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啟駕到》第1章 第3個
  泰昌元年九月正朔,紅日初升,厚重的朱紅宮門剛一打開,原本空曠的紫禁城,一下子湧入好些身著朝服,卻披著縞素的身影。

  他們毫不停留,腳步急急,向乾清宮趕去,官靴急促地踩踏著方磚,噔噔地回響在廣場上。

  場中的眾人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英國公張惟賢、內閣大學士劉一燝、韓爌,左都禦史張問達、兵科給事中楊漣等十三名顧命大臣。

  他們匯聚在一起前行,默不作聲,面色肅穆中帶著焦急,及至乾清宮殿門近前,看見皇太子已在殿門漢白玉階等候時,眾臣的臉上都不免微微一愣,停滯一會,方才紛紛行禮不迭。

  在眾人想來,以當天李選侍的驕縱舉止,以及往日的宮內傳聞來推斷,皇帝新喪,那個婦人難免會節外生枝、惹起事端,誰曾想這會看起來竟如此風平浪靜。

  只有領頭的張惟賢老而彌堅,發現太子靴上有暗紅色痕跡,似乎是沒有清理乾淨的血跡?他的心中悚然一驚,抬頭看向太子的眼神也複雜起來。

  另一側,首輔方從哲在低頭行禮的時候,嘴角不為人知地,輕輕往上揚了揚,看了一眼在場目光暗暗交錯的劉一燝、韓爌、張問達、楊漣等人,心中微微哂笑,這京師內外盼著選侍生出事端,想要借機搶那擁立之功的“有心人”,恐怕是要失望咯。

  他現在心寬體胖,自己當首輔這麽多年,又有巴結鄭貴妃以討好萬歷皇帝的隱隱罵名,紅丸之事恐怕也難辭其咎,東林來勢洶洶,自己正好急流勇退,隨波逐流,看戲便成,這難熬的朝局也終於不用自己維持。

  沐浴在初升的日照中,方從哲竟是享受起久違的愜意來。

  回禮之後,朱由校領著眾臣入殿,來到泰昌天子的遺榻前,沉聲道:“父皇今日凌晨駕崩,有勞諸位大人主持了。”說罷,又是深深躬身行禮。

  殿內已經是縞素一片,見到已經微微發僵的天子,被裹著一身素白,安置在前,眾人紛紛回禮,口中連稱不敢,面有戚容,其中幾人眼中還隱隱有淚光。

  作為首輔,方從哲沒有忘了自己的職責,他上前一步,向太子行禮道:“天子新喪,臣等沉痛萬分,請皇太子殿下務必節哀。”眼中似有淚水,領著眾臣向天子叩首行大禮,朱由校站立一旁,鄭重還禮。

  方從哲領眾臣起身後,從袖中取出禦榻顧命時,已經擬好的皇帝遺詔,接著說道:“但國不可一日無君,臣等奉先皇詔於禦前,不敢拖延,請殿下順天景命,遵先皇遺志,早登大寶!”說完,將遺詔高舉過頭,又是低頭躬身行禮,眾臣紛紛行禮,一致稱是。

  按照常理,儲君要三次推辭眾臣勸進的,但此時主少國疑,一個多月就去了兩個皇帝,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在外又有強敵窺視,內部又是各種饑荒虧空,朱由校本不想玩這種政治遊戲了,但有些話卻又不得不說。

  他面色沉鬱,也是鄭重回禮道:“本宮滿心憂慮,心念父皇,難以自己,暫無心其他。”

  方從哲似乎看出了太子殿下推辭中的輕描淡寫,旋即又上前一步道:“殿下當以國事為重,節哀向前,請殿下勿辭。”說罷又跪拜行禮,其他眾臣慍怒地看了眼,這個老匹夫怕是要把這擁立之功搶完?還要不要臉面了?!但也隻得跟著跪下紛紛道:“請殿下勿辭!”

  朱由校看了眼這位後世名聲不顯的內閣首輔,對他能洞察自己心思暗暗點頭,但依然緩聲道:“憂思難斷,

請諸位大人以父皇后事為先。”  做事做全套的道理在場眾人都是明白,左都禦史張問達,出列行禮道:“天子病榻前,言辭殷切,還請太子殿下,以皇上遺志為先,臣等再叩首!”竟是又跪於地上,其余眾臣也是紛紛叩首。

  沉吟半晌,朱由校上前虛扶,道:“本宮當克己為國,日後還請眾愛卿教我。”說完,待眾臣起身後,又是行禮,眾臣連忙回禮,這個方中涵,還真得了首功了!不過這個第二卻沒有給英國公拿到,實在是奇怪,有人偷看英國公臉色,卻發現張惟賢略微恍惚,不知所想。

  這時只聽太子又道:“後續之事,還請首輔安排。”方從哲趕忙在眾人嫉恨的目光中還禮謝恩。

  此時的天際,紅日已經略微有些灼人了,朱由校抬頭,眯了眯眼睛,雖說這些言辭,已經在心中演練了數遍,心中還是略微有些不自然。

  一直在旁侍立李進忠,低著頭,滿臉難掩的喜色,自己的主子,雖是衝齡,卻即將成為大明的第十五位帝王。

  ......

  萬歷四十八年,九月正朔,午時。

  豔陽下的午門外廣場上朝服湧動,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朱牆環抱;北面闊九間,重簷黃瓦廡殿頂,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 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簷攢尖頂闕亭一座。

  此時威嚴的午門,宛如朱牆三巒環抱,鎏金五峰突起,氣勢雄偉。

  廣場上,在京師眾臣、勳貴、宗室的目光中,禮部官員先是高聲誦讀,頒布泰昌皇帝遺詔:

  “朕以少躬嗣登大,夙夜惶恐、不敢寧居,於凡用人行政遵先皇遺命,力疾舉行、哀勞交萃……但念朕紹承洪緒、志業未就,所期當屬後賢,皇長子茂質英資,克荷神器,宜早嗣皇帝位。

  其恪守祖宗彝憲,親賢勤學立政安民朝講,一遵典製,冠婚擇吉早行,出入起居倍宜兢慎,左右侍禦務近端良,內外文武百,執臣尚懷隱痛,同心協讚永保基圖……詔諭中外鹹使聞知。”

  再是宣布年號的議定,由於泰昌皇帝並沒有足年,所以經過重臣協商,是以八月之前為萬歷四十八年,八月之後至年底為泰昌元年。

  眾人面上恭敬肅穆,聽到這安排,倒是面面相覷,場內響起一陣細碎輕語。大家心中古怪,這一個來月,竟有了三位皇帝的事實,讓世人好一陣瞠目結舌,讓人不得不說,有時候現實比小說家之言還要奇詭。

  但隻片刻,不少官員或五體投地,或頻頻磕頭,一時間痛哭聲,山呼萬歲聲,在廣場上次第響起,三面朱牆隔檔,形成回聲,直上湛藍天際,傳遍整個京師。

  ——————————

  泰昌元年秋九月乙亥,光宗皇帝賓天,告於午門,是日群臣進宮門問安聞變,入哭臨畢,朝見皇太子於乾清宮。

  ——《明·實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