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室可興》第390章 郭奉孝獻計破敵
一秒記住【】

劉備稱帝後,四方諸侯反應不一。

北漢主劉旭、魏王袁紹自然是指責劉備“僭稱尊號,大逆不道”,號召天下“共擊之”。

涼漢主劉民(秦王韓遂)、蜀漢主劉璋都是天子,也不肯承認劉備的正統地位,都采用自己的年號。不過這兩人各自忙於內事,無力也無意立即與劉備發生衝突。

韓遂因為與劉備疆域相鄰,就派了使者道賀。劉璋則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如今天下有四位漢帝。人們分別以北漢、涼漢、蜀漢和炎漢稱之。也有稱劉備為季漢的。

論正統性,劉備在天下士人心目中排為第一。

燕王公孫度以前曾入侵青州,與劉備發生過戰事。但袁紹的威脅近在眼前。既然袁紹反對,那麽公孫度就必須支持,希望劉備能在袁紹南部施加更大壓力。

公孫度第一個向劉備遞表,願意采用章武年號。采用年號,就是公開稱臣。

劉備隻改了年號,尚未改正朔。正朔指正月初一,改正朔就是改歷法。

新朝仍舊采用原來弊病多多的四分歷,不過已經命令工農書院大祭酒劉洪進行改進歷法的工作。劉洪曾與蔡邕一起在東觀校書,兩人做了不少天文歷法方面的研究。

楚王劉表原來是采用先帝劉協時期的初平年號,現在也遣使祝賀,改用章武年號。

劉備召集重臣,問道:“劉景升、公孫升濟皆采用章武年號,諸卿以為當如何應對?”

二人不會平白支持。劉備也必須給予相應的回應。那就是承認燕王、楚王之名號。

司空張昭奏道:“臣以為當以其王號封之。如今四方拱伏,天下唯有袁紹、劉璋、韓遂三人不服。

若能示以寬宏之意,三人未嘗不會去除尊號,稽首歸降。則陛下不費刀兵而定天下,黎民幸甚!”

張昭對劉表和公孫度奉章武年號大為讚賞,認為有采取和平手段統一天下的可能。

修仁義而服諸侯,這是儒生的終極理想!

司徒第五巡有不同看法:“劉景升、公孫升濟不過迫於形勢,豈真心歸降?日後削藩,必動乾戈。

袁紹等三人皆野心勃勃、怙惡不悛之徒。非到山窮水盡,不可能按兵束甲。

張公寄以綏撫之策以平之,難矣!

如今袁紹正與公孫升濟爭幽州,可封公孫升濟為燕王,以牽製袁紹。

至於劉景升,剛定荊南四郡,士卒疲憊,不如因而伐之,一舉奪取荊襄之地!”

尚書令華歆支持張昭,不建議短時間發動大戰:“陛下,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內部災害多發,賊亂頻仍,民生艱難,百廢待興,實不宜大動乾戈。對四方諸侯,暫以綏撫為宜。”

劉備問軍謀尚書郭嘉:“奉孝怎麽看?”

劉備麾下重臣,以田豫最為年輕,本年二十五歲;其次就是郭嘉,二十六歲。十九歲的劉曄,職銜為軍謀侍郎,還差了一個身位,尚算不得重臣。

如此年輕,身居高位,並不算太誇張,這是開國時的正常現象。

光武二十八歲起兵宛城,二十九歲大戰昆陽,出鎮河北,不到三年而據有幽州、冀州、河東、河內,兵力十余萬,遂於三十一歲在河北稱帝。那時光武的地盤與袁紹此時差不多,大不如劉備。

光武稱帝後,封鄧禹為大司徒。其時鄧禹二十四歲。

郭嘉奏道:“陛下,如今形勢與光武之初大為不同。那時光武之敵皆割據一郡或數郡,實力分散,

如關中赤眉,涼州隗囂、竇融,益州公孫述,青州張步,豫州劉永,廬江李憲等,皆為光武逐一擊破。如今袁紹跨州據土,精兵二十萬,其實力遠超那時各路勢力,可比之於楚漢之時。

當年高祖聯合各路諸侯一起伐楚,最終殺項羽,一統天下。

臣等認為,仍當與涼、荊、遼等地諸侯會盟,共伐袁紹。

楚王、燕王,不過虛名耳,賜之無妨。

劉景升自守之輩,不足為患。唯有豫章孫策,有英才,跳梁不已,當先伐之。

為免袁紹生事,可請鎮北招誘胡族,聯合公孫升濟,再擾幽州。

我軍可從東郡一線抽調兵力,急速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速破孫策。

軍謀部已制定具體方略,將即呈陛下禦覽。”

劉備道:“大善!軍謀部辛苦了。”

又問軍政尚書賈詡:“軍心、士氣如何?將士厭戰否?”

賈詡道:“回稟陛下,分田逐步落實,陛下登極後又頒發賞賜,三軍開顏,將士立功之心甚切,聞戰則喜。軍心可用!”

劉備覺得軍功授田還是屬於政治工作,便將此職權劃歸賈詡。

當然,核定軍功是大事,不可能賈詡一個人說了算。劉備組建了專門的軍功核定委員會。

賈詡為主事,周貫、郭嘉、田豫、牽招、關羽、呂虔等大將皆在其中。

劉備命賈詡研究制定軍銜體系,但這個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聽取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