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朝小卒》第七十七章真相大白
從劉府出來,郭禮以為要去萬年縣衙,誰知孟浩然直接去立政坊,看樣子要去李老先生府上。走進立政坊,孟浩然居然走到李掌櫃的茶攤坐下來喝茶。和李掌櫃聊了一陣,方才起身向李老先生府上走去。

“有什麽新的發現?”郭禮知道孟浩然不會平白無故的坐下喝茶,一定是有什麽事情要問。剛才看似無意中的聊天,誰知道其中含著多少玄機?

“最近漕幫的人可能得到什麽風聲,竟然沒有再運糧草進京。”孟浩然說完倒把郭禮嚇了一跳,不是來查劉鶴鳴遇害的案子,怎麽和偷運糧食扯到一塊了。仔細回想了一下剛才孟浩然和李掌櫃的聊天,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這是怎麽推斷出來的?”

“李掌櫃這幾天的生意不太好,很早就收攤。”

“這能說明什麽問題?”

“第一次來的時候李掌櫃說漕幫的人很晚才來喝茶,生意人不會放過到手的生意。這幾天李掌櫃很早收攤,說明漕幫的人沒有出來。”

原來如此。

劍湖開門看到郭禮,不情願的出聲道:“先生,還是上次的兩人要不要見?”

“請進來吧。”老先生在裡面搭話。

老先生坐在蒲團上,劍湖倒也乖巧,沒等老先生吩咐就把茶端上來。

“老夫知道你們還會上門。”

“老先生怎麽知道?”

“劉鶴鳴道友羽化,老道深感痛惜。道友究竟為誰所害,老道也想大人能夠早日查明真相。”

“老先生可知道友會?”

“老道正是道友會的一員。道友會是京城信道之人成立的松散組織,平素互相很少來往。偶爾見面,也是談及一些關於修道的心得。”

“老先生可有道友會的名冊?”

“名冊倒是沒有,捐贈名單倒有一份。劍湖,去拿道友會的捐贈名單來給郭大人。”

道友會經常做一些善事幫助世人,這份捐贈名單就是道友會為去年深受蝗災之苦的農家捐贈。

郭禮翻看著花名冊,從中發現了兩個熟悉的人:其中一個是柳縣令,還有一個是郭禮萬萬沒想到的人。

吳令珪。

“吳令珪也是道友會的?”

“吳大人在道友會好多年了。”

奇怪了,吳令珪明明是儒家之人,怎麽會加入到道友會之中?

“這位吳令珪可是朝中的禦史中丞?”

“正是這位吳大人。”

郭禮將花名冊還給老先生,隨口問道:“老先生先祖是道德天尊?”本來郭禮想問“老子是令祖?”,轉念一想這樣問太唐突。

“大唐高祖是老夫的祖父。”

郭禮差點連下巴都驚掉。

高祖李淵是老先生的祖父,豈不是說比當今皇上的輩分還要高兩輩?

“先考李元嬰,高祖十七子。”

這樣說就行得通了,據說李淵禪位之後還生了兩個兒子。

“李老先生是漕幫幫主?”郭禮想起裴洋的話問道。

“漕幫為朝廷做事,大人就不必理會。這些年若不是漕幫暗中將糧食運進京城,恐怕京城的米價早就飛上天了。”

難怪李隆基吩咐暗中查探是誰在偷運糧草,又不責令嚴懲,說不定早有密探將老先生的身份稟報給皇上。

“皇上命本官查明進入京城糧草來源,沒想到老先生如此坦白。”本以為查明糧草來源還需要一段時間,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聽說裴大人受命任轉運使疏通漕運,大人可否牽線讓漕幫協助官府運送糧草?”

這些年來漕運逐漸阻滯,每年官府入京的糧草不過二十萬石,運力明顯不足。如今老先生提議讓漕幫參與其中,於公於私這都是一件好事。

“既然老先生有心,本官牽線又何妨?”

從李府出來,孟浩然依舊在沉思。

“可有什麽發現?”郭禮問道。

“修道會的人沒有嫌疑,道家講究無為無欲無求,斷不會平白殺害道友。剛才李老先生如此坦白,好像有什麽事情隱瞞著。”

郭禮想起綁架公主的兩名歹徒出自漕幫,其中必有問題。聽孟浩然說起道家,倒是想起一句話:死道友不死貧道。眼下還是尋找線索,實在沒心思開玩笑。道友會的名單中,無疑吳令珪的問題最大。

“吳令珪。”

“禦史中丞吳大人?”

“吳令珪信奉儒家,混進修道會必然有目的。”

“如果禦史中丞卷入其中,牽扯到的人必然極廣,這個案子很可能複雜了。”

“不如去萬年縣令府上看看?”郭禮想著反正也是順路,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的線索。堂堂大理寺卿竟然幫京兆府查案,傳出去也是笑談。

新的知縣還沒有上任。

木縣丞正在府衙內處理公事,看到郭禮兩人急忙迎了出來。

“兩位大人前來查案?”

“柳縣令經常和什麽人來往?”

“柳縣令信道,崇尚自然。平時交往之人盡皆淡泊名利之人。官場上倒是和一位吳大人很談得來。”

“吳大人?是不是禦史中丞吳令珪吳大人?”

“下官不知是不是禦史中丞,柳縣令房中還有吳大人送的折扇。”

“折扇?什麽時候送的?”孟浩然插嘴問道。

“就在柳大人死前不久。”

“折扇還在?”

木縣丞將郭禮兩人領到柳縣令書房,從牆櫃裡拿出一把折扇,打開折扇,上面書寫著一個字“道”。忽然之間,郭禮聞到熟悉的味道。這是什麽香?聞起來似曾相識的感覺。記得當日來到柳縣令的書房,似乎也有這種淡淡的香味。

郭禮拿走折扇,京兆府中打探案情,看看元大人是否有新的發現。

元行衝正在府衙辦公,笑呵呵的迎了出來。郭禮慚愧,竟讓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親自迎接。

“暮春時節,郭大人真是風雅。”待元行衝走近時時臉色大變,忽然間滿臉通紅。

“元大人這是怎麽了?”郭禮問道。

“老夫也不清楚,忽然感覺頭暈心跳胸悶。”按理來說元行衝早該致仕還鄉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歲數還能兢兢業業的做事。

走近府衙,郭禮隨手將扇子放到桌上,“這把折扇是柳縣令遺物,給元大人帶過來,或許對柳縣令被殺一案有所裨益。”

元行衝拿起折扇打開正在觀賞扇面上的“道”字時,忽然之間又是很不舒服。

這把扇子有古怪!

“元大人可有什麽隱疾?”郭禮問道,前世有很多人對香味過敏。

“老夫昔日肺部受傷得過喘病。”

既然得過哮喘,聞到折扇上的香味有不良反應算是正常。郭禮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柳縣令會不會曾經也有過哮喘?當即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元大人不愧在大理寺中擔任了十年寺卿,立即明白郭禮的意思。

“邢捕頭,速速前去萬縣縣衙,調查柳縣令生前是否患有哮喘之類的疾病。”

一個時辰之後,邢捕頭前來匯報。

“柳縣令生前的確患有喘病,有城南王郎中的診斷,還有柳縣令夫人親口證實。”

如此一來,如果吳令珪事先知道柳縣令患有喘病,又送出折扇,就有了故意殺人的想法。

作案動機呢?

僅憑一把折扇就定當朝四品大員禦史中丞的罪,恐怕有些勉強。

盡管所有線索都指向吳令珪,可是沒有證據。唯一的證據,吳令珪可以推脫不知道柳縣令有哮喘病。文人之間送一把折扇有什麽稀奇古怪?

元大人聽完郭禮敘述和猜測,大致已經鎖定這位吳大人就是謀殺柳縣令的凶手。至於證據麽,元大人會心一笑露出口中稀疏不齊的牙齒。

……

吳令珪自詡三件事無人可及:作為讀書人讀萬卷聖賢書,做官清廉從不貪汙受賄,作為言官屢次彈劾當朝宰相。在禦史台這位吳大人的名聲比禦史大夫裴光庭還要響亮,當年吳令珪大言不慚道:“禦史就是天子門前一條狗,咬盡奸佞正乾坤。”

這些年來,吳令珪倒也做出了符合言行的行動。但凡吳令珪彈劾之人,無不是貪贓枉法之人。奇怪的是凡是吳令珪彈劾之人大多信奉佛道兩教,對於儒家門人從來不做關注。這一點讓吳令珪贏得了少數士子的追捧。

吳令珪正在起草彈劾王晙的奏章,忽然覺得眼皮猛跳。

陡生不祥預感。

恰好此時,管家前來稟報:“京兆府元行衝大人、大理寺卿郭禮前來拜訪。”

吳令珪心煩意亂,最不願意看到的兩個人竟然同時來到府中。

“請兩位大人前堂奉茶就坐。”

吩咐完管家,吳令珪將彈劾奏章起草完畢,這才走向前堂。

郭禮和元行衝早已等候多時,就連茶水也喝了兩盞。

“兩位大人來訪,下官府中蓬蓽生輝。”

“吳大人客氣了,今日來府上是有件殺人案需要吳大人協助調查。”

“殺人案?不知道什麽案子能讓下官出力?”吳令珪面色不變道。

“萬年縣柳縣令被殺一案,新科進士劉鶴鳴被殺一案。”

“非常榮幸之至,沒想到下官居然能夠協助兩起殺人案。”

“吳大人,請?”

“下官如果不願意協助調查呢?”吳令珪臉色一變。

“來人,將吳令珪拿下。”元行衝話音剛落,邢捕頭帶領十幾個京兆府衙役衝進來站在元行衝背後。

吳令珪看了看元行衝和郭禮,說道:“郭大人,還記得當初下官所言嗎?孔孟聖賢之道,還需有人繼承。”說完,跟著衙役走了。

郭禮不知道這位元大人葫蘆裡面賣的什麽藥,抓捕朝廷四品大員,如果查無實據,弄不好要被倒打一耙。更何況這位吳令珪大人乃是禦史中丞,朝中的言官,負有監察百官之責。如今被京兆府抓取,沒有真憑實據,怎麽向皇上交待。隨同吳令珪被抓的還有吳府內的管家、小廝等六個人。

經過幾日審問,終於開堂了。

元大人稟告皇上之後,李隆基要求查有實據,可見這位禦史中丞聖眷未衰。

“吳大人,萬年縣柳縣令,大人可認識?”

“柳縣令和本官同朝為官,自然認識。”

“柳縣令患有喘病,吳大人送的這把折扇之上恰好有誘發哮喘的香味,吳大人作何解釋?”

“折扇缺為本官派人送出,只是下官不知柳縣令有此隱疾。”

和預想的一模一樣,吳令珪打死不承認。

元行衝微微一笑,這位七十歲的老頭胸有成竹喝道:“還不負罪伏誅更待何時?帶人犯!”

邢捕頭帶來吳府管家。

“據實交待,十日前都去了那些地方?”

“十日前?在下待在吳府沒有出門。”

這是什麽?邢捕頭拿出一雙沾滿泥土的鞋。

“這是從你房間之中搜出的鞋,鞋上的泥土和廣運潭春明門附近的泥土一模一樣。當日你殺害了劉鶴鳴,將劉鶴鳴綁上石頭沉入廣運潭,沒想到石頭落入水中,繩子松開,劉鶴鳴屍體浮在水面被人發現。是不是?”

管家沒有回話,正在偷偷看著吳令珪。吳令珪若無其事,管家心裡雖然忐忑不安,倒也神色如常。

“吳詠新,這件衣服你可認識?這是從你房中搜出來的衣物,你作何解釋?仵作當日從劉鶴鳴的指甲中發現青色絲織物,本官查看你的衣物之上右手袖口有明顯拉絲的痕跡,顯然被人抓住之後掙脫所致。”

吳詠新正是吳府管家,此刻默不作聲頭已經垂下。

“帶人證吳老六。”

吳老六被帶到。

“吳老六,廣運潭中浮屍可是你先發現?”

“回大人,正是小人發現的。”吳老六一抬頭看大郭禮和孟浩然, “發現屍體當天,這兩位大人也在現場。”

“發現浮屍後的第二天,你看見了什麽?”

“稟告大人,小人發現有人在岸邊偷偷摸摸,於是留了個心眼尾隨跟上,發現那人在岸邊尋找什麽東西。小人當時就想,會不會是歹人行凶之後留下痕跡,又想毀滅證據,於是小人悄悄跟了一路。那人跳進譚中,再出來時拿著一把繩子。小人悄悄跟著,看著那人進了一所大宅之中。”

“吳老六,你看看是不是眼前這人?”

吳老六抬起頭,看到吳府管家。

“回大人,當日看到的正是此人。”

“吳詠新,還不從實招來?”

“……”

吳府管家受不過大刑,又鐵證如山,最終還是把真相交待出來。

原來,劉鶴鳴考中進士之後,吳令珪有意拉攏。沒想到劉鶴鳴修道之人,得知吳令珪意圖對道教不利,混進道友會更是狼子野心。於是準備把吳令珪的事情告訴李老先生。沒想到吳令珪早一步下手,殺了劉鶴鳴。劉鶴鳴生前和柳縣令來往過密,吳令珪知道柳縣令患有哮喘,特意買了一把折扇,塗上誘發哮喘的香味。

吳詠新為了將功補過戴罪立功,將吳令珪意圖綁架公主,構陷道教的罪行揭發出來,吳令珪自知罪重難逃,對所有指控全部承認。。

李隆基大怒,吳令珪斬首示眾,吳詠新杖刑一百、流刑。吳家滿門男的流西域,女的進入掖庭教坊司。吳詠新杖刑過後死於非命,隻可憐吳令珪的女兒,年僅十二歲就被發配到教坊司中。

P:這位吳家女兒日後了不得,猜一猜她是誰?這個不算劇透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