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絳色大宋最新章節!
給李潽看了金錠之後,韓絳這才說到正題上。
韓絳說道:“我爹爹秘密傳了消息回來,金國的真正相國完顏襄提議,兩國休兵,為表誠意金國會撤退淮河以北九成半以上的士兵,也要求咱們大宋把淮南東路的士兵撤離。這事金國有陰謀,黃河大決口,金國淮河以北怕是受災極重。”
“不,不,能不打最好,這便是上上策,對咱們有好處。”
李潽才是典型的求和派,這一點韓絳早就知道。
所以一聽可以不打仗了,李潽開心的不得了,他可以安心的變著法子的掙錢。
韓絳立即就說到掙錢的事情了:“淮南東路的士兵撤退,這便是掙錢的好機會。”
“怎麽掙?”李潽眼睛都亮了。
韓絳說道:“淮南東路的米價已經漲到了四千五百個錢一石,這還是衙門壓著呢,而淮河以北已經是一萬三千六百錢一石。兄可知,廣南兩路的米價,現在才一千六百錢一石,十倍差價,只差沒有船來運,沒有人去收,也沒有人去搬。”
聽到十倍差價,李潽眼睛已經在閃光了。
韓絳繼續說:“淮河以北的糧價還會漲,漲到二十貫都不意外。因為黃河大決堤,許多夏糧被毀,秋糧沒辦法種,越是到冬天這糧價就越是高的可怕。兄可以打著幫助金國救災,以圖和談的旗號,調李洱南下去廣南兩路收糧。”
“然後呢?”李潽是想不出來這些的。
韓絳可以教他,韓絳說道:“金國平價購糧,再平價也不能少於八千個錢一石。調動了朝廷的軍隊,讓當兵的小掙一點,再給國庫上交一點,余留下來的依然是好大一塊呢,至少會有三成或是四成糧食,兄是可以秘密賣給金國糧商的。”
“高,太高了。”李潽聽懂了。
名有了,利有了。
不僅如此,還促成了和談,還給國庫掙了點錢,自已也掙了一大筆。
這名利雙收的事情,也只有真正的一家人才會給自已。
韓絳繼續說道:“我不差錢,可我身邊也有跟著我要吃飯喝酒的人。我要三成,給我身邊的人一點掙錢的機會,其余的兄剛遭大難,身邊的人怕是過的辛苦,不讓人吃飽誰給咱們賣命呢?”
“是了,就是這話。兄現在真是慘,趙汝愚這個可惡的家夥抄沒了我的家產。”李潽心裡恨,可他也沒辦法再報復了。
趙汝愚死了,死於朱熹殘黨的暗殺。
韓絳卻說道:“說不定對兄下手的,另有人在。”
“朱熹?”
“或許。”韓絳沒有給肯定的說法,只是應付了一句。
李潽恨恨的罵:“這可惡的老匹夫。”
“不提他了,咱們說正事。”韓絳開始給李潽詳細的講調動淮南東路各軍的計劃,韓絳要的不是錢,而是把淮南東路的主力合法的調到廣南東西兩路去。
真正的巨利,不是這點糧食的收益,而是交趾。
一個交趾,韓絳相信未來三年,或是五年,自已這邊根本不會再為錢發愁了。
在韓絳給李潽灌雞湯的時候,暗藏在旁邊屋內的劉過借楊次山、楊岐山兄弟這次意外的事件,下了一招黑手。
皇宮內,一個小宮女小跑著來到楊蓮枝的面前。
作為宮裡給分配的小宮女,趙汝愚倒台之後,這個分配權是掌握在吳、韓兩家手中的。李家之前還有點勢力,卻被趙汝愚清洗了一個乾淨。
小宮女跑到楊蓮枝身旁:“娘娘,大事不好了。”
“怎麽了。”楊蓮枝在宮內立足未穩,她也清楚自已是一個代替品,自入宮以來官家總共才來過她宮裡兩次,而且還有一次是楊桂枝以探望她的名義入宮的時候,官家才過來的。
所以楊蓮枝有點錢就賞賜身邊的這些宮女,她希望可以拉攏人心。
此時,拉攏的效果似乎出現了。
小宮女說道:“剛剛有宮裡的出宮采辦,聽到一個消息,說是在鶴鳴樓娘娘的兩位兄長讓人給扔出來了。”
楊蓮枝急了:“誰,可知是誰?”
“這,這個不知。”
楊蓮枝開始盤算了,自已雖然只是一個美人,但名義上也是新得寵的妃子,臨安府有身份的人也不會沒有原由給自已難堪。
除非是對方完全不知道自已兄長的身分。
或是另一種可能。
那就是自已的兄長太不長眼,他們難道不明白,臨安府權貴如雲,招惹了臨安城內勢力特別大的人物。對方明知是自已的兄長,依然不留情面。
若是這樣,這事就可怕了。
正在這時,有小太監來報:“報娘娘知,娘娘的兩位兄長求見。”
楊蓮枝的身份不夠讓楊次山被帶到后宮來,所以她需要到前宮與后宮之間那塊花園,在花廳內見自已的兄長。
楊次山與楊岐山見到楊蓮枝後,楊次山不語,他雖然恨,卻知道怕。楊岐山卻在訴苦:“妹子,我與大兄陪著太國舅去鶴鳴樓,見到那韓家的韓絳,不由分說就被他給打了,打的二兄好……”
沒等楊岐山說完,楊蓮枝大耳瓜子就呼上去了。
“你們,你們若想我死就明說。韓家,韓家少君你們也敢去招惹。”
楊次山這才說道:“妹子,也不算是招惹。我們就說了一句話,我們說絳哥兒,我們來討杯酒,不介意吧,就這麽一句話。”
楊蓮枝反問:“語氣,可有夠恭敬,聽這話就不夠恭敬。”
楊岐山很不服氣的頂了一句:“妹子,還要怎麽恭敬。咱現在也是皇親國戚。”
楊蓮枝氣的笑了。
倒是她身邊的小宮女在旁低語:“娘娘,依婢看來,此時娘娘應該立刻去東宮。”
“東宮?”
“認錯。”
楊蓮枝心中感慨,自已給的賞賜沒白給。
當下扔下自已兩個兄長不管,飛奔著就往后宮跑,然後就在當朝皇后韓青衣的宮門前直接跪伏於地,大聲請罪。
此時,皇帝剛剛被這裡來,這一切都是劉過的計。
皇帝來到這裡,韓青衣有一份上疏,這份上疏是早就準備好的,選擇合適的時機拿出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