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要開始飆車了》一百五十三 新人思維
“你對於劄幌拉力賽道了解嗎?”

 林向北開口朝伊藤源治問了一句,他就是日本人,怎麽說也比自己這個外國人要了解北海道。

 資料上面的東西,都是一種抽象化的文字,林向北想要提前得到更加具體點的經驗。

 這倒不是他真的害怕什麽出師未捷身先死,因為無論多麽危險的賽道,對於林向北來說都是沒有區別的,F1場地賽同樣有著超過兩百名車手隕落,其中還包括車神塞納。

 如果真的怕死,上輩子已經死過一回的林向北,這輩子就不會繼續選擇賽車。

 他如此認真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拿下亞太拉力賽的揭幕戰冠軍,開創中國車手在國際拉力賽事上,真正的冠軍成績!

 身為上輩子的F1車手,這輩子的中國車王,林向北覺得自己有責任,並且有這個義務拿下冠軍。

 要是“王者”都沒有一點目標跟氣勢,憑什麽配稱之為中國車王?

 至於為什麽會加上“真正”兩字,原因就在於亞太拉力賽歷史上,中國車手是有拿過冠軍成績的。比如說中國第一代“車王”盧寧軍,就曾經獲得過亞太拉力賽的N組冠軍。

 不過要知道,拉力賽事跟諸如方程式這樣的場地賽事,結構跟模式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F1賽事裡面,十來支車隊都是采取統一規格的車,可能受限於研發實力,性能上會出現高低之分。但是車體結構、長寬度、最低重量以及最為重要的發動機缸體容積跟數量,都是有嚴格限制的。

 比如這個時代的F1賽車,同一賽道上都是使用2.4L V8標準的引擎,不可能有哪一支車隊,使用的是3.0L V10引擎,或者更強大的賽事發動機。

 但是拉力賽事在同一條賽道上,將會出現不同排量的車型,並且還會根據改裝程度的不同,給分為改裝組跟原廠組。

 一般情況下,原廠組都會被稱之為N組,而改裝組會稱之為A組,甚至是B組。然後再根據排量的不同,分為N1、N2組或者A1、A2組這種。

 按照WRC的規則,原廠組N1是1.4L排量及以下的,逐漸遞增到2.0L排量最高,也就是N4組。改裝組就不從A1開始,而是數字上緊接著N4組,給分為A5到A8級別。

 亞太拉力賽也是實行WRC的規格,林向北所參加的組別,就是改裝組2.0L排量的A8組。

 正是因為根據改裝以及排量的不同,一場賽事被分為了8個組別,也就意味著能出現8個不同級別的冠軍。

 這時候就可以拿相對較容易理解的拳擊舉例,同樣都是拳王,輕量級跟重量級拳王的地位,是在一個檔次的嗎?

 為什麽大家一說起拳王,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名字是泰森、阿裡、劉易斯?因為拳擊裡面只有重量級拳王,才是被公認的王者!

 所以在拉力賽時裡面,如果沒有特別強調分組,直接說WRC冠軍是誰,那麽只有A8組的冠軍車手,才是被默認的全場冠軍,就如同大家心裡面的勒布、奧吉爾一樣。

 N組冠軍的含金量,相比較A組差很多,相比較A8那更是天囊之別。幾乎就等同於拳擊裡面的小級別類似,身價跟地位,與重量級拳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所以類似盧寧軍這樣的亞太拉力賽N組冠軍,放在國內是一個宣傳點,但其實在國際上,別人壓根就不認什麽N組冠軍,只看重改裝A組。

 事實上就連後世程龍DC車隊的勒芒冠軍,LMP2組含金量也差了點意思,因為勒芒最強組別是LMP1。不過相比較拉力賽事的原廠組,至少LMP2屬於僅次於最高LPM1的組別,對於中國車隊跟車手來說,已經算相當不錯的世界頂級大賽成績。

 畢竟中國拉力賽車,就連WRC的門檻都沒有邁入,更別說拿下組別冠軍這種事情。

 不得不說,中國拉力賽車真是屬於沒有“冠軍命”的那種,相比較房車跟方程式,拉力賽其實最開始發展的職業賽車,並且發展的相當好,一度讓人有種能在世界頂級賽事上插旗的希望。

 結果中國最有希望的幾位拉力賽車,包括徐浪、劉曹東等等最頂尖的中國冠軍車手紛紛逝世,仿佛受到了詛咒一般,從此中國拉力賽車一落千丈,再也沒有能衝擊世界級賽事的車手出現。

 可能很多時候這就是命運,起個大早趕集,卻沒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林向北上輩子對於拉力賽車除了略感遺憾外,就沒有多大的特殊感情,畢竟輸於不同項目的賽車運動,而且方程式差距實在有點遠。

 但是這輩子,既然命運讓自己成為了一名拉力車手,那麽他必然要扛起中國拉力賽車大旗,哪怕未來自己被稱之為“林大旗”也可以接受!

 “我以前在賽車學院實習的時候,接觸過不少北海道跑的拉力車手,他們說過劄幌冰雪賽道,最難的其實不是什麽狹窄多彎,而是複雜的刹車區。”

 伊藤源治點了點頭,果然還是知道一些劄幌拉力賽道的信息,因為能進入F1車隊的技術人員,絕對是世界頂尖的那種,哪怕只是日本的豐田車隊也不例外。

 可能日本F1車手,他們的實力放在世界范圍內不算特別強,但永遠都不要小看諸如豐田、本田這樣的車企巨頭實力。如果不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被美爹用廣場協議薅羊毛,經濟財力上有些無以為繼,否則歐洲廠隊真不一定能打過它們。

 “詳細點說。”

 林向北目前對於拉力賽車的掌控,至少在柏油或者水泥路面上,已經堪稱是頂尖。

 否則他在ROC國家杯上面,也不可能做到跟維特爾、巴頓這種頂級F1車手硬剛。

 但是在其他類型地面,或者說賽事經驗上面,他就是真正的“新人”水準。既然伊藤源治很熟悉,那麽林向北自然想要了解的更清楚。

 “劄幌拉力賽道路面相當松軟,有時候冰雪下面會是泥濘,幾乎每處路面的抓地力跟賽車牽引力都不同,需要車手在駕駛過程中不斷的調整,這才是真正的難點!”

 聽到這句話,林向北瞬間就明白了,伊藤源治的意思,就是劄幌拉力賽事上,沒有彎道上的抓地力都不同。哪怕就是完全相同的彎道,可能你在上一個彎道能從80km/h的速度過,換到下一個彎道,上限就變成了60km/h。

 如果車手按照習慣或者經驗,依然保持著同樣的速度,那麽可能直接就在彎道裡面失控。

 至於如何調整跟把控,就得靠車手的經驗以及對於賽車的掌控力。

 掌控力上面林向北從來都不缺,F1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對於賽車掌控力要求最高的汽車項目。但是經驗以及需要的隨機應變能力,恰恰就是新人車手最欠缺的東西,林向北並不佔優勢。

 不過林向北並沒有詢問解決的方法,因為伊藤源治只是一名數據分析師,而不是頂尖職業車手,這種問題他沒辦法解決。

 “跑這種賽道記住了,提前把車頭擺過去出彎。”

 就在林向北思考該如何應對的時候,老酒鬼的聲音冷不丁從旁邊冒了出來。

 “提前擺車頭,那不是降低過彎速度?”

 林向北能理解這樣操作的意義,因為雪地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輪胎抓地力,如果在彎道裡面失去了抓地力,就意味著你打方向盤轉向是沒用的。

 想要緩解這種問題,那就是提前轉向把車頭給擺過去,就算進入彎道之後打滑失控,至少已經完成了轉向,這樣只要恢復一點抓地力,就能補油出彎。

 但是這種操作方式,就意味著過彎速度會變慢,而且是變很慢!

 因為看過汽車賽事的觀眾都知道,想要做到最快過彎,就是盡量延遲刹車點保持高車速。現在做的不止是提前刹車那麽簡單,甚至就連車頭都提前轉好,這對於過彎速度影響很大很大。

 “慢總比撞好。”

 老酒鬼冷淡的回了一句,無論林向北表現的操控技術多麽厲害華麗,但他始終有著新人常識上的弊端。

 這就是為什麽,ROC國家杯上,那些第一次接觸林向北的車手,都想著這小子是不是偽造賽事履歷,這種操控技巧怎麽可能是拉力新人。

 而老酒鬼曾經也無比懷疑過這個問題,只是邏輯上說不通林向北操控技術怎麽來的。但是隨著時間接觸越久,林向北確實在拉力賽事上,展現出新人的本質,相反他之前心裡面的那種疑惑,反倒是減輕了不少。

 新人跑這種賽道,首先考慮的是怎麽更快,而老牌拉力車手首先不會考慮速度,而是想著如何做到減少失誤!

 雖然拉力賽的分站賽道用時差距,不會像場地賽單圈那樣,只有毫秒之差。但是數百公裡跑下來,冠亞軍用時大多數都只在5秒以內,就算放大到前五范圍,也能維持在二三十秒左右。

 要知道兩到三天的賽程,跑數百公裡賽段彎道,平均分攤到幾秒差距裡面,速度差距真的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

 相反你只要出現一個小失誤,比如衝出賽道要推車回來,浪費的時間將遠遠超過幾秒差距。

 林向北太過於重視速度,相反卻忽視了拉力賽中很重要的穩定性跟失誤率,這點簡直就是新人的通病!

 聽完老酒鬼這句話,林向北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因為之前跑方程式賽車,壓根就不會有這種慢比撞好的說法。

 因為方程式賽車只要你撞了,哪怕只是損壞了一點氣動套件,基本上都可以決定你與這場比賽勝利無緣。所以方程式車手,壓根就沒有失誤率這種說法,只有更快的速度!

 但是拉力賽車不同,你過彎速度慢一點,甚至是一些小失誤都可以接受的。哪怕就是賽車外殼、前後保險杠這種部位損壞,只要“膠帶”能湊合粘起來,都不會像F1賽車那樣嚴重影響氣動平衡,最終決定車手勝負成績。

 所以拉力賽車,不需要追求每個彎道的極致速度跟走線,只要保證正常比賽下來的完整性跟穩定性,那麽依然有穩定冠軍的可能。

 林向北之前所有的拉力賽練習,甚至是包括港島短道以及ROC國家杯兩場比賽,本質上都是類場地模式,而不是真正數百公裡長距離拉力賽。

 所以他的思維,還是保持在場地賽車手的慣性,這次要面對的確實真正的拉力賽事!

 “我明白了。”

 林向北點了點頭,他突然感受到老酒鬼的重要性。

 可能他在絕對車技上面,只能稱得上曾經的中國最強,別說放在世界上面,就連亞太拉力賽都有點不夠看。

 但是中國有句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酒鬼的賽事經驗絕對不輸於一些更為強大的拉力車手。畢竟他有著接近二十年的拉力賽經驗,甚至是達喀爾這種純越野賽地形。

 對於很多複雜地形該怎麽跑,老酒鬼都心裡有數。

 同時林向北突然還意識到一件事件,那就是老酒鬼的英語,怎麽感覺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好很多。

 因為剛才自己跟伊藤源治的對話,就是純英語的,畢竟這個日本數據分析師,中文也就是勉強湊合的那種,聽起來比日式英語更加頭痛!

 之前車隊兩位外國成員加入進來,老酒鬼偶爾跟他們也有過交流,不過沒展現出來什麽良好英語能力,現在看來,他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精通一些。

 “徐叔,你全英文交流有問題嗎?”

 林向北開口問了一句,這件事情在未來的比賽中將很關鍵。

 老酒鬼瞬間就明白林向北這句話的意思,他隨口回道:“聽得懂,說不太行。”

 這就是老一輩車手,或者說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弊端,聽寫都問題不大,但是缺少口語上面的交流,就導致寫最厲害,聽其次、說最爛!

 恰好跟語言學習自然順序相反,大多數人天然學習語言,都是能聽會說,而不會寫。

 “能懂就行,我其實之前就想說,以後在國外比賽,團隊都全英語交流吧。”

 之前國內訓練的時候,林向北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伊藤源治跟埃文斯兩個人在團隊裡面,簡直就跟個局外人似的,這樣很不利於團隊發展。

 想讓埃文斯學習中文,明顯是來不及了,而且更重要一點,客觀事實上賽車運動外國佔據著主導地位,英文是國外賽事的官方交流語言。

 未來林向北如果能組建“全華班”,那中文就沒問題,但是現在賽車處於弱勢地位,那只能師夷長技以製夷,順著別人的規則玩,北海道站將是打造職業團隊的第一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