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羅洲,羅雲山脈。
觀月山福地,小月峰頂,一座洞府中。
豐原從入靜中退出,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隻覺得渾身上下清靈通透,無比舒暢,顯然是修為又有精進。
在這密室一角堆了數百顆灰白色的石塊,皆是指頭大小,這些是靈氣耗盡的下品靈石,豐原將手中靈氣消耗殆盡的那塊靈石扔了過去,恰好落在最上端,堆成一座寶塔。
此次閉關是為突破練氣九層,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但豐原並沒有就此出關,而是小心運轉《一氣清元書》練氣九層的法訣,將經脈中法力全部理順撫平,這才自蒲團上站起身來。
練氣期的修煉之法就是以天地靈氣易經洗髓,修為每增進一層,便能將體內濁氣煉去一分,待修煉到練氣九層後,便要面對“凝氣成罡”一關,過了此關才能築基,若是築基成功,法力大進不說,還可享二百載壽元。
豐原一掐法訣,身上穿著的無垢法衣飛快冒出一顆顆藍色光點,越聚越多,手中法訣連變數次,十數息後這藍光便凝聚成一顆丈許大的水團。
把手一抬,這水團層層湧動,頃刻間將豐原身上汙垢衝洗乾淨,這才挪開密室的石門,走了出去。無垢法衣雖不入品階,卻能使修道人不沾塵垢,乃是最常用的法器。
此次閉關兩月有余,豐原只是凡民散修,洞府中沒有奴婢仆役照管,桌案床榻皆落滿塵埃。豐原自案上拾起一塊尺許長的黃色木牌,注入法力輕輕一晃,一片藍光飛快擴散開來,在這洞府中來回蕩漾,片刻之後法力一停,靈光便消失不見。而洞府中已是點塵不染,床榻桌案都光潔如新。
這塊滌塵牌是豐原親手煉製的,雖然功用單一,只能用來除塵,卻是一件貨真價實的下品法器。修道人若是不想花費靈石豢養那“七色石蟾”,便會用此物來清理洞府。
豐原手掐法訣,使一個水鏡術,他是讀書人家出身,自幼聰敏強識,又生得一副好相貌,自六歲時便有鄰縣的人家請了媒人上門,此時修為越發精進,更顯得豐神俊朗,卓爾不凡。
“這《一氣清元書》果然玄妙,此時我內息悠長,法力運轉間圓融如意,倒也不枉我為此書苦修二十年。”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氣清元書”便是取這個“一”,乃是世間最上乘的練氣訣。修煉此書者,自吐納第一口靈氣始,修為每增進一層,法力便凝練一分,待圓滿之時便可凝氣成罡,進入築基期。
這功法雖好,卻並非是什麽大派秘傳,在坊市中輕易就能買到前六層法訣,可以從練氣修煉到金丹境界。
然而修煉此書之人卻甚為罕見,因為世間凡是上乘功法,無不需要大量靈丹秘藥、精砂寶玉從旁相助;何況功法修行中還有許多口耳相傳,不錄於書冊的關竅,若是不知曉這些,便難免走上岔路,輕則修為受損,重則當場斃命。
各個宗門、世家自有許多秘傳法門,有前人留下書冊作為參照,不必擔心行差踏錯,自然不會舍易求難修煉《一氣清元書》,再者此功專修法力,注重根基,卻沒什麽鬥法的本事,因此而看不上此書的也大有人在。
而散修大多財力單薄,即使有上好功法在手,也承受不起修行耗費,何況無人指點,也不敢擅自修煉,便只能擇一門粗淺些的功法。
修仙一途,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有五重境界,練氣期吐納靈氣洗去凡塵濁垢,凝氣成罡築成修道根基,
煉罡成煞結成金丹,神魂與金丹相合修成元嬰,元嬰遁入天地化成法相。 至於更高的境界又有何種玄妙,就不是凡世之人能知曉的了。
練氣期雖然只是修煉入門第一個境界,卻也是鑄就道基最為關鍵的時候,日後能在道途走多遠,全看練氣期時根基是否牢固。若沒有上好功法,不但修為境界要落後一步,修來的法力往往也不能如意,將來即便過了凝氣成罡一關,築基之時說不得也會因功法緣故而功敗垂成。
豐原見過太多的散修,抱著一卷功法修到死也不過練氣四、五層的修為。而每一個宗門、世家出身的修道人,在選擇功法時都有前人筆錄典籍作為參照,還有師門長輩時刻指點,少了許多周折不說,修道途中也不需為尋找修煉外物太過費心。
於青石案前坐下,豐原自袖中摸出一塊巴掌大的玉符,這玉符似乎由一整塊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細膩剔透。一面陽刻雲紋,攢簇著一顆紫色寶珠,另一面則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隱約有靈光閃動。
只是稍微注入些法力,只見一片霞光自玉符上飛出,化作一片五色光幕,其上排列著一個個五色靈文,正是《一氣清元書》的法訣。
豐原出生之時,一無名道人尋上門來,留下了這塊玉符。當今之世道法昌盛,常有修仙者於世俗中行走,故而凡人朝廷對道人也極為推崇,豐原父母自然是好生招待。直到豐原十歲之時,方才拿出這塊玉符來。
豐原得到其中法訣後,隻用了兩年便修成了第三層,其後修為卻再難長進,便拜別父母,外出尋找機緣,歷經近八載,多番尋訪後才找到了羅雲山來,路途中艱難凶險,不足為外人道。
這裡記載的不僅有練氣期的法訣,在這光幕底部有一片濛濛白光,似乎還藏著什麽。豐原早已知曉後續法訣就藏在其中,也曾試過窺探究竟,卻始終不能如願,今日修為已到練氣九層,便想再試一次。
起兩指將這玉符夾住,默運法訣,隨著法力不斷湧入這玉符中,這一片原本虛幻不定的光幕漸漸清晰起來,底部那片白光卻漸漸暗淡,顯出五色靈光,已經能隱約看到有一篇法訣寫在其中。
若是以往,豐原只能做到這一步,法力便消耗殆盡,不足以再支撐下去了,但是如今他修為又漲了一層,不過消耗了六成法力。
半盞茶後,豐原法力已去了九成,那濛濛白光終於完全消散,一篇玄妙法訣顯露在豐原眼前。
豐原身具靈髓之體,資質極高,且他天生悟性非凡,勝過常人數倍。這法訣並不高深,他看了下來便了然於心,同時心中一下明白,自己修煉《一氣清元書》如此容易,就是因為體質的緣故,心中喜道:“此法合該入我手!“
這是一門名為“五氣化元”的法術,雖然淺顯,用處卻極大。先取合用材料煉成五枚元符,將五行精氣分別灌注其中,再用自身法力時時祭煉,直到五枚元符合為一枚,才算煉成。
元符煉成後可將自身真元法力存貯其中,待需要時再從中取出來用,所用材料越好,祭煉者修為越高,這元符中能容納的法力就越多。
欲練此術,非但要有法門調和五行,修煉者自身還得有深厚法力,否則五氣不能祭煉如意,元符便煉不成。一氣清元書雖然可以在坊市中買到,但是那些功法典籍中是沒有這五氣化元的法訣的。
豐原雖然自十年前來到觀月山時便開始學習煉器術,卻無人指點,只是依仗自己悟性自行摸索,至今也不過煉成幾件中品法器罷了。而這元符煉成後至少也是一件靈器,豐原還遠遠沒這個本事。
羅雲山脈起始於南羅洲北部,武陳兩國交界之地,自西南向東北,綿延數十萬裡,其間多有雲霧,終年不散,故名“羅雲”。
此地靈氣濃鬱,有高峰深谷,潛藏著許多妖獸,有奇山險峰,隱匿著不少靈藥,修煉資源極其豐富,吸引了數不清的修仙者前來。
只不過機緣雖好,也要有命享用才是,這羅雲山脈廣袤無邊,每日也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其中。
羅雲山外有三家宗門,血河宗、正陽宗、萬獸山,稱為“羅雲三派”。
這三派為搜羅山中靈藥等資源,於羅雲山脈南部觀月山建立了一座坊市,是羅雲山脈中修仙者建立的最前沿的據點,亦是整個南羅洲最大的坊市之一。眾多修士由此進入羅雲山脈深處獵殺妖獸,尋找靈藥,再將所得之物於坊市出售,為三派帶來數不清的利益。
羅雲三派於觀月山外靈脈之上搬山壘土,生生堆砌出十三座靈山來,外八內五,圍作兩圈拱衛主峰觀月峰,合稱為“觀月十四峰”。
這方圓千裡之內大小山峰不下三百,開辟有數不清的洞府,卻多是荒僻之地,只有這十四座山峰是靈氣上佳的所在。
豐原的洞府就位於外八峰之一,小月峰頂,鑿空山壁修建。山頂甚是寬闊,洞府外一片十幾丈寬的石台,台下一條十步寬的石階通往山下。
隨著一陣巨石移動的隆隆悶響,已經封閉了兩月有余的石門緩緩移開,豐原看了看天色,現在正是辰時,外間天光大放,山霧已退。
他獨自在此居住了三年有余, 對各方路途早已熟悉,將陣法符印祭起,懸於洞府石門之上,山壁上靈光一閃,一層黃色光幕把洞府門戶隱藏起來,豐原拾起一隻包裹,徑直沿著石階下山去了。
小月峰頂這座洞府是一山靈眼所在,每年都需百塊下品靈石的租金。何況修道並非是不食煙火,練氣修士並不能辟谷,每日所食米糧皆是用靈水靈砂種植,價格不菲。
所以,豐原自從十年前來到觀月山察覺靈石之重要,便有心學一門外技傍身,怎奈當時手中一塊靈石也沒有,便把《一氣清元書》的法訣抄錄成冊,在修士聚會之時出售,又遇到一血河宗弟子,得其相助才得以在觀月山尋得一座簡陋洞府落腳。
好在他悟性極佳,雖沒人指點,也甚少與同道交流煉器術,十年來卻也頗有成就,已經能依靠出售法器承擔修煉耗費了。
豐原深知,煉器師因為不能專心修煉,所修功法也未必有多高明的緣故,鬥法手段難免生疏,往往要依賴某一勢力生存,否則難免遭到有心人覬覦。豐原修為雖然不弱,但是自十年前初學煉器術時,便不敢讓任何人知曉。
群山之間,是大小不一的山谷深澗,大多用來開辟洞府給修仙者容身,其中小月峰下,有一座小月谷,是作為坊市所用。
豐原下了小月峰,便徑直來到小月谷。這是觀月十四峰三座坊市中店鋪最多的,豐原走過谷外那座高大的白玉牌樓時,自包裹中取了一隻寬大鬥笠,遮住自己的面容,隨後一步不停走進了坊市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