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超級黑科技帝國》第415章 技術大爆炸理論
第420章 技術大爆炸理論

 所以當高層的批文下來了之後,包括對現有的所有網上公開資料,進行分級審查和身披的消息,頓時是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片熱潮。

 所有人都在質疑大唐科技到底啊能不能做到這種地步,若是用人工進行審查的話,那麽單單是耗費的人力資源,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一個詞:人工智能。

 這是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詞語,曾經在大唐科技崛起的時候,就有無數人質疑大唐科技是否擁有人工智能,但是大唐科技卻並沒有給予確切性的答覆。

 再加上大唐科技後來所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甚至是一些科技,比起人工智能都還要厲害得多。

 所以網絡上關於大唐科技擁有人工智能的消息,便是被衝淡了不少。

 然而這一次的網絡實名製,以及信息分級,大唐科技擁有人工智能的消息,再一度不脛而走。

 在逼乎上,展開了一個關於大唐科技是否擁有人工智能的激烈討論。

 【大唐科技是否擁有人工智能?現有的科技真的能做到人工智能的水平嗎?】

 瀉藥,人在阿美堅,剛剛才下飛機,剛好看見提問,順手回答一波。

 首先,“上網衝浪”這個詞,似乎是一個非常遙遠的過去式了,但是實際上,這個詞語才距離我們十年不到的時間。

 我附上一張圖片,來說明科技的進步到底有多麽的迅速,雖然這張圖是五六年前的老梗了,但是再看這張圖的時候,依舊是讓人唏噓不已,畢竟這些年來的技術發展真的是令人感到又快又粗暴。

 這讓人不由得想像是公知們一樣陰陽怪氣的說上一番:科技啊,請你慢點走,停下飛奔的腳步,等一等地球的子民吧!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2005年的128MB內存卡,到2014年的128G內存卡的轉變一樣,短短十年的時間,儲存就已經翻了一千倍。

 這可以代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更別提如今大唐科技所提出來的,已經公開的概念性的東西,例如全息投影,超級電池等。

 目前以BBA系列,保時捷,賓利,法拉利,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本田,豐田,日產等數十家車企,已經跟大唐科技簽訂了一份關於車載全息投影的協議。

 這一份協議大家都可以去網上查閱,其中就是關於全息投影在車內進行使用的詳細規范以及使用說明。

 甚至國產手機廠商中,花為公司,藍綠,粗糧,1+,敗家之眼等手機廠商,都在打算在手機上搭載全息投影,以及更大蓄電容量的超級電池。

 在電腦硬件方面,已經有多達上百家供貨商,向大唐科技下了高達八百多億的訂單,目的就是為了將全息投影徹底普及向民用。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這個隻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黑科技,正在不斷的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走近。

 這也是大唐科技實力的一個縮影,更別提已經公開的鋼鐵戰甲,以及還存在與審核階段的治療藥劑等。

 在敬佩大唐科技的科技底涵以及實力強大的同時,我也在這裡,向人類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做一個簡單的預測。

 我跟大家一樣,都有幸生活在了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但是不知道各位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未來的科技到底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呢?

 一想到這個問題,似乎發際線都後移了不少。

 在這裡,可以用庫茲韋爾這名未來科學家所提出的理論,進行解答。

 他認為未來的科技可能不會再經歷什麽進化,而是直接以爆炸的方式發展到無所不能。

 與此同時,這名科學家還大膽的預測,在2045年也就是25年之後,這個科技大爆炸將會到來,只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這個時間會提前20年以上。

 到時候計算機智能將會遠遠超過全部的人類,包括生老病死在內的科學難題將會全部都解決,而我們不用吃唐僧肉也會長生不老,而且像是神一樣無所不能。

 大唐科技所提出的治療藥劑,就是一個在人體醫藥應用方面的一個原型,同時一個起一個起航點。

 庫茲韋爾將科技大爆炸前的那個事件點,稱之為“技術奇點”,這看起來似乎是非常的玄乎,但是卻並不難以理解。

 首先“奇點”是一個在數學和物理領域的名詞,這個詞並不難以理解,只要小學的數學水平就可以輕松的理解了。

 我們從小時候就知道了,除數並不能等於零,而除數等於零這個無法處理的點,就可以稱之為奇點。

 還有黑洞的中心,宇宙大爆炸前的狀態等,都可以稱作是奇點,是數學和物理定理所無法理解的禁區。

 而技術奇點也差不多是一個樣,指的是在這個事件點之後,技術發展的速度會達到無窮大,到達一種我們完全無法理解,讓人懵逼的一種狀態。

 其實早就在1982年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技術奇點”的這個概念, 但真正讓這個名詞名聲大噪,還是要屬於一名來自谷歌的大佬庫茲韋爾。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噴我了,話說25年不到的時間,我們就能夠長生不死,給予永生?

 別急,我是不可能被江湖騙子所洗腦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庫茲韋爾之所以會這麽認為,是因為他覺得大部分的人都在用線性的觀念來看待技術發展,而歷史的經驗會告訴我們,技術的發展是指數型的。

 網絡上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來形容指數增長的可怕力量:將一張厚度只有0.1毫米的A4紙對折42次,那麽這張紙的厚度將會有439804.651千米長,比地球跟月亮之間的距離都還要遠。

 所以後來庫茲韋爾覺得科技同樣遵循指數發展的規律,越是到後面發展的速度就越是快,例如人類在數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例如車輪,火,石器,從發明到廣泛應用需要好幾萬年的時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