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天生鬼才郭奉孝》第294章:民以食為天
其實郭嘉真的缺錢,找曹操和荀彧就行,但哪怕是朋友,郭嘉也不想太依賴他們。而且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人情欠多了,終究不好。

 一念及此,郭嘉瞬間下定了決心。

 拓展財路!必須拓展財路!

 但是問題來了,具體做什麽營生呢?

 最好是盈利高、成本低,還不耽誤自己時間的。

 郭嘉盤坐在浴桶中,左手摸著下巴,眼珠子轉得飛快。

 泡完藥浴,郭嘉就急哄哄進了書房。

 自從紙張的造價成本被郭嘉大大降低後,基本上只要吃得起飯的人家都買得起最便宜的紙張。

 同時,紙張也遠比竹簡容易書寫,所以紙張尤其受各個階層人士的歡迎。

 郭嘉在紙上筆若龍蛇著。

 雖然如今曹操麾下,百姓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和當初的太平盛世還是比不了。真要搞些什麽高消費的東西出來,百姓還是消費不起。

 既然要從普通百姓身上賺錢,就要考慮百姓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動力了。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雲:“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郭嘉打算從“吃”上下手。

 饅頭、面條、油條、餛飩、餃子!

 這些東西既能吃飽,又便宜,在味道上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也不會差,在民間一定能受歡迎!

 饅頭,傳說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隻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羊宰豬,包成麵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

 饅頭中還可以加點餡,如肉、菜等,便成為了比饅頭稍貴些的包子。

 面條呢,在中國也是由來已久。

 漢代以前就已出現“湯餅”。“湯餅”實際是一種“片兒湯”,製作時一手托麵團,一手往湯鍋裡撕片;到北魏時(公元486—534年),湯餅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麵團擀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面條。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們又把切好的面條掛起來晾乾,便於保存和隨時食用。於是最早的掛面便誕生了。唐代時,中國和日本的往來很頻繁,面條和掛面的製作技術很快就傳入了日本,也有馬可·波羅把面條從中國帶到意大利的傳說。

 至於油條,則涉及到了中國的民族英雄嶽飛了。(雖然教材裡把嶽飛的民族英雄稱號刪除了,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大家心裡有數就行。)

 油條,又稱餜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面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製一種類似油條的面製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但漢朝應該是沒有的。

 餛飩,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而餃子則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代則稱為“餃子”。

 說起餃子,這玩意還是張仲景發明出來的。張仲景發明餃子是藥用,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這幾樣小吃做法簡單,成本低廉,純粹是薄利多銷,順便豐富一下民間美食。

 不過麻煩的是,這三樣小吃都是需要讓麵團發酵的,而這個時代搞不到酵母什麽的,至少郭嘉不知道有什麽辦法,只能讓那些麵團自然發面,這一來就要耗去不少時間。

 饅頭、包子、面條、油條、餛飩、餃子,這些小吃放在後世不就是開早飯店嗎?

 郭嘉笑了笑,搖了搖頭。

 不過,既然是要開“早飯店”,那怎麽能沒有豆漿呢?

 豆漿的發明可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

 相傳劉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但這個時候,豆漿卻還沒有像後世那般在民間流傳,僅僅在某些地區小規模流傳罷了。

 所以,郭嘉還將麻辣燙的做法寫在裡面。

 麻辣燙起源於岷江之濱四川省樂山市牛華鎮。傳說是南北朝時期,船工和纖夫創造了麻辣燙這種簡便易行而又獨特的吃法。從成都到三峽的川江流域,由於水流湍急,纖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風景,他們在拉纖之余,在江邊壘起石塊,支起瓦罐,撿拾一些樹枝作乾柴生火,舀幾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有菜放菜,沒菜就拔些野菜充數,再放入u、花椒等調料,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驅寒、袪濕。

 這種吃法,在後世也是風靡民間的,何況是在這個吃食種類匱乏的年代?

 不過,海椒似乎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所以調味品也是郭嘉頭疼的地方。

 郭嘉問過管家這個時代有什麽調味品,這才知道這個時代只有鹽、醋、醬、糖(飴糖,不是蔗糖,甘蔗製糖到唐代才從印度傳入)、蔥、薑、花椒、茱萸、肉醬、魚子醬、蒜、肉桂、香茅草等。而至於胡椒原產印度,在唐代才傳入中國。辣椒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傳入中國。

 (在漢武帝鹽鐵專營以後,在漢朝吃鹽就比較貴了,口味重的,可能吃窮了人。)

 所以,想吃頓味道十足的麻辣燙, 郭嘉還得大規模購入不少調味品。

 辣味可以用花椒、茱萸、山葵和芥末代替。

 鹽嘛,嘖嘖,倒是有些麻煩,不過也不算什麽大麻煩。

 因為,他想到了一個人!

 他家,絕對不會缺鹽。

 ————————————————————————————————————

 大家月票、推薦票、訂閱什麽的來者不拒,狠狠地拿這些來砸我吧!

 求收藏!求推薦票!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

 紅塵在此拜謝諸君!

 書友群:1055064608

 
高速文字手打 三國之天生鬼才郭奉孝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