來的個人表演戰,韓遂馬騰一方出戰的分別是剛加冠不久的閻行和尚未加冠的龐德,幽州一方出戰的分別是張飛和趙雲。四人是雙方陣營中武力最高之人,並且其中龐德與趙雲年歲相當,閻行與張飛年歲相當,都是年輕氣盛的年紀,於是到最後韓當等人都已經不再出戰,變成了這四人的捉對廝殺戰。

  這段時間下來,甚至雙方的士兵都已經適應了這四人的戰鬥,每次列好陣勢之後,眾士兵便一副看好戲的樣子,隻管加油呐喊,根本就沒有丁點衝鋒陷陣的想法。四人之中,雖然龐德不是趙雲的對手,閻行不是張飛的對手,但這二人也鬼頭的很,每次眼看著要支撐不住了便立即撤退,將張飛和趙雲二人當成了磨練武藝的對手。

  對此,張飛和趙雲也心中鬱悶,於是二人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機會將二人生擒活捉,好好出一口惡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