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一群宦官將自己常用的物品全都給搬走後,李治這才明白了過來昨日所發生的一切究竟為何。
眼下自己雖然尚未及冠,也才六七歲的模樣,但卻擁有在宮外開府的權利,雖然只是暫時的。
但,只要乾好了,到時候離開魏王府到另行開府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隨後放眼整個大唐,自己可是第一人啊,盡管不知道前朝是否有過此先例,但光是這次,也足夠自己名彪青史的存在了。
說不定數百後後,史書上如此記載:晉王治,尚及冠,僅垂髫之年便已有了開府之先例,這可是令此時的李治美滋滋的幻想著。
但,想到今後的日子,也不禁讓李治感到很是為難,這要是乾不好的話,或許,自己真的只有在宮中等到成年之後,再然後丟到封地上去不了了之了···
難怪昨日自己便宜父皇的一大群嬪妃都往自己的住所扎堆,果然是對自己不懷好意,原來是提前打算為她們的前途打下厚實的基礎,畢竟,擁有個嫡系皇子作靠山,以後自然也就能擁有更多的談資。
“九哥,你又在想些什麽呢?”
直到耳旁,忽然傳來熟悉的聲音,回頭望去,這才發現自己的妹妹城陽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自己身旁。
城陽說罷,一臉厭惡的掏出懷中的手巾,也不嫌棄,在李治嘴角擦拭乾淨後,撇嘴道:
“看你這流了一地的口水,是不是又在做白日夢了?”
難得眼見如此愉快的一幕,李治心頭頓時升出了一個念頭,捏了把城陽胖嘟嘟的小臉後,輕聲笑道:
“我在想,城陽會不會舍不得你九哥離開呢?”
城陽並不知道李治將要出宮的消息,此時聽聞李治此言,不由得瞥了瞥眼角,白了李治一眼後嘟著小嘴氣鼓鼓的答道:
“離開好啊,這樣就不會老是氣我了。”
李治聞言,差點摔倒在地,心中不禁嘀咕道:好像是你一直在欺負我好不?
城陽也不等李治作何反應,也不等李治答話,疑惑的她眼中露出了不解的神色,一臉疑惑的對李治問道:
“對了九哥,剛才陳師傅來這裡幹嘛?”
李治向來與城陽的關系甚好,若是不出現自己突然到來的這個變數,李治將會在宮內一直陪伴著城陽長大下嫁,甚至還在她病故之時,跑到城牆上痛哭。
想到此處後,李治也不想讓城陽為自己突然離去而感到難過,自然是隨口編造了一個謊言,繼續做起了忽悠的本份,摸著城陽的小腦袋笑道:
“收拾行裝,具體... ...
的,你以後就知道了。”
說罷,李治也不等身後的城陽如何作答,便已離去,隻留下城陽一臉疑惑的輕聲嘀咕道:
“收拾行裝,這是幹嘛了?”
待到反應過來時,這才發現目光中已不見了李治的蹤跡。
天地良心,自己可沒欺騙小孩子,也沒隨便忽悠別人···
李治離開後,臉部紅心不跳的他暗自想道,畢竟,自己也不確定是否能順利的搬出宮外,這要是提前言明了,到時候途中卻又出現了什麽變故,到時候豈不是又有鬧出個烏龍事件。
掖庭宮,掖庭宮中所居住的,大多數都是些宦官與宮女所居住之地。
當然,一些地位較低的嬪妃等也常年居住在此,雖然比不上正宮中的四妃所居住的宮殿,但對於宮女而言,這也算是較為奢侈之地了。
薛婕妤也就是常年居住在此,她身為先皇嬪妃,居住在正宮中有些礙著某些人的眼,因此,李二這才將她安排於此。
雖然此地為宮娥宦官的居住的,但薛婕妤所處之地距離正宮較近,李二對她倒也不錯,服侍著她的宮娥都有好幾人,宦官自然也不會落下。
李治從立政殿而來,一路穿過了正宮旁的各路宮殿與花鳥走廊,好在平時對這條路較為熟悉,要不然恐怕也會迷失在其中。
略半個時辰後,李治這才趕到薛婕妤所居住之地。
此處,有身份的在平常都少觸及此地,而且,就算擁有身份,但也不是有身份都能進入此地。
畢竟此處,多為宮娥女眷居住,當然,宦官另算,像李治這種宮中皇子,除非有特殊情況,要不然的話都很少有機會能來到此處。
李治也因為有了薛婕妤這層關系,自然能順利到達此地,不過那都是少有的事,穿過嘉猷門後,在宦官的通報下,李治順利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薛婕妤。
薛婕妤在昨日便已得知李治要搬出宮外居住的消息,但具體時間她卻不知曉,但她也沒有因為李治的突然離開而感到緊張。
這並不是因為其它,而是一個皇子在搬離宮中前,都不算是小事,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都較長,哪怕只是暫時性。
但她也因此為李治感到高興,也摻雜了不少擔憂的情緒,所以為了讓李治在事先得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才沒去監督李治學習。
李治進院後,也不等薛婕妤問話,便如同狗皮膏藥般的匍匐在薛婕妤手臂上,輕聲說道:
“師傅···”
一臉和藹的薛婕妤將拉過李治,來到院中的一張石桌前,柔聲道:
“... ...
你都知道了?”
“嗯”
李治應了一聲後,抬著頭用黑豆般的小眼珠不舍的看著薛婕妤,戀戀不舍道:
“可是稚奴舍不得你,我經常胡作非為,要是沒有你的話,我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所以要不你隨我一起出宮吧?”
薛婕妤聞言心頭又是一陣感動,但理性還是告訴她這不可能,哪怕只是想想而已,伸出玉手撫摸著李治的臉頰,搖頭輕聲答道:
“傻孩子,我能留下宮中已是陛下對我莫大的恩賜了,哪還敢奢求宮外。”
說到此處,也不等李治答話,便板著臉對李治叮囑道:
“身為皇室嫡系,又作為晉王,要以民為本,做個合格的晉王,上忠於君,敬與長輩,下忠於民,勿要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