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最強縣令》第385章 徹底露餡了
要說兩人還真就沒啥事實,梁紅玉在這是幫田十一抄寫軍功冊的。只不過梁紅玉太有主見,非要在軍功冊上給她自己填上參謀之功,兩人爭搶軍功冊時打翻了茶碗,灑濕了梁小妞的鞋子,梁小妞這才會躲到裡間的爐子邊去烤鞋子。之後的司庫、張叔夜等人來訪時,梁小妞都是躲在裡間的,直到王進向扈三娘表白,她這才忍不住跑了出來。

扈三娘同樣是練武之人,觀察力異常敏銳,早便發現了梁家妹子腳上的靴子不對,只不過不好說破罷了。

解決了王木頭與扈三娘的婚姻大事,又留了與梁紅玉關系這個懸念,田十一讓人將盧俊義找了過來。

曾經許諾將蛤蟆杯送給盧俊義的,十一哥不打算失言。

盧俊義捧著最後一隻正嘴蛤蟆杯,感動得稀裡嘩啦的,跪在地上一再發誓要以賀大人馬首是瞻。

對於賀大人不是賀大人這傳言,盧員外也有所耳聞。但不管賀大人是什麽人,能言而有信將蛤蟆杯這種至寶送給自己,盧俊義覺得這少年值得自己效忠。

田十一從沒打算把盧俊義招到天賜盟中來,如今依舊如此。雖是動過想把燕青要過來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燕青哪都好,就是有些死心眼兒,如若哪天盧俊義以朝廷的身份與天賜盟有了衝突,燕浪子怕是分分鍾就會變成內奸。

——

田十一這邊大肆慶功,大宋朝堂上卻已經亂成了一團,因為梁中書的奏章送到了。

梁中書在奏章裡把馬陵道一戰詳詳細細奏報了一遍,兩大欽差的事自然不會遺漏。

皇帝趙佶看了梁中書的奏章懵的一匹,想了好久也沒想起自己啥時候給一個叫賀不凡的小官發過中旨。因為實在想不起來,趙佶就在上朝時向眾大臣問起此事,結果只有吏部查出了賀不凡的身份,對於中旨的事仍是一團霧水。

眼見著朝堂上吵得差不多了,有隱相之稱的老太監梁師成這才站出來。

對於田十一之事梁師成非常惱火。他畢竟提領著皇城司,只要有所察覺,方七佛動的手腳立即便能查探出來。

因為定陶縣那座酒樓本就是皇城司的,梁師成順藤摸瓜,已經連查帶猜清楚了賀不凡的身份。

賀不凡就是田十一,就是太湖水寨寨主,而且還假傳聖旨,這事讓梁師成暴怒不已。梁太監昨日便已經派出了人手,勢必要格殺馮喜。至於馮喜就是方七佛這事,梁老太監眼下還不知曉。

梁師成將所有的事情向趙官家稟報之後,滿朝堂鴉雀無聲,只因為這田十一比傳奇故事裡的人物還要傳奇啊。

大詩人西樓、杭州巨賈、杭州黑道勢力頭領、太湖水寨寨主,還有可能是個海盜。更可怕的是,他竟敢帶著數千兵馬直達京東西路,冒充朝廷命官,假冒欽差、假傳聖旨、召集官軍作戰,還立志要剿滅梁山賊寇,他是瘋子嗎?他已經是賊寇了,還剿的什麽寇?

梁師成明顯是在針對田十一,這一點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因為田十一已經是皇城司的親事官了,卻犯下如此多的大罪,這事追究起來梁師成也逃脫不了責任。

趙佶也是好半天才緩過神來,他心心念念想要見的田詩人田大家,竟然是個反賊,這事情實在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此時朝堂眾位大人還不知道梁山已經被田十一給滅掉了,但卻不妨礙他們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童貫第一個站了出來,說是五萬西軍馬上就要抵達汴京了,他願帶領大軍征討梁山賊寇,剿滅逆賊田十一。

童貫如此說自然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做為一個太監能坐到領樞密使事的位置十分難得,但他卻有更大的野心,想要封王。武人封王本就艱難,更何況他還是個閹人,所以他需要軍功,海量的軍功。如今梁山外加田十一兩大軍功放在那裡,他又怎能不動心。

太尉高俅作為一個依靠諂媚上位的佞臣,自然也有他的利益,他的利益便是皇帝的恩寵。

皇帝老頭子說的就是對的,皇帝老爺子要做的就是他要做的,皇帝是爹、是娘、是祖宗、是一切,這便是高俅保住榮華富貴的法門。

佞臣可不是好當的,他需要時刻揣摩皇帝的喜好和心性的變化。趙佶對田十一詩詞的喜愛已經深入到骨子裡了,這一點高俅自然知道,所以最反對剿滅田十一的那個人,一定是皇帝陛下。

高俅當即出面幫田十一說話,言說田十一文采飛揚, 實為文人之楷模,理應將其招安為大宋效命。

趙佶還沒來得及點頭,朝堂上立即站了許多大臣出來,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無外乎便分做兩派,一派提議剿滅,另一派提議招安。

整個朝堂立即亂了起來,大臣們的吵嚷聲,差點將紫宸殿房頂的琉璃瓦給掀飛出去。

童貫一夥認為田十一大逆不道,若不絞殺以儆效尤,天下人皆效仿之,必然引起大亂。

高俅一方則搬出了梁山賊寇與之對比,認為梁山殺官,田十一沒殺官。梁山搶劫殺人,田十一沒有。梁山擺明車馬造反,田十一不僅沒造反,還在征討梁山賊寇,救援大名府。這一切都說明,田十一沒有反志,完全可以招安為大宋朝所用。

童貫方立即列出田十一諸條大罪:有可能殺死了命官賀不凡,假冒命官、假冒欽差、假傳聖旨、偽造聖旨、蓄養私軍,條條都是死罪,必須絞殺。

高俅一方則不斷狡辯,說田十一假傳聖旨是因為沒有真聖旨,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救援大名府,不得已為之。

吵到後來,幾乎滿朝文武一個都沒落下,全都被拉下了水,盡皆攪到此事之中。其中很多大人都不是針對田十一事件本身而爭吵,根本就是為了打壓敵對派別,為了反對而反對。

趙佶被吵得頭痛欲裂,讓楊戩大喝了三聲,止住了滿朝文武的吵鬧。他本想發揮老傳統和和稀泥,把這事往後拖一拖,沒想到殿外突然有內待高聲叫了起來,說是江南八百裡加急戰報送到了。

一下子滿朝文武都呆住了,江南之地承平日久,怎會突然有八百裡加急的戰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