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過,小胖子也是一個眷戀故土的人,他兜兜轉轉選了好幾家寺廟,最後選擇離家不遠的皇覺寺,出家了。
剛來皇覺寺的時候,小胖子感覺在寺廟裡,挺好玩兒的,過了幾天以後,他就感覺很厭煩了。
這些和尚,每天都是參禪打坐,吃齋禮佛,完全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這麽大一座寺廟,這麽多張嘴,吃喝拉撒,總得要有人來料理吧。
於是,那些到剛剛進寺廟的小沙彌,不得不承擔生活的重擔。
每天天剛剛亮。
小胖子就要去挑水,然後,是到廚房去準備早飯,緊接著,又要去砍柴劈柴,再接著,又要為師兄師叔們漿洗衣服。
最可氣的是,除了這些最基本的雜役以外,他還不得不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還要時常擦拭金佛。
每天晚上,小胖子都累得腰酸背痛,可是,他的師兄師叔們根本不體諒他,反而對他惡語相加,不給他一點好臉色。
皇覺寺酒肉風,一直欲蓋彌彰,特別是那些出家早一點的和尚,吃肉喝酒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小胖子什麽事兒?
小胖子唯一的權利,就是隔著遠遠的,聞聞肉香飄過來的味道而已。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小胖子都會默默地流眼淚,思念一個一個死去的親人。
其實他還更思念的是他前世的父母,他還是想回到前世去,去過曾經的小康生活。
可是,現在這一切都不複存在了。
寺廟的日子裡雖然不好熬,不過,小胖子壓根兒不願意走,這裡雖然辛苦一點,起碼能吃飽飯,雖然師兄們經常欺負他,可是,與地主劉德相比,眼前的這幫禿驢好多了。
對於17歲的小夥子來說,只要能夠吃飽飯,辛苦一點還是沒多大關系的。
可是,這種痛並快樂的生活。剛剛持續了三個多月,於是就戛然而止了。
原來,由於淮河一帶持續的旱災,這讓許多鄉紳員外,都不願意來寺廟裡布施了,皇覺寺的長老和尚,隻好讓寺廟裡的弟子們,自己出門化緣。
人倒霉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小胖子自然是個倒霉蛋。
因為他在化緣的過程中,同樣受到大家的欺負。
因為,各行各業都存在潛規則。
哪怕就是化緣,也像黑社會收保護費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
由於寺廟裡的和尚眾多,誰的地位高一些,出門化緣的區域,相對就富裕一些,誰和上邊兒的大和尚,關系好一些,誰出門化緣的地方,百姓相對就稠密一些。
同理,在寺廟裡沒有任何後台的小沙彌,出門化緣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毛之地呀,窮鄉僻壤呀!
小胖子剛剛來寺廟三個多月,他就是那些沒有後台的小沙彌,其中的一個,出門兒化緣的地方,自然是哪些條件惡劣的地方。
小胖子被指派的地點在淮西,也就是鄂皖豫,這裡原本就是旱災蝗災的重災區,普通老百姓都已經掙扎在死亡線上,哪有過多的口糧,施舍給他呢?
然而,幸運女神,真是從這一刻,開始垂青小胖子的。
在四處化緣的歲月裡,小胖子的思想,漸漸的成熟了許多。
他一邊流浪,一邊討飯,不知道受過多少的白眼,也不知道被多少惡霸毆打過。
男兒膝下有黃金。
按說,小胖子也受不了這種奇恥大辱,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他要是不叩開普通農戶的家門,不哀求別人的施舍,他就得被活活餓死。
不過,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裡,小胖子的眼界開闊多了,他了解了淮西的地理、山脈、風土人情,也認識了許多生命中的朋友。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他接觸了一種新的宗教,據說這種宗教,是從波斯那邊傳過來的,布衣百姓稱呼他為明教。
明教的教義,是宣揚人們要相信未來,困難只是暫時的,光明才是永恆的。
一方面是在乞討的過程中,磨練了小胖子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了明教的教義,讓他從內心裡灌了一碗心靈雞湯。
小胖子漸漸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大男孩,蛻變成一個堅強果敢的大男人。
如果說,在沒有外出化緣以前,小胖子還是一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傻小子,可是,經過三年多的化緣生涯,他內心的思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思路決定出路。
對於很多人來說,想到一個好的主意,他們往往只會把他停留在口頭上,不會付出實際行動。
但是,小胖子朱重八不是,他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人。
他覺得,過這種四處乞討的生活,等同於行屍走肉,這也是一條不歸路。
現在,他還年輕,腿腳也很利索,還能四面八方的流浪幾十裡路程,討到半個窩窩頭,一碗小米粥。
要是上了歲數,身體不行了,怎麽辦呢?
總不能眼睜睜地,對著人家的饅頭說:
快到碗裡來。
總得為自己的人生做個規劃。
這次,回到皇覺寺以後。
剛剛休息了幾天。
小胖子又出去了。
他這次出去的目的,不單純是化緣,而是想出去走的遠一點,多長點兒生活見識而已。
從這以後,他跑的地方,一次比一次遠,最遠的一次流浪,他還跑到陝甘寧地區去了。
接下來七八年的時間裡。
大元朝廷腐敗無能,再加上天災人禍。
等到至正11年的時候,大元帝國的達官顯貴們,終於沒有幾天快活的日子了。
因為,至正年間。
黃河曾多次泛濫。
沿途好幾個省份。
災民流離失所。
元朝政府連續好幾年強征80萬民工,修築黃河堤壩,特別是至正11年,征調民工的數量,提高到了130萬,這弄得老百姓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老百姓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整個黃河中下遊,淮河方圓幾百公裡,到處都是流浪的饑民。
各地逃難的民眾,在一些投機倒把人的煽動下,漸漸地養成一股一股的,武裝力量了。
阜陽的韓山童,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品嘗滋味,就被元朝這個大閘蟹,哢嚓夾為兩半。
起義軍,很快就被元朝政府剿滅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