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之天下縱橫》第135章 諸國情報機構 情報加密技術
“老兄,具我所知,這用間之術,始於夏,但是我就是不太了解這其中的典故,更不了解這天下諸國是如何用間的,還有你們的消息傳遞如何保密?朝堂上的相關機密奏報又如何防止泄密?”

其實雷雲是真的不知道這些,盡管雷雲知道陰符是薑子牙發明的,是太公六韜所載,後被廣泛運用於春秋戰國的軍事活動和情報活動。但這僅僅是後世軍事課程中的匆匆一帶而過。

“兄弟,其實我對用間之術還真所知不多,我隻負責軍事上的消息傳遞,這個主要就是陰符,陰書。我隻負責接收這些陰符和陰書然後將所得消息呈報王兄,所以我只能給你大概說說。”

“目前諸國都設有監軍和護軍或者候正之職,下有候、騎長等主管情報的軍官,來防止兵變常常憑口籍和鐵符來盤查往來之人,從中搜捕間者。”

“若是行軍在外需要打探消息,一般就會派出斥候,騎長。候騎前去偵查,當然如有必要也可喬裝打探。”

“咱們大梁為了緝捕往來暗探奸人,也設立有士師一職,名義上是緝捕盜賊掌管刑法,但實際上主要就是為了抓捕諸國安插在大梁的暗探,防止暗中聯絡,策反收買官員。”

“所謂士師之職一曰邦汋,二曰邦賊,三曰邦諜,四曰犯邦令,五曰撟邦令,六曰為邦盜,七曰為邦朋,八曰為邦誣。”

“從成例來說,你知道咱們大周有一個天府嗎?實際上天府才是暗探,暗莊,眼線,間者,的布置者。同時他們還掌管各項機密。”

“我告訴你,我這可不是說鬼話,你仔細聽著。事關國之機密,軍之機密,早在夏朝便有專人負責,當時的太史令將重要典籍專門珍藏在某一處,並派專人保管。”

“到了咱們周朝,便有天府一職,所謂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若有大祭、大喪,則出而陳之。”

“既事,藏之。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詔王察群吏知治。上春,釁寶鎮及寶器。凡吉凶之事,祖廟之中,沃盥,執燭。”

“季冬,陳玉以貞來歲之媺惡。若遷寶,則奉之。若祭天之司民、司祿而獻民數、谷數,則受而藏之。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設其服飾:王晉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公執三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

“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繅皆二采再就,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諸侯相見,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以覜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兩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

“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贈賓客。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璧羨,以起度,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疏璧琮,以斂屍。谷圭,以和難,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結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大祭祀、大族,凡賓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喪,共飯玉、含玉、贈玉。凡玉器出,則共奉之。”

“兄弟,你仔細聽,這些看上去沒什麽。但我告訴你,這天府,如今諸國都有,這便是掌控咱們掌握諸國各項政令,軍機的最機密的地方。”

“所有的相關奏報與文書尤其是涉及機密的竹簡,必須經天府送達君王,而為了保證這些竹簡的內容不被窺視,封泥必須經過專人審視,完好無損才可呈送君王。

若是泥封松動,那罪過可就大了。”“即便是相關的官吏有機密呈送君王,也必須將竹簡捆好後,用泥封塗抹,再蓋上印信,讓君王知道是誰呈遞的公文。”

“然後將被泥巴包裹的竹簡用火烤至乾硬狀態,親自將其送交內侍再呈送君王,只有當封泥完好無損之時,君王才會把泥塊敲開查看機密奏報之事。”

其實雷雲倒是知道這個封泥法的保密措施,並且知道這種方式從周開始用,一直到漢朝時期,這一方法仍在被繼續使用。

所謂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雖然以現代眼光看來,竹簡這玩意確實太笨重,且記錄的內容太有限了。

但也正是因為它這笨,重,大的特點,才使得封泥法的成為了最可靠的方法。因為道理很簡單,只要一眼就能看出公文是否被旁人偷看過。

值得一提的是,封泥法在文件保密上的出色表現,使封泥法這個特殊的方法,在沒有紙張的時代成為了最安全可靠的保密方法。

在紙的出現之後,很多人以為封泥法消失了,其實不然,因為封泥法進化了,變成了漆封,膠封和蠟封。

“至於說陰符,諸國都差不多,使用時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陰符依長短符畫不同,代表相應的消息。上面沒有文字,即便被繳獲,也無法得知詳情。”

“而與陰符配合使用陰書,就是將一份完整的情報,寫成三片,分別送出,收到者在收到完整之後,拚接讀出相關消息。”

“目前諸國的陰書各自不同,但共同之處就是陰書中只有暗符或字驗,當三份陰書拚接完整,讀出的也只是暗符和字驗,然後再對照約定好的陽書,才能最後得到相關消息。”

“我草,這不是密碼本啊,居然還有防偽暗印?蘇秦,這陰書居然和咱們的密碼本差不多啊,這個可是太厲害了。”

“如此一來,這不是說,即便得到三份陰書,拚接出暗符和字驗,沒有陽書,也是屁用沒有?”

“公子,不僅如此,當年武王閥紂,薑尚遇險,折斷魚竿為信物,交給信使突圍而出找到武王,武王認出魚竿便是薑尚心愛之物。”

“於是派遣人馬解了薑尚之危,薑尚便與武王商量,創造了這陰符八種。後來被不斷的改進,如今這陰符早已是千變萬化。”

“為了確保傳遞的消息不被敵人截獲後破解,當年薑尚做出了陰符和陰書,如果用公子造出的電報編碼原理來說,這算兩種通信密碼,但薑尚還造出了一套尺寸形狀各不相等的符器。”

“這諸國掌兵需要的虎符,就是陰符的一種同時也是符器。中山這種為畫符,蘇秦以為,咱們到不急於一時,他們傳遞消息,咱們則不斷的攔截各種陰符的樣式。”

“這陰符雖然難以破解,但樣式總是有限,所能代表的信息也相對有限,咱們只要根據陰符發出之後,中山國做出何等反應,便知陰符的含義。”

“這期間只要加緊對已知線索的監視便可,不管是中山來人,送物,還是按兵不動,到時候咱們自會知曉其中的意思。以及時做出對應之策。”

沒錯,事實上也就是這樣,在中國歷史上,陰符和陰書的確實很難破解,但這種方法只能傳遞一些約定內容的情報,如果碰到比較複雜戰場情況,便顯示出很大局限。

而陰符,陰信的發展確實是使用了很長時間,後來演變出了不同的變化,比如說拆字法,密碼法。

拆字法是基於漢字的書寫特點對其字形、筆畫、部首等實現拆分的方法,拆分後的漢字字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只有經過細細推敲與縝密思考才能還原出本來的意思。

在中國歷史上,有關拆字法傳遞情報的例子可是太多了。比如在武則天即位期間,因為其掌管朝政大權的行為引起了裴炎、徐敬業等人的不滿,使他們開始密謀反叛想要推翻武後的統治。

而裴炎作為內應,就曾經運用拆字法來傳遞各種情報,告訴徐敬業如何布置,以及最佳起兵反叛時間。

但由於有人告密導致消息走漏,裴炎被捕,還未發出去的拆字信件便這樣落到抓捕裴炎的人手裡,但隨後,這些人都傻了,因為這封信上只有倆字。

抓捕裴炎的人雖然得到了信件,但信件之上只有青鵝二字,此時所有人都不解其意,也無法拿到裴炎的直接罪證。於是便把信件呈報武則天。

要說武則天不愧是一代女皇,更是一代才女,確實是文采非同一般,一眼就看穿了這兩個字所包含的信息。

裴炎在青鵝二字其中所要傳達的意思是,將青字拆開,便是十二月的意思,鵝字拆開,則是我自與的意思,即你們十二月起兵造反,我在宮中做內應。

信件的秘密被破解後,裴炎被定罪謀反斬首,徐敬業和駱賓王的造反人馬也很快就被擊敗。

此外,拆字法在民間的運用更加廣泛,對聯、作詩、猜謎,拆字,算卦,其中尤其是擺攤算卦的人,你寫一字,便可給你算出一些東西,雖然是娛樂居多,但拆字法在民間運用的確實廣泛。

在後漢書中所記載的一首民謠,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把千裡草比作董字、十日卜比作卓字,說的就是董卓專權的情況。

但拆字法的局限性也很大,只要熟悉漢紙結構的人,可以輕易的看穿並猜出字面上蘊含的情報信息,所以這個法子沒有被大規模的作為信息傳遞的手段。

在漢武帝時期,為了支持大規模的對匈奴作戰,一種密碼法出現了,其實密碼法開始階段很簡單,比如說按照一二三四這些數字,分別附於不同的意思。

比如說,一是進攻,二是防守,三是備戰,四是撤退等等,但開始附於這些數字的含義還是太簡單。很難傳遞大量的情報信息。

時間到唐宋時期,密碼法得到很大改進。當時的進士曾公亮曾收集了四十個常用的軍事情報符號記錄在《武經總要》中,如一、請弓;二、請箭;三、請刀;四、請甲;五、請槍旗……四十、戰小勝。

每當軍隊出發前,將領都會獲得一本將以上代碼重新編排順序的密碼本,用以日後的軍事情報傳遞。

此時的密碼法其實進步已經很大了,最起碼通過數字的組合已經可以傳遞相對大量的信息和戰場動態。

明朝時期,戚繼光發明了反切法,將情報傳遞時的保密性和方便性再次前進了一大步。反切法是一種將不同字的注音打亂並進行重新編排的一種方法。

即把反切上字的聲母和反切下字的韻母合起來湊成一個完整的讀音,再讓情報接收者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來猜出這個讀音所代表的字,從而獲得有效的情報。

“你的意思是咱們先觀察,這個陰符已經發出,也就是說中山肯定要做出反應,到時候咱們便知道了這個陰符圖形被賦予的含義是什麽。”

“只要他們之間多幾次通信,咱們就能多掌握幾種中山的陰符,並且知道其中的含義,只要他們不更換陰符對應的意思,咱們很快就能知道他們傳遞消息的具體所指內容。”

“那麽或許咱們不但可以知道這陰符的意思,還能在必要的時候發出陰符消息,引導中山國做出相應的反應對吧?”

“沒錯,公子。蘇秦確實有這個想法,現在正在鑄造王器,王器一日不成,勢必三方膠著,大家你來我往,各自出招。”

“但狄甲在這三方中最弱,他的依仗在中山,所以咱們出招之後,他的應對必定遲緩許多,所以,他不能及時做出反應。尤其是在大事上。”

“那麽咱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完全放開他,只針對儒家展開相應的行動,比如說剛才公子的要糧,要肉。並且蘇秦以為,咱們還可以要錢。”

“試問我為魏王打造王器,你們又找不到相關的物質和礦物,那麽還要我在封地自己開采,這人工吃喝,錢糧調度所費不少。”

“既然魏王有令咱們可以征調物資,那麽蘇秦以為,咱們索要錢糧征調完全合理,不僅如此,咱們還可以征調與儒家有關的一些商家的錢糧物資。甚至是一些與鑄造無關之物。”

“好,這辦法好,兄弟,咱們先打狗,主人自然會出來。這幫人把利益看的很重,一旦這些人亂起來,而儒家的人對王器鑄造又一竅不通,必然會找狄甲詢問相關事宜。詢問咱們征調的物資錢糧是不是事關王器鑄造。”

“那麽必然會導致狄甲不斷的向中山發送消息,甚至動用城內更多的暗線以應對咱們的亂出招。這樣咱們雖然有借助王器鑄造斂財的嫌疑,但是也已讓這三方僵持的局面完全打破。”

“到時候咱們反而可以將他們全部調動起來,他們動起來了,破綻自然會越來越多,咱們自然可以從容的應對局面。”

“即便咱們斂財,王兄責怪,也必然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再說這王器打造前所未有,誰知道到底什麽有用,什麽沒用?咱們到時候也自然有咱們的說辭。”

“沒錯,公子,這正是蘇秦的本意,我就是讓他們忙,讓他們動,讓他們亂,只有他們亂起來,咱們才能穩,若是三方僵持,以靜製動,一旦他們準備充分,則咱們應對起來,也比較吃力。這樣下去,公子的根腳早晚會被人家知道,到時候就非常不利了。”

“儒家樹大根深,狄甲背後是中山國,而咱們根基太淺,高闕又不能過早暴露。所以,咱們必須讓他們動起來,亂起來。”

“好,蘇秦,按照你的意思去辦把,有什麽想法你和墨察商量,不必事事報我。”

“是,公子。”

“公子,蘇秦還有一事。”

“你說。”

“公子,這陰符和陰書確實和咱們的電報碼相似。公子若是有興趣,蘇秦這裡倒是有一篇文章,名曰黃帝陰符經,不知公子有沒有興趣?”

黃帝陰符經,此時雷雲腦中急速的閃動,他卻是知道這個陰符經,這本經書很奇怪,有人認為他是黃帝所作,有人認為他是他人偽做,假托黃帝之名。而疑似作者有黃帝,蘇秦,寇謙之,李筌。

有人讀了說這是神仙抱一之道,有人認為它是富國安人之法。也有人認為這是強兵戰勝之術。還有人認為老子的道德經脫胎於陰符經,或者說是道德經是陰符經更深層次的讀解。

總之這本經書很奇怪,如果你是和修道之人那麽你看這經書就是修煉之法,如果你是個醫者,那這就是一本養生經。

如果你熟知兵法,那這本經書就是一本兵法,總之很極端,甚至有人說經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

其實想想養生之道需要隱喻嗎?似乎沒有這個必要吧,所以又有人說,愚不可及的是吧一本驚世的經書看成養生之道。這才是天下白癡做的事情。其實雷雲倒是真沒看過這本所謂經書。

“當然有興趣,蘇秦,別賣關子了,說來聽聽。”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製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製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於象矣。”

這便是陰符經嗎?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等人都給陰符經做過注解。後世的對這個經書的注解更是有上百種之多。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感覺這樣的語氣似乎不像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應該是了不起的人所寫。

天有五賊,五賊在心。是喜怒哀樂思嗎?

“公子以為這陰符經如何?”

“哈哈哈,蘇秦,我到認為啊,每個人讀這本經書的心境不同,所長不同,讀出的意思也不同。兵家看著經書自然是兵法,醫家看了自然是養生,你看了當然是縱橫之術。”

“當然,儒家看了也會有自己的說法,百家看了自然也會有百種說法,這書倒是真的是奇書,不過我要說我看到了什麽?”

“我可以直接告訴你,我看到的是天道,是原理,是人性,是宇宙蒼穹,也是蒼生百態,因為在事物原理的闡述上,道理都是相同的,所謂一理通,百理通。”

“比如說這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還有這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

“咱們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來說這些事情,不放跳出來看,站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來看,五賊,有些人看了會認為是金木水火土,這說法沒錯。有些人會認為是喜怒哀樂欲。還可以是色聲香味觸。”

“當然也可以是風寒暑濕燥,東西南北中,酸鹹苦辣甜,心肝脾肺腎,自然也可以是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

“如果我以工學的角度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宇:四方上下,即空間。宙:古往今來,即時間。 此時如果我想得道成仙,那麽我必然在乎的是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這幾個字。”

“為什麽?這是修煉啊,成仙啊,成仙之後可不是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嗎?”

“但是顯然他忽略了宇宙也代表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這裡如果是兵家,時間換空間,空間也可以換時間,一切都看敵我力量的對比和選擇相應的戰略決策。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裡,寫經書的人是在進行原理性的闡述,比如說光的直線傳播,比如說萬有引力,質量守恆,電荷守恆,我的教材你也看過,只不過這是一些定律。”

“所以說咱們不必糾結於這本陰符術到底說的是什麽,這裡讀書人的認知局限性限制了他的理解,最後我告訴你,我聽了經書的全部內容,總結只有兩個字,明理。”

“只要咱們掌握了事物的基本道理,那麽萬變不離其宗,這才是讀書的上乘境界,如果只是執著於作者想要表達什麽,那就落入下乘了。”

“公子,蘇秦得此陰符經,每每細細研讀總是不得其意,公子睿智,蘇秦心悅誠服。”

“兄弟,你太神了吧,我還在這揣摩這陰符經什麽意思,你居然跳出了這層,到更高的層面上理解此書,我算是服氣了。厲害,厲害。”

“行了,咱們哥幾個就別在這相互吹捧了,按照前邊說的,咱們各自行事吧,好好的給他們攪和一下。”

“白恆大哥,這次要你親自出馬了,拿出你惡少的風范,帶著影墨的豪俠,把這儒家的那些狗腿子給我狠狠的敲一下。”

“好嘞,這事我擅長,絕對沒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