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130章:靈前就位
一秒記住【】

 羋月能夠得知趙長青沒有死,並且安然無恙,心裡就已經很滿足了,她知道他此去長安,是為了搏一個光明未來。

 成了,九五至尊,萬人之下。

 不成,那便是免不了獲得一個身死道消。

 所以,她要為他祈福,祝他此行一帆風順。

 曹參大營中。

 他接到齊王殿下給他的命令後,當即沒有任何猶豫向眾將吩咐道“命大軍集結,兩個時辰後,兵發長安,班師回朝,同時昭告我魏國天下,就說我曹參願響應齊王殿下,清君側”

 像這種敏感時刻,能在他身邊的,都是一些親信。

 那些將軍齊齊附和,他們很清楚,自己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是什麽。

 成了,有從龍之功,可光宗耀祖。

 不成,極有可能是滿門抄斬。

 本來處境最為難的,其實是曹參,但是現在他渾身輕松。

 因為自己的一家老小,已經被齊王殿下麾下的神秘勢力轉移出京城了。

 不用說,這股神秘勢力自然是劍閣。

 而吩咐劍閣這樣去做的人,不是趙長青,而是諸葛亮。

 他經過趙長青同意後,就吩咐劍閣去做這件事了。

 既然大家一起冒著生命危險討未來,那就不能讓屬下們有後顧之憂,不然臨時反水,那問題可就大了。

 所以心思縝密的諸葛亮,讓劍閣去辦這件事了。

 按照趙長青這種性格,他才不會將事情考慮的如此周到。

 曹參在得知自己沒了後顧之憂後,才能沒有任何猶豫的配合齊王趙長青即刻發兵。

 此刻的長安城中,無論大小勢力,都被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填充。

 大魏皇帝的喪事還在進行中。

 待七天的喪事結束之後,太子才打算登基稱帝,以示孝心,所以他現在只能勉強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準皇帝。

 此刻本該在大魏皇帝靈前吊唁的他,卻正神色凝重的盯著宣政殿一處案桌上擺放著的地圖,向身邊眾人說道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啊,趙長青他沒有死而且現在正率領著幾十萬大軍從青州火速趕來,不日就將抵達京城

 還什麽昭告天下,說是要清君側,這是要清誰啊他和老三乃是一丘之貉我才是太子,才是這大魏國最正統的繼承人老大老三算個什麽東西憑什麽和我爭”

 說著說著,竟有些歇斯底裡起來。

 待他宣泄完心中的情緒之後,鍾丘才說道“目前已經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了,趙長青佔據大勢,親率幾十萬大軍從青州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如果繼續下去,京城也將危在旦夕。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只能讓殿下盡早登基稱帝,已安天下人之心。除此之外,到還有一個下策,可以解決趙長青的禍端。”

 太子皺眉道“下策什麽下策”

 鍾丘頓了頓,摸了一下胡須,艱難般的開口道“派遣一名親信與晉國聯盟,讓他們在派遣大軍過來,讓他們攻打青州。

 只要趙長青心系青州,一定會派兵回援青州,到時在與晉國聯合,左右夾攻,讓趙長青死無葬身之地”

 太子冷聲道“說的到輕巧,晉國會同意與我們聯合他們又不是傻子,怎知道我們是不是坑他們”

 鍾丘道“趙長青在青州大破晉軍,已經遭他們忌恨,若是我們已事成之後青州為由,必能得到他們相助,他們若是不信,盡管讓他們派人在魏國地界內打探消息。”

 太子眯了眯雙眼,望著鍾丘說道“你這是什麽意思你的意思是說,將青州這麽大一塊地方,拱手讓給晉軍”

 鍾丘抱拳作揖,沉聲道“唯有如此,可破敵軍不過區區一州之地,只要能滅了趙長青,我們什麽都可以做”

 太子聞聲,卻是突然大怒,道“夠了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那是魏國的土地是我趙家幾代先祖不惜辛苦奪下的土地

 你現在讓本殿下將祖宗的土地拱手讓人虧你還說得出口如果真這樣做了,你讓本殿下還有面目去見我魏國的子民還有何面目在百年之後,去地下見列祖列宗將來史書上又怎麽寫我”

 聽到太子殿下勃然大怒的聲音,鍾丘並沒有感到如何畏懼,他仍是直言不諱道“太子殿下,切勿婦人之仁,如果真讓趙長青奪得了天下,你我,恐將永無翻身之日

 而且,按照祖製,太子殿下此刻應該在先帝靈前繼位稱帝只有稱帝之後,我們才能掌握主動權”

 太子殿下突然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一般,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喃喃說道“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這一讓步,便是妥協。

 但他想了又想,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最終,經由墨白老太監在大魏皇帝靈前宣讀聖旨,太子奉天承運繼位,主國喪,改年號為太平。

 太子登基,第一道真正意義上的聖旨是將三皇子定義為反賊,命天下共擊之。

 至於為什麽不將趙長青定義為反賊呢是因為他勢大了,定不定義的,都沒什

 ^0^ 一秒記住【】

麽意義。

 但是定義三皇子為反賊就不同了,趙長青不是說奔著勤王保駕清君側來的嗎正好城外的三皇子是反賊,先去將他平了吧。

 雖說有利用趙長青的嫌疑,但是對於他來講也無所謂,管你是什麽太子還是秦王,敢有不服者,通通殺了

 反正現在誰也不能阻擋他當皇帝。

 皇帝駕崩,新皇繼位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

 一處揚州老宅內。

 一位老人家在剛剛點燃的燭火旁看書。

 身旁沒有任何一位隨從,過得很是簡樸。

 盡管他現在腰纏萬貫。

 他正盯著手上古籍看的津津有味之時,突然感到一陣莫名心痛,只聽門外的管家大聲吆喝著,“不好了不好了”

 這位老人家聞聲皺了皺眉頭。

 待家中管家來到他面前,他才問道“何事如此慌慌張張大驚小怪”

 那管家喘著氣說道“陛下陛下駕崩了, 太子繼位”

 那老人家聞聲只是愣了愣,臉上波瀾不驚,並沒有顯得很驚訝,只是一如往常一般那副平淡模樣。

 隨後,只見他點了點頭,重新來到桌案旁,看了兩頁古籍,搖了搖頭,將書本合上,然後盯著搖曳不定、像是隨時都可以熄滅的燭火喃喃道

 “陛下,老臣隨後就到。”

 過了會兒,燭火突然熄滅,老人家隨之離去、含笑而逝。

 這位老人家,名叫李子淵。

 是那位寒門出身,讀書讀出大名堂的讀書人。

 是先帝在位時期的廟堂不倒翁。

 是天下寒門士子最能依靠的大山。

 如今,這座大山倒了。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